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路治水、发展种植养殖基地、引进企业主投资……谈及“挂包帮”给村里带来的变化,遂宁市射洪县瞿河乡高家沟村十组村民邓善华喜不自禁地说:“现在,我们村里山绿了,路好了,水通了,房屋也漂亮了,感谢党的好政策!”高家沟村是省委统战部“挂包帮”的联系点。自“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省委统战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老区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古村,同时也是个贫困村。近年来,锦源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和村里的21名党员,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井冈山精神,与时俱进谋发展,正视现实困难,制定发展规划,着力破解难题,带领村民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沼气工程、旧村改造生态小康示范村建设,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发自肺腑地说:“多亏‘三个代表’,我们村才会有这样脱胎换骨的变化。”科技引富路初夏时节,在锦源村口那片白茫茫的塑料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授粉、施肥、采摘。正在采摘西红柿的村民…  相似文献   

3.
回辉村变了,成为一个和谐团结、经济发展的示范村。记者从村“两委”办公室悬挂的奖牌看到:近年来,回辉村先后被评为农村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民族小康示范村,并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谈起回辉村的变化,无论村干部还是村民都说,多亏我们村有个好带头人——马汝仓。  相似文献   

4.
褪去往昔皮毛贩运所带来的光彩,今日之张家川,又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上了新时代的康庄大道:清真餐饮服务业跻身全县最大的富民产业;乌龙头经济效益初露端倪;林果业种植方兴未艾…… 一条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产业助力的脱贫致富新路子正在这片大地上延展开来. 支部引路筑牢战斗堡垒 庄河村地处木河乡西部,是张家川县的重点贫困村,出行难、上学难、致富难……村里人有着诸多的难心事.  相似文献   

5.
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的,未必都是年高望重的老一辈。河间市二十里铺村,新任村党支部挂职副书记、25岁的耿直在老书记王志强指导下,成功处理3起村民纠纷。带头给村里整修道路的,可以是村干部中的新面孔。沙洼乡五家务村,新任村委会主任助理、39岁的张永利,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发动村里的企业捐款,将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硬化整修一新。帮助村民洽谈外贸生意、给村民免费设计新宅院…… 2019年以来,在河间市的许多农村,村干部中增加了一些新成员。他们经过“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9个月的学习,回村工作不久,就展现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给村子发展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党支部书记刘瑞莲,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带领村民三次创业,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村情,持续快速发展的路子。该村率先成为安徽省“小康示范村”。刘瑞莲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第一次创业:科学管理喜盈门刘瑞莲198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白腊园村是出了名的贫穷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48元。“怎样才能让群众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是她当上书记后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刘瑞莲把眼光盯在了村里的400亩金元帅苹果上。这片果园由于管理不善,栽植7年一直没有效益。刘瑞莲请…  相似文献   

7.
孙国 《党史纵览》2023,(7):28-30
<正>第五章:捐资助学为希望插上翅膀梦想从这里开始在迪庆州维西县康普乡念里米村的村民活动室中,供奉着一个用红布包裹起来的方形盒子。盒子里装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但却被村里人视为珍宝,大家说它会给村里带来吉祥和福气。被小心收藏在盒子里的东西是一块金丝楠木做的牌匾,上面刻着“武警希望小学”几个字,是武警部队原政治委员喻林祥上将的墨宝。  相似文献   

8.
对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村民来讲,出门能走上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在家能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做饭能告别烟熏火燎的柴灶台,闲时也像城里人一样看看书、读读报,来些健身活动,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因为对习惯于“土里刨食”的他们来说,这压根就与自己的“农民”身份不相称,自己也没有那个福气。而今,村里水泥路纵横交织,整齐平坦;道路两侧花木错落有致,相映成趣;高挑的路灯整齐划一,壮观的养殖小区干净漂亮……路过的行人无不感慨:商桥村人真得劲!是的,商桥村越变越美,村民日子越过越甜。而如此喜人的转变,得益于省政协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3,(8):34-35
告别泥泞路,走上水泥道;远离脏乱差,过上新生活;昔日大王务,今朝换新颜。短短半年时间,蓟县下窝头镇大王务村就实现了从落后向先进的转变,并被评为县级新农村建设创建工作示范村。谈起村里的大变化,村民们异口同声:“这都是因为我们选出了好班子!”  相似文献   

10.
“CY”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代号。辽宁庄河的CY组织出现在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是由庄河中学教务主任戚景龙和教员王实味、宋海秋等人组织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地下活动小组的。戚景龙辽宁庄河人,1905年出生,1922年庄河中学毕业后,留校作事务员,1925年进奉天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英文科,1928年毕业返庄任教。戚在师专期间加入CY组织。在庄河中学任教期间,与王实味等人组成CY小组开展活动。1932年,庄河中学因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故停办,戚去大连任夜校教员。1935年离连返庄,…  相似文献   

11.
<正>路边花草郁郁葱葱,水泥道路连通各家,文化广场人群涌动,七八个村民正在铺垫田间路……"这是后进村吗?""变化太大啦!"9月1日,在桦南县召开的佳木斯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上,被列为现场观摩的转化升级示范村——桦南县明义乡北合发村让与会人员"惊呆了"。一年前的北合发村是个村情复杂、村貌脏乱的软弱涣散村,村里派系纷争激烈,"两委"班子缺"主官",村民上访不断,发展停滞不前,矛盾尖锐、问题重重。十里八乡的村民都  相似文献   

12.
①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民族村地处峰峦叠嶂的大山深处。村里彝苗汉杂居,经济非常落后。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马黑拉尼却带领村民艰苦奋斗,青山绿水间出现了一个民族新村。通路、通水、建沼气池……村民的“高兴事”一件接一件,“村民的生活有了大改变,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马黑拉尼也有自己的“高兴事”。  相似文献   

13.
吉县退休老干部胡租金同志心系家乡百姓,退而不休,一门心思扑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事业上,以一个老党员的高尚情怀,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为群众贡献余热,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胡祖金同志用自己的工资为村民订阅“五报一刊”,把党的政策,致富信息等有用知识提供给村民;他还主动担任业务农技员,指导农民垦荒种菜,种水稻,7年帮助村民累计增收26万多元。村民计划生育难,老胡就成了计生员,一个“计划生育超生村”变成了计生先进村;村里民事纠纷多,老胡又成了民调员,做工作,讲法治,村里成了社会治安先进村…… 对于群众的疾苦…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09,(6):33-33
在西青区张家窝镇,提起闫庄子村的“红白理事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家那村儿可好了,谁家有个红事、白事,村里都有专人给免费张罗,自己省心又省钱,镇里还给不少奖励呢!”闫庄子村的村民们言谈话语中更是充满了自豪:“说起我们村的理事会,还有一段‘顺口溜’呢——理事会、理事会,专管村里红白事,村民之事没小事,移风易俗是大事,勤俭节约管好事,方便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15.
高低村位于溆浦县城南端,全村拥有268户、1070人,有土地1088亩。近年来,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46O吨,比上年增长2.2%;农业总收入963万元,人平纯收入达22O0元;村里已形成“种、养、加、运”一体化产业结构;村民人平住宅面积达4O多平方米,家家用上了卫生水,户户有电视,彩电达95%,有近百户装上了程控电话;今年年初,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双文明先进单位”和“农村奔小康示范村”光荣称号。他们“创文明村,奔小康路”的成功经验是:(-)从…  相似文献   

16.
提起昌平区长陵镇康陵村,十里八乡的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们村的水发甜,好喝。村里环境美,洗洗涮涮后的生活用水没有沿街乱泼的,全都收集起来进行了污水处理。” “康陵村自打和我们中心党支部结对其建成了‘亲戚’后,村民们尝到了不少甜头。”8月28日,市郊区水务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旭向记者介绍:中心为村里打了饮用水源井一眼,赠送了75块智能水表,开展了供水安全、用水管理、污水处理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唐定 《新湘评论》2009,(7):35-36
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聚居99个姓氏的村民,被誉为湘南第一“百姓村”。毛俊村自3年前实施“和谐建设”以来,村内社会秩序由乱到治,村民群众由贫到富,村容村貌由烂到靓,一举成了村风文明祥和、集体收入年逾百万的“和谐村”,先后获得了“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谷书记虽然是市里大机关的干部,可是就跟俺们村里人一样,到村里这两年没少吃苦,也没少想办法帮助大家致富。去年发洪水的那段时间,谷书记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为大家解决了很多困难……现在,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俺们的腰包也一天天变鼓了。"在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十八道岭村,提起第一书记谷德儒,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19.
晓佳 《新长征》2012,(3):54-55
吉林市丰满区建华村原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吉林市的样板村。当人们走进这个村子的时候,看到的是党的惠民政策在这里得到了落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1,(10)
在延庆县,提起大柏老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们村有全市规模最大的养殖牛小区,70%的村民依靠养牛过上了好日子。说起村里靠养牛致富的经历,村民们无不称赞村支部那股让群众“牛”起来的“牛”劲儿。创业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农村还在“以粮为纲”的时候,大柏老村支部就从市农场局牵回了30多牛,开始集体养牛事业。可那时村民根本不知道养奶牛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大家伙儿聚到一块儿就开玩笑:瞧,村里要开动物园了。“咱一辈子头朝黄土背朝天,这奶牛咋养还真不懂,能行吗?”也有人为村支部捏了一把汗。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