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0年高考,陕西洋县曝出一位零分考生。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要挑战高考制度,只是想吸引关注,引来投资,想发财和“成功”。该生考完后一个人去了上海,母亲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做一个普通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他说:“我做不到,我不想做普通人!”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官场幕后,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逮着谁咬谁,资深要员、各界名流都畏他三分。可唯独有三人他不敢骂:孙中山、蔡元培和蒋介石。蒋介石需要帮忙时,他会主动献计献策;蒋介石遇到难关时,他会做其他人想做又不好做、不敢做的事;而在平时,他则养气待发,时刻准备听从蒋的召唤。  相似文献   

3.
小事好好做     
有人总不愿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我却说,要学会把小事做好、做实、做伟大。小事做好。看看李嘉诚先生的成功,他十来岁就辍学承担起全家人的生活和弟弟妹妹们成长的重任,他到茶楼做“茶博士”,到舅父公司里做小职员,在五金公司做街头推销员,这些都是人们常说的“小事”,他却艰难地做下去,并让一家人吃上了饱饭。他在谋生中丝毫没有放弃学习,他用到废品站收购旧教材的方法自学而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包括英语这样的交流工具。他就是这样把“小事”一件件做好,才有了成功。成功的他仍把学习作为事业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他仍每天坚持听英…  相似文献   

4.
刘洪涛 《思想工作》2005,(10):33-33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他这个缺点后,认为他做事过分认真和死板,正好适合做化学实验,便建议他改学化学。这一次,他的缺点正好用在他适合的位置上,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以致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相似文献   

5.
马德 《乡音》2014,(6):48-48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相似文献   

6.
【典型事例】: 晓刚是市场采购员,在采购岗位上做了5年,他对工作很上心。每次去采购,他都会做很多市场研究,跟客户的沟通也不错。因为他的努力、细心,赢得了客户和公司领导的信任,三个月前,他终于升为采购部主管。  相似文献   

7.
重在抓落实     
“他很平凡,很平常。说好,他就比一般人好那么一点点;说差,一般人也就比他差那么一点点。他所做的事情,大家只要愿意去做,都能做得到”。读《英雄震撼心灵一王庆平烈士追思》的文章(6月14日《解放军报》),就会被王庆平的事迹所感动。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自我体验问题  1案例。郭某,男,15岁,初二年级学生。郭某自小性格内向,依赖性强,心中有事藏不住,总会告诉父母和老师,平时也较听父母和老师的话。由于他自小生活在包办型家庭中,父母包办一切,这样,当他进入初中后,仍然是事事依附父母和老师,只知道按照大人的话去做,从不去想一想是对还是错、是现在马上做还是明后天再做也行,更没有去想其他一些问题。因此,父母和老师总把他当小孩看,认为他什么都不懂。他也乐意做小孩,天真烂漫恰似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郭某常生小孩子气,全然…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11,(3):22-23
盛发强没想到,做帐篷竟能做成一个上市公司,而且公司的市值已达到48亿元。 5000块钱开启梦想。1969年,盛发强出生在甘肃敦煌。上中学时,他和同学骑自行车出去玩,就想自己做个帐篷,但发现用床单和树枝做的帐篷很快就进蚊子了,不能用,从此他就对帐篷有了认知。后来,盛发强上了中南工业大学,专业是工程测量。这个专业由于经常去野外露营,也赋予了他跟帐篷接触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壳里壳外     
WM 《观察与思考》2008,(19):59-59
网友润涛阎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但是他说他更愿意做作家,我不信,就他那天才脑袋不做科学家这不是浪费嘛,于是他推荐我看他的博文《乌龟王八科学路》:“你读了我这篇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1.
宣炀 《民主与法制》2010,(11):64-65
小李大专毕业后,找工作四处碰壁。他想做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一般企业招聘技术人员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他不够资格,但操作岗位的工作他又不愿意做,怎么办呢?经过苦思冥想,他决定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证书。带着这两个假证书,他很快就被某大型企业录用,月薪8000元,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领导的困境     
现在你陷入了领导困境:你有位人才,但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能。你知道他有能力以及才华,能做得更好,他却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算账我有个朋友做药品代理,普通药品拿到他面前,他掂量一下就能知道是什么成分做的,成本是多少,盒子是什么纸印刷的,厂家的经营状况如何。。他一天到晚就研究自己生意上的事,乐此不疲。他曾经要印刷海报宣传画,2000元行价的印刷费,他不厌其烦地找了10家印刷厂,最后将价格压低到1500元印刷出来。为了压低印刷成本,他将印刷的每一个环节都钻研透了。而做小生意时,节约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身边的人谈到他时,只能自叹不如,觉得他赚钱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4.
法苑 《民主与法制》2013,(11):58-58
2012年年初,吴某和同村的3个村民一起到江苏省东台市区某工地做钢筋工,开始时做日工,他经常耍小聪明。故意怠工搭便车,致使大家好几次受到老板责怪。后来,为了赶工期,工程上把日工改成包工,大家几个人一组。做得多拿得多,结果其他几人均不愿意和他合作。于是他被安排到后场负责切割钢筋,而工资也由原来的180元每天降到130元。这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相似文献   

15.
曹素华 《政策》2002,(5):54-55
采访崔岜院士很难,难的是他再三推脱:“不要宣传我”,理由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其实,他所做的这些事,都是极不平凡的;他负责研制的新的合金钢有二种已纳入国家标准。近20年里,他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项;其成果在国防  相似文献   

16.
马黎 《创造》2010,(7):114-115
没有华丽的语言,一生俭朴,心系老区,无悔追求,无私奉献,对他做的这一切,他都只简单地说是他应该做的。把长年积蓄的20多万元慷慨地捐赈给他在革命年月里曾经从事过地下斗争、现在仍很贫困的楚雄州牟定县北界新村小学和大姚县中学,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设立困难学生奖学金。做出这一善举者,是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已离休多年的原副校长雷雯同志。  相似文献   

17.
今年68岁的饶第扬曾做过30年的中学教师和10年的统战工作,从徐汇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的位子退休后,闲不住的他琢磨着统战工作不能继续做了,但自己一直喜爱的教学工作还可以继续。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推掉了不少请他做家教的请求,创办了徐教进修学校,开始教授中小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8.
他是海南省林业局最“冷”的处长,负责森林防火,但他在职15年,却因敢言直谏,竟使自己成为海南最出名的处级干部,更被称为“中国生态第一斗士”、“官场异类”和“海南官场扫把星”。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凭良心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  相似文献   

19.
他说过:“做任何企业都不能忘了关注弱势群体。”他说过:“企业做大了也不能忘记带动农民致富。”他还说过:“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我有义务在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于是,他在自己的计算机产业园里聘用了多名残疾人和下岗职工,为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戒指的故事     
默默 《观察与思考》2008,(16):58-59
他和她在山上呆了一辈子。生了六个子女,他在一次打猎时,救下一个寻短见的童养媳,收做干女儿。他和她就有了第7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