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印度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杨文武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有10多亿人仍然凄惨地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仅占世界人口30%的南亚地区就占其总数的464%①。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在印度9亿多人口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有3亿多。独立以来,尽管“消除贫困”成为各...  相似文献   

2.
1492年10月7日,在波涛汹涌的加勒比海上,有三艘帆船正颠簸起伏地向西行驶,船上不时发出阵阵争吵声。这就是哥伦布率领的取道西路前往“中国”和“印度”的探险队。这年8月3日拂晓,他们从帕洛斯港启航,在大海中已经漂流了两个多月。不少人对航行丧失信心,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并随时有发生骚动的可能。面临这种危险  相似文献   

3.
印度缘何核军备动作频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0 0 3年后 ,印度宣布组建核司令部 ,试射“烈火”Ⅰ型短程导弹 ,宣称将于年中试射射程超过3 0 0 0公里的“烈火”Ⅲ型中远程导弹。在核军备采购方面印度也动作频繁 ,与俄罗斯签订协议 ,准备购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 ,租用“阿库拉II”型攻击核动力潜艇和“图 2 2M3”型战略轰炸机 ;与法国签订协议 ,将购进价值 2 0亿美元的潜艇和导弹。这一系列举动反映了印度的核战略考虑。核战略是印度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战略核威慑力是其实现战略目标的既定步骤。印度一直笃信实力 ,尤其是以核威慑为重心的军事实力 ,认…  相似文献   

4.
近二、三十年来,印度史学界出现了可称为“新史学派”的流派,这一派的史学家们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多有相近之处。他们着重于对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对印度古代首陀罗的解释,可供我们讨论这一问题时参考。下面我在说明一点自己的意见的同时,也介绍一些他们关于首陀罗的看法。 (一) 古代印度瓦尔那制度(一般译种姓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而首陀罗是最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印度人民笃信宗教,在他们看来,没有宗教信仰简直是不可思议。据西方学者统计,印度当今被崇拜的神祗达33亿多个。宗教已经渗透到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当然,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就更不能例外了。...  相似文献   

6.
一、印度早期的邮政通讯事业印度的邮政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雀帝国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和阿育王(前273——232)时代。这两位帝王给印度早期的邮政事业奠定了基础,堪称印度邮政事业的开山祖。他们主持修建了首都华式城至全国各省邦主要城市的碎石路,路两旁培植了遮阳的行道树。每隔八至十英里建立一个食宿站,称为:“栖身之处”,相当于“驿站”,每站培植一个花园和开凿两三口水井。这些连成一条线的站,作为“商道”使  相似文献   

7.
吴兆礼 《南亚研究季刊》2022,(4):20-38+155-156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后,印度对华安全困境加剧并显著泛化,开始扩展到中印双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印度对华安全困境泛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其中既有边界争端这一历史性遗留问题的现实影响,有两国综合国力差距拉大后印度对华认知变化的推动,也有南亚地区地缘政治与百年变局下大国博弈加剧的作用。以实力对实力是印度应对安全困境的核心路径。为此,印度推进“新印度战略”,强化经济实力与军事能力建设,加大对邻国政策力度,提出“印太海洋倡议”,深化印太框架内与美日澳战略协调,推进“四边安全对话”机制化和扩大化。可以预判,印度对华安全困境是一种长期现象,这将导致印度对华政策始终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8.
美、日、印三国海军4月上旬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举行联合演习,这是印度首次与美日进行三方军演,且地点选择在中国面对的太平洋。前不久,2月14日,中印俄三国外长会晤,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标题是“三巨头在新德里举行重要会谈”。此前,1月26日,普京总统成了印度建国60周年庆典的主宾,并向印度送了一份“厚礼”。这些事情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广受欢迎。印度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外交优势,这对中印关系会有什么影响?一、美国拉拢印度的原因“冷战”期间,印度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但事实上偏向苏联。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省绥中县,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分年龄、职业、学历、贫富,只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无论在抗震救灾的募捐现场,还是在福利院或养老院;抑或在街头清除城市“牛皮癣”的队伍中,还是在被捐助的贫困学生的家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来去匆匆,不留姓名,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志愿者。  相似文献   

10.
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10月23日、11月13日和21日就美犯罪问题发表公开讲话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大国”,“犯罪和暴力的爆炸已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使许多人成天担惊受怕,往往在需要勇往直前的时候因恐惧而瘫痪”;“现在,美国人越发感觉到,他们在家里、在街头、甚至在学校里都不安全,成天生活在恐惧之中。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  相似文献   

11.
印度加快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度加快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罗晓向1996年6月,印度联合阵线在其《最低共同纲领》中宣布,印度需要并有能力每年吸收至少1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印度来说,这将是一个大飞跃,因为在1995—1996财政年度,印实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仅近20亿美元。而后...  相似文献   

12.
晓黎 《亚非纵横》2005,(4):76-78
印度不仅自然风光妩媚如画,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这个把“惟有真理得胜”写在国徽上的国度,用她的泰姬陵、红堡等历史遗迹保留着对昨天的记忆,又以“软件王国”的声誉,焕发出对明天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走人坐落于尼泊尔南部一个塔鲁(THAR)土著的村庄,首先攫住我目光的,是那一座座有门无窗的屋子。这些屋子,全都是以麦秸混合着泥土和牛粪建成的,屋顶呢,通常以稻草或砖瓦覆盖。墙壁不是贫血也似地光秃秃的,反之,它丰富而多采──有者绘上了五颜六色的花卉、有者画着栩栩如生的野兽,有者则粘满了印度教庄严无比的佛像,有几家居然还在佛像的旁边贴着李小龙踢着连环三脚的图片呢!塔鲁土著怕鬼、怕蛇,他们认为鬼怪和蟒蛇都会趁夜高风黑之际从敞开的窗口里爬进屋子里去,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所有的屋子都不设窗户,而这无形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保罗·司各特关于印度的神秘化、色情化描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小说以“性神话”书写印度和探索东西关系提出质疑,并以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对这些东方主义手法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15.
何平 《东南亚》2009,(1):79-84
今天居住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一带的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从中国云南德宏一带地区迁过去的傣族,他们的先民辗转迁徙到今天的印度东北部地区以后,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叫做“勐顿孙罕”的王国并统治了当地。这些傣族移民的后裔后来被当地人称为阿洪姆人。在他们统治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接受了印度教和当地的语言,文化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17.
日本年轻一代,不再理会男女应该扮演的传统角色,他们不再重视男婚女嫁、男主外女主内……只要高兴,他们男人可以“很女人”;女人可以 “很男人”。 日本街头常会看见戴着发箍、绑着马尾的男人,这是过去难得一见的。不仅如此,在结婚典礼中或是餐厅中,不时看见男人放声大哭。男人不仅戴耳环也戴钻戒、化妆,而且也乐于当家庭主夫在家育儿,甚至爱看女性杂志及少女漫画。反之,日本女人现在却爱戴男装表,使用男性语言,甚至穿男人内裤,或是一个礼拜不洗澡,成为名副其实的“臭女人”,这样的女人反过来“钓”男人,或是对男人进行性骚…  相似文献   

18.
1947年——1964年,是印度现代史上的“尼赫鲁时代”。作为新印度的最高决策者,尼赫鲁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民族独立、寻求民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印度奠定了基础。一、废除封建土邦,建立统一的行政区划制度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奉行“分而治之”政策,在印度实行省邦并存制度,约有20个省直属英国殖民当局,565个土邦由封建王公统治。这些土邦王公是世袭君主,统治着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享有各种独立大权,在各自的邦国中实行残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印度的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比重的增加主要源于制度性原因。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家为了追求持续的和更大的利润,往往会通过提高技术和增加资本积累等来实现,这导致的后果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工人陷入到更加严重的贫困化境地。基于此理论,我们分别挑选了能够反映印度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解释变量,并挑选了能够准确反映出印度无产阶级贫困化指数变化的被解释变量,构建用于实证的引力模型。描述性和实证研究的结果都基本表明:1990年代初以来的全面改革背景下印度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指标集分别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指标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对部分指标采用工具变量做替代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些结果再次验证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描述是正确的。而印度从根本上消灭贫困只能依靠社会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唐璐 《亚非纵横》2008,(5):12-15
印度近年来在经济上保持的快速增长势头令世界瞩目,但它在发展体育竞技方面却乏善可陈,多年来困扰印度的“奥运困境”始终破解无门。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惊人一射夺得首枚奥运个人金牌,改写了印度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108年历史。然而,受制于各种因素羁绊,宾德拉的这枚金牌是否预示着印度即将出现体育辉煌尚难预料,印度体育要想真正摆脱“奥运困境”仍需走过非常艰难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