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王宝森引出的用人话题佐言自从北京出了王宝森,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用人问题。最近读史,对用人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问宰相:"玄宗之政,先理后乱,何也?"宰相回答说:"玄宗用姚崇、宋则理,用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唐...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的地方将"孝敬父母"、"忠于配偶"等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这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有益探索,是评价使用干部的一种道德导向。  相似文献   

3.
用人求全贻误事业贾志义世人皆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一到用人时,有些人总是乞求完美无缺,以致形成"求全"的思维定势,使得许多贤能之士被拒之门外,难以充分施展才智,甚至因为有微瑕而遭毁弃。纵观历史与现实,此类事例甚多,在某种程度上说来,似乎已形成"怪...  相似文献   

4.
在干部选任中善用群众思维是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一项基本思路和根本工作方法。基层党委选任干部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以"群众公认"为出发点形成选人用人导向机制,以"群众参与"为着力点完善竞争择优选拔机制,以"群众监督"为落脚点构建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体现了被选拔任用干部在广大党员群众中的公认程度,也标志着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有利于增强基层党委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5.
聊议用人     
聊议用人哈建设翻开史卷,历览古今,一个朝代的兴衰,大都与用人相关。仅以新旧交替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例。当时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在"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用人观上基本还是趋向一致的。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国为了争霸天下,在用人上不分...  相似文献   

6.
这次“三讲”教育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全面贯彻、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有的领导班子不团结,甚至一二把手势不两立,搞“窝里斗”,“台上握手,台节踢脚”;有的一把手独断专行,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和用人问题上个人说了算;有的领导班子缺乏相互监督和批评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7.
个性话     
《当代贵州》2010,(24):8-8
现在文艺评论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一味评功摆好,有的甚至被金钱和利益"绑架",这都是不正常、不健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上指出  相似文献   

8.
张居正用人的“六毋”原则石斌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总结张居正改革的历史经验,知人善任,选贤用能当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他在用人上提出的"六毋"原则,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这"六毋"原则,第一条是"毋徒眩于虚名",即选用人才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本文梳理分析了目前上海市卫生系统干部"德"的考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讨论提出"为何考察"、"考察什么"和"怎样考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的用人思想杨法宝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改革家、义学家和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诤友魏源曾评价"其德之崇高,才之绝异,性情之沉逸。"龚自珍一生忧国忧民,呼吁改革当时的用人制度,试图为进步的"士大夫"争一...  相似文献   

11.
梅丽红 《党课》2010,(12):59-61
“公推直选”相对于过去单向、封闭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实现了向民主开放的选人用人方式的转变。但是,作为体制内的一种渐进改革,“公推直选”与既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冲突,致使"公推直选"改革难以深入开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公推直选"成果的巩固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干部刚提拔或调整到重要岗位不久,就出现严重问题;有的干部德才素质较差,甚至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却能在推荐、考核、任用等环节上顺利过关;有的干部德才素质一般,政绩平平,却被提拔重用,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  相似文献   

13.
组织部门要想真正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必须在选人上避免“五失”,在用人上要遵循“五个坚持”。避免“五失”是:识人上的失全。有的人文章写得好,大家称他为“秀才”,流行的看法是“秀才”等于“帅才”;有的人能说会道,很多人又把口才同人才划上了等号;有的人理...  相似文献   

14.
书荐     
《"群书治要"考译》摘录:用人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保证。魏征从唐代以前的经、吏和诸予百家等古籍中搜集剪辑而成的《群书治要》中,引用了大量有关用人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事实和论述,反复说明“为政之道,在于得人”。  相似文献   

15.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多年来,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认真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选拔任用干部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而这项工作本身则鲜明地反映着领导者的用人观念、用人路线、用人标准,有时候,甚至反映着领导者的个人好恶、亲疏恩怨、价值取向。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用人是一面旗帜。 说用人是一面旗帜,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的地方和单位,使用了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干部群众心顺气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而有的地方和单位,使用了品行不端的庸才,从而投其所好者纷纷效仿,歪风邪气滋生蔓延。君不见,有的地方和单位用了贪官,带来的是一大批蛀虫;有的用了吹牛拍马的,结果是许多人练就  相似文献   

17.
选人用人公信度,就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两个满意度"。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大连市旅顺口区委主要坚持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8.
"选人用人‘亮起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渠县近年来致力于搭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公选平台,提高公选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1994,(1)
防止干部任免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省委组织部提出十不准省委组织部最近出台《关于纠正和防止干部任免工作中不正之风的意见》,就选人用人问题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干部提出"十不准"要求。即:不准拿党的原则做交易,搞封官许愿;不准凭个人好恶、恩怨取人,或以对...  相似文献   

20.
袁艳 《当代贵州》2011,(35):9-9
换届之年,一批领导干部陆续走上新的岗位,面对前任留下的"旧账",他们该如何处理,成为一道共同的考题。不难发现,有的干部到了新岗位后,对前任留下的、没来得及处理的问题多是避而不谈;对之前组织通过的决定,推倒重来,不理旧事。久而久之,棘手难题被长期搁置,民生工程被拖成"半拉子"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