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有罪一位新婚不久的少妇控告其丈夫虐待她。在法庭上,她申述道:“我们结婚不到30天,他就用蛋糕掷了我15次,我实在无法忍受了!”法官道:“好,他犯有伤害罪。”“最可恨的是,蛋糕都是我为他做的。”  相似文献   

2.
《“弯道超车”——湖南跨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本书是我们学术界、理论界在“弯道超车”中的一次尝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集思广益,保质保量地把这个成果完成,这本身就说明,社会科学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如何尽快地将研究成果面世、尽快地将学术成果应用到实际决策过程中、尽快地为湖南营造“弯道超车”的舆论环境提供了一个尝试,同时也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级各部门领导提出湖南“弯道超车”的对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有这么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装作看不见     
隔壁的一对夫妇,无论什么时候,两人脸上都溢满笑容。那份幸福感辐射过来,让我更加感到我婚姻的不幸,我和老公每天都为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一天,我出去买菜,很巧,她也是一个人出门买菜,因为她老公出差了。我不禁向她诉说我婚姻中的种种不快,听我说完后,她问:“你还爱他吗?”我想想说:“应该还爱吧,如果他把那些毛病改掉的话。”她呵呵笑了:“爱了,就装作看不见。”  相似文献   

4.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报社工作,任务主要是接听读者来电。 这天,我接通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女读者打来的。在电话里,她絮絮叨叨地投诉她所在小区保安的冷酷无情。说有一天,她在商场买了很多东西。的士停在小区门口,她吃力地拎着一袋袋东西往家挪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巨鹿县有一个叫郭丽的女人 ,酒后开车 ,无证驾驶 ,撞倒九岁儿童 ,开车逃逸。群众愤慨拦车 ,她扬言“谁拦车我就撞谁 !” ;“110”干警警告其停车 ,她置若罔闻 ;干警拦住车后 ,她拿出手机耍威风 :“你们的领导要跟你们讲话。”此人盛气凌人 ,飞扬跋扈 ,绝非等闲之辈 ,人们不禁要问 :“郭丽 ,你是谁 ?”说你是司机 ?你没有驾驶证件 ,且一身光鲜 ,秀发流香 ;手上没有老茧 ,身上没有油污 ,脸上没有餐风宿露的辛劳之色 ,心中没有敬业爱岗的责任 ,驾驶的车辆 ,既非载客的“的士” ,又非运货的大卡车 ,乃一白色桑塔纳。你是谁 ?颇让人费猜…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河北省巨鹿县有一个叫郭丽的女人,酒后开车,无证驾驶,撞倒一名9岁儿童后,开车准备逃逸。群众愤慨拦车,她扬言“谁拦车我就撞谁”;110干警警告其停车,她置若罔闻;干警拦住车后,她拿出手机耍威风:“你们的领导要跟你们讲话!”此人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绝非等闲之辈。人们不禁要问:“郭丽,你是谁?”说你是司机?你没有驾驶证件,且一身光鲜,秀发流香,手上没有老茧,身上没有油污,脸上没有风餐露宿的辛劳之色,心中没有爱岗敬业的责任,驾驶的车辆,既非招客的“的士”,又非运货的大卡车,乃一白色桑塔纳。说你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我的西藏情     
1962年,当我刚刚结束大学学习生涯,尚未踏入外交部大门时,一纸调令把我送到世界屋脊——西藏——那个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作为译员参加中印边界冲突中的一些文职工作。新世纪伊始,当我和丈夫结束了在国外的使命后,外交部又返聘我们夫妇回部工作,筹建“西藏事务办公室”(简称“西藏办”),重新涉足于西藏对外事务。可以说,我的外交生涯从西藏起步,又在西藏结束。飞向高原经受磨练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外交人员是“文装解放军”。而40年前的那次经历,使我真正体会到了“文装解放军”的含义,一个“文装解放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当时,我…  相似文献   

8.
将军,重返黄鹤地 1949年岁末的一天下午,一位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制服的中年人,迈着军人的步伐,走进武昌黄鹤楼下戈甲营的一条小巷里。他边走边留心察看着小巷里的各家门牌号码,突然在一户人家的门前站住了,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张字条看了看,确认无误,举手轻轻地敲响了这家的板门。 稍顷,门开了,一位满头银丝的大妈走出门来,她默默打量着站在门口风雪中的解放军,和和气气地问:“大军同志,你找谁呀?” “妈,你老不认得我啦?我是你的儿子修权呀!”伍修权异常激动地伸出手,紧紧地握住分别了20多年的母亲温暖的双手,他大声地说,“妈,我回来了。” “哦,你是老四,妈盼你盼了20多年,这下可把你盼回来了。”这意外的惊喜,使这位饱经风霜的母  相似文献   

9.
雨夜中,急于回家的女作家张抗抗钻进了一辆的士。当发现前排座位上有两个“司机”时,不安的她脑子里用最快的速度演习着应急的招数。先于她回家的丈夫不安地拨响了报警电话……这是一场虚惊,但却凸透出一种“意识流”,恐慌状态下的人的大脑是易于产生报警或自救信号的。然而,这种信号的强与弱和这种信号发出后是否有效,却是一个无法让人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20):84-85
三岁多的时候,翩翩忽然开始关心生死问题,一天在卫生间担心地问我:“妈妈,将来你老了的话,很快会死的,是吗?”我安慰她:“那还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呢!”某天路过一家花圈店,她大为惊艳:“这么多漂亮的花呀!”我说这是花圈,是送给去世的人的。她问:“为什么人死了要送花圈呢?”  相似文献   

11.
1992年7月上旬,邓颖超的病情一天 天加重,不时处于半昏迷状态。一天清晨, 人们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北京医院一片宁 静。可是在她的病房里,守护人员却突然听 到她喃喃地自语:“我回光山来了,我回光山 来了……”这是邓颖超大姐长期埋藏于心 底的一片浓浓的桑梓情怀! 邓颖超说:我父亲是河南光 山人,所以我也是河南光山人。 邓颖超出生于广西南宁,但祖籍却是  相似文献   

12.
男人是轻易不流泪的,但在采写龙清秀的事迹时,我不仅流了泪,心里更像是流血。我感慨,在世风日下、人情淡薄的今天,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位“傻子”,在拼命地为着老百姓的生活奔走呼号,立至耗尽自己宝贵的生命。 2001年3月初,“三八”妇女节前几天,负责妇联报道的我在查看湖南省“三八红旗手”的资料时,一长串名单中那个醒目的黑框框让我感到极度震惊。死人能够评上这一荣誉,我第一感觉是她肯定干出了非常感人的事迹。一问,果然如此。于是,我有了为她“树碑立传”的念头(虽然她从不希望这样)。  相似文献   

13.
唠叨咏叹调     
伟大而神圣的母亲节这一天,离家在外的我,不禁倍加思念母亲,更思念母亲的“唠叨”,她“唠叨”的余音似乎老在我耳边萦绕,久久不肯消失。  相似文献   

14.
1959年11月的一天,辽阳市人武部(当时叫兵役局)政委、征兵办公室主任余新元刚踏进办公室门槛,一个小伙子马上迎了上来:“您是这儿的首长吧,我叫雷锋,是弓长岭矿的应征青年。我要当兵,可有人说我不够资格。” 余政委仔细端详,只见雷锋的个头确实不够高,刚过自己的肩膀(实际身高只有1.54米)。余政委顺口说道:“不够资格跑这来有什么用啊?” 机敏的雷锋坦诚地说:“我是中国公民,是解放军救了我,当兵保国家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早就听同事讲,西柏坡的景色很美。因此,我特别期望有一天能亲眼看一看黄河那边的圣地西柏坡;看一看被誉为“天下第一坡”之美称的西柏坡;看一看被周恩来称之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天终于盼来了,1998年5月26日,是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50周年纪念日,我有幸前往西柏坡去参加庆祝大会,心里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6.
一 1949年8月17日凌晨,我父亲去西门买菜,回来就在巷口大声嚷道:“解放军进城了,福州解放啦!”我急忙冲出小巷,与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的人们一起去迎接大军。 我先看到一个穿便装、戴蓝帽,肩背冲锋枪的侦察兵,骑着自行车边搜索边前进。接着从东门方向有两个尖兵班,左臂上都缠着红色战斗巾,成两路纵队顺街道两侧向东街口行进。 这时,我想去看看自己的学校——福建省立福州中学,就顺着昔日走熟的路,转入三牧坊。到了校门口,解放军战士很和气地问:“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想到学校去看看。”答复是:“可以,你进去吧。” 一进校门,正赶上住在红砖楼上的国民党的一个保安连,在解放军包围下纷纷把枪支从窗口往外扔,解放军把他们押到学校大礼堂去上政治课。一  相似文献   

17.
李讷看上去比过去随和开朗了许多。我第一次同她接触,是1993年初秋,听说她对我写的关于她父亲的书印象颇好,我便打电话求见她,可她说:“你搞错了,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什么可看的。你看了一定失望。” 我说:“不,我没搞错,我一定要去看看你。” 第二天,我在万寿路她的家中见到了她。李讷的家朴素而简洁,李讷本人的打扮也同样朴素简洁,她梳一根马尾辫,衣着完全是60年代的样式。她自嘲地说买10块钱以上的衣服她就要心疼了。我细细端详了她一会儿一一这也许有点不礼貌。我发现她的鼻子和服睛酷似她的母亲,但脸型、额头和嘴却极像她的父亲,她的肤色微黄,像她的父亲,她的身材较胖,也像她的父亲。她说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徐朝 《奋斗》2009,(6):33-34
有一位老人,她将她的一生献给了社会福利事业,为了残疾同胞,她花甲之年开始了艰辛的再创业之路,如今,74岁高龄的她仍在勤奋地工作着。她用生命中的每一天书写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格言:她用一种无私的爱默默地诠释着“上为党政分忧,下为民众解愁”的人生誓言。她总是满脸笑容地说:“我这一生没吃过什么好的,也没穿过什么像样的,但是,我活得很值!”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王桂荣。  相似文献   

19.
她是革命的英雄,她是我的模范,我对她永远景仰。——陆定一坚贞的情怀一天,唐义贞突然接到陆定一从长汀寄来的信,信中说:他又一次遭到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指控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撤销了苏区团中央宣传部长的职务,派往上海团中央做组织部干事。  相似文献   

20.
“小皮球”来到组织科1940年10月的一天,一位女同志来到我们政治部组织科,她便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罗忠毅的爱人柳肇珍。那时她不过20岁左右,个头不高,有点圆胖。当天,作为组织科长的我召开科务会,对她表示欢迎。以后在工作中,同志们了解了她的个性特点,都称她“小皮球”。我嘛,是科长,不好这样叫,就叫小柳。在一次党的小组会议上,柳肇珍主动把自己的情况向小组同志汇报了一番,最后还请同志们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