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并不断用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过程。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化是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动力。如果不重视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就有可能失去虚拟世界的主导权,进而失去对现实世界的领导权。要推进理论武装信息化,需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以鲜明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扩大和强化其优势地位;要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要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理论武装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理论受众的参与热情,切实提高理论武装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强调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群众、武装群众,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注重群众实践鲜活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是必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实践鲜活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划分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唯一正确坐标。要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践标准;坚持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用苏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风宣传普及,使之成为苏区革命群众生机勃发的创造性的革命斗争实践。这形成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宣传,唤醒了广大苏区群众的革命觉悟,对组织发动苏区群众、武装苏区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苏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提高他们的领导素质特别是理论素质非常必要;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根本性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出了总题目,提了新要求。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着力解决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经济学诸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抓好中央决定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出有鲜明创新性和充分说服力的理论教材。目前的理论教育中存在着不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不结合工作实际特别是思想实际的倾向,需要在新的条件下重提“改造我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要求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党的理论武装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共云南省维西懒僳族治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群众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集中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坚持解放思想、溶化改革、扩大开放、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云南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的要求,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紧紧围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铸牢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重点,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全省各族群众,推动全省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最重要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指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注重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是在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形态的斗争中形成的。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同质、同根、同势,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质的规定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表现出理论武装群众实现社会改造的强烈目的性,以及为达此目的而在三个层次进行转化的实践过程。即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阐释其基本原理的科学性,进行语言逻辑的第一层次转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创造性思考并使之具体化,进行从形式到内容的第二层次转化;通过宣传和鼓动的通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三层次转化。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高职生,积极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交融式、分层式、开放式实现路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后红色时代”意指的是“改革开放后新的时代”,划分红色年代、后红色时代有助于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表征。让我们在学习和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上有了新的取向:让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成为通识;让为人民服务成为永恒的政治坐标;新时代再造红色经典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后红色时代这个新的语境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渲染上了崭新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品质,为我们把握时代发展和理论实践创新提供了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此基础上,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一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核心力量;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框架的支撑者;是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的推动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承担者;是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社会心理学的视域下,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着认同不足、心理抵制等问题。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彰显理论价值的本体性,实现引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增强大众化的针对性,实现反复性与新颖性的统一;拓宽大众化的渠道,实现显性灌输与隐形感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期间,有胜利,也遭遇过挫折和失败。我党依靠实事求是,努力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的来看,坚持实事求是,为推进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坚持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成为解决革命重大现实问题的指导理论;坚持实事求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央苏区广大群众的共同信仰。总之,在我党的不懈努力下,坚持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央苏区得到普及,推动了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但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一同联系起来作为专有名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第一次提出,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一项内容庞杂、涵盖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杨晓燕  秦燕 《理论前沿》2009,(21):12-1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即通过学理化实现大众化。主要表现为:通过理论创新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