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国共和谈后,中共中央就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问题同国民党政府达成协议,闽西红军游击队2000多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三、第四两个团.  相似文献   

2.
没有谭震林的决策,就没有今天的杭州植物园 1949年4月底,江南风景如画,西湖柳浪闻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第七兵团政委谭震林,率部横渡长江,由皖南进入浙江。5月3日杭州解放、6日组成新的中共浙江省委,谭震林任省委书记。7日成立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谭震林兼任主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称:1945年“10月,在原华中(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组成华中分局,邓子恢任书记,曾山任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然而,有可靠资料证明,华中分局成立时副书记应是谭震林,曾山时任华中分局组织部长。一、成立华中分局前后,华中局与中央的有关电文、通知都仅提到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在华中分局领导人选基本确定后,遵照中共中央建议,曾山作为原华中局负责人(华  相似文献   

4.
谭震林轶事     
1949年4月底,江南风景如画,西湖柳浪闻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第七兵团政委谭震林,率部横渡长江,由皖南进入浙江。5月3日,杭州解放。6日,组成新的中共浙江省委,谭震林任省委书记。7日,成立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谭兼任主任。从此,谭震林领导浙江人民辛勤建设社会主义。 谭主席是个肚里能撑船的人物 闻名遐迩的浙江大学校长、知名教授马寅初和谭震林相识的时候,谭是浙江省党政军一把手,他成了马寅初的知己。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九年春天,在皖南繁昌抗日前线我第一次见到谭震林同志,当时,他担任新四军三支队的副司令员。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的张云逸同志,已经过了长江,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总指挥,三支队的军政工作和部队活动区域铜(陵)南(岭)繁(昌)的地方民运工作,都由谭震林同志直接领  相似文献   

6.
选点破路旗开得胜1938年4月23日,叶挺、项英主持召。开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新四军东进抗日问题。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抽调各支队侦察分队组成先遣队,由粟裕任司令员,钟期先任政治部主任,先行东进,进行战略侦察.摸清敌情,尔后由陈毅率第一支队跟进,张鼎丞、谭震林再相机车第二、第三支队东进。6月11日,一道红色电波传来了叶挺军长的命令:先遣队须在近日内,在南京与镇江之间破坏铁路,断敌交通。粟裕接电后,立即打开地图,仔细察看,确定选择下蜀镇地段为破坏目标。他召开干部会议,进行部署,决…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21,(1)
抗战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北、闽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五、第六团,全支队共2100余人,担任策应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保卫新四军军部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等任务。1938年6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航运线,以策应对武汉的进攻,命令驻芜湖的8伪军加强攻势。应国民党第三战区之邀,新四军三支队开赴皖南前线,接替国民党军-四四师在红杨树镇、青弋江、峨桥一带的防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称:1945年“10月,在原华中(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组成华中分局,邓予恢任书记,曾山任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然而,有可靠资料证明,华中分局成立时副书记应是谭震林;  相似文献   

9.
谭震林和葛慧敏的婚恋故事陈利民一位才貌出众的年轻女干部闯进了谭司令的心田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设在安徽繁昌县西南山区的中分村。这里群山环抱,翠竹青松,溪水潺潺,一派江南秀丽景色。在那戎马征战的岁月里,作为支队副司令员的谭震林,夜以继日地运筹...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军区指挥部,是根据1932年2月1日中革军委的电令,于同年2月20日在长汀宣告成立的,由罗炳辉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林野任参谋长。福建军区指挥部下辖“闽西各县工农武装警卫连、游击队及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十二军”。同年3月23日,罗炳辉、谭震林向中革军委发出《关于部队组织、任务、行动情况报告》的电报,拟在月底率领红十二军主力由上杭开至永安小陶及宁化等地,并把军部由上杭城移驻宁化  相似文献   

11.
1928年10月,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副司令谭震林的率领下开赴皖南敌后,驻扎在南陵蒲桥。三支队到达蒲桥不久,就听说在蒲西一带有一股土匪武装在活动。为了摸清这股土匪武装的情况,谭副司令命参谋部派员到蒲西调查了解。参谋部调查后向谭震林汇报了余子才和他领导的土匪武  相似文献   

12.
皖南繁昌县西南山区的中分村,曾是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的所在地,同时也是谭震林与田秉秀(后改名葛慧敏)相识并结为伴侣的地方.说起谭震林与田秉秀的结合,还与周恩来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月1日,由闽西、闽南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二支队,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率领下,从龙岩白土出发,浩浩荡荡开赴苏皖抗日前线。行前,二支队领导  相似文献   

14.
北上打前站     
1938年春,新四军第二支队在龙岩后田举行北上抗日誓师大会,随即出发,奔赴抗战前线。支队首长张鼎丞、谭震林交给我的任务是一路打前站,负责向沿途国民党当局做统战、联络和宣传工作,并安排支队的食宿住行。  相似文献   

15.
黄禹康 《世纪桥》2005,(4):52-55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理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结成了终身伴侣,留下了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红色恋歌。谭震林与田秉秀当年的“将军恋”就是其中的一幕。女战士闯进了谭司令心田1938年.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设在安徽繁昌县西南山区的中分村。这里群山环抱,翠竹青松,溪水潺潺,一派江南秀丽景色。时任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谭震林曾被毛泽东誉为“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抗日战争初期,他任新四军第二、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对内为政委)。1938年5月至1940年4月,在繁昌、铜陵、南陵等地指挥军民对日伪进行斗争,为建立皖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还传颂着许多关于他顾全大局、至诚抗日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一)新二支队的组建情况皖南事变的新四军新二支队是老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主任王集成)的三团和四团一营发展起来的。坚持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于一九三八年一月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以红八团(三支队)、岩宁连一支队、上杭七支队、汀瑞支队、岩连漳、龙岩等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八年一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王助任主任。第三支队留守处在崇安县长涧源成立,主任曾镜冰。菲律宾华侨成立救国义勇队,在沈尔七、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3个月前,陈毅为平型关大捷所赋七绝一首正是这一时期抗日情形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后,谭震林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由闽北红军改编的新四军第五团,隶属于第三支队。五团于1938年2月25日离别石塘,在安徽歙县岩寺接受新四军军部领导的检阅。叶挺军长赞扬说:“五团基本都是闽赣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