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苓平胃散是古方平胃散易生姜、大枣为猪苓、茯苓而成。据报道,该方提取液有促进家兔免疫功能和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对治疗猪寒湿泄泻、仔猪白痢效果甚佳。为了进一步探讨其药理作用,验证临床效应和扩大应用范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二苓平胃散(方剂:系平胃散去姜枣,加茯苓、猪苓)对家兔代谢功能的影响,测定了使用该方剂前后的血清总蛋白、血清Cl~-、NaCl、Na~ 、K~ 、Ca~( )及血清淀粉酶活性。 (一)材料及方法 1.试验动物及分组:选择体重1.25~2.6kg的健康家兔42只,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饲料为瓢儿白或莲花白。 2.试验药物:生理盐水及二苓平胃散提取液。二苓平胃散提取液按水醇法合并蒸馏法制备。  相似文献   

3.
祖国兽医学宝库中对家畜脾胃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为了探讨白针及电针关元俞穴组、左关元俞—脾俞穴组、左关元俞—百会穴组以及二苓平胃散提取液对黄牛瘤胃蠕动的影响而开展了本项试验。 二苓平胃散是在平胃散(《元亨疗马集》)的基础上,根据寒湿泄泻的辨证特点而设的,在临证实践中疗效确实,我们已于《猪寒湿泄泻辨证论治规律初探》一文中予以讨论,此  相似文献   

4.
肠痉挛俗称冷痛,常见于马属动物,多因饲喂冰冻饲料或劳役、奔跑出汗后即饮冷水所致。笔者在临床上用苓桂甘术汤治疗36例,均治愈。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表现腹痛,常回头顾腹、四蹄刨地,毛竖肉颤;听诊肠蠕动音如雷鸣或打炮声;耳厥冷,呼气冰凉,眼结膜发青,口色淡白或淡青,舌津滑利,尿色淡量少,脉沉紧;病情轻者呈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可进食,喜饮温热水。治疗 以渗湿利水、温经通阳为治则,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60g、桂枝30g、白术45g、陈皮30g、木香45g、乳香30g、没药30g、生姜120g、甘草30…  相似文献   

5.
二苓平胃散是兽医典籍《元亨疗马集》中的平胃散去生姜、大枣,加茯苓、猪苓而成,是专为寒湿泄泻而设的,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其健胃的效应亦佳。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开展了本项试验,现总结于后。 材料及 方 法 (一)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择体重1.5~3.5公斤的健康家兔6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只。  相似文献   

6.
选择自然感染牛痒螨的杂交牛30头,将其分成6组,每组5头,第1~4组分别用阿维菌素浇注剂(阿维必淋)按0.2,0.3,0.4和0.5mg/kg体重剂量在牛背部皮肤1次浇注给药;第5组用阿维菌素注射液(阿福丁)皮下1次注射;第6组为不治疗对照组。通过治疗后不同时间对每头试验牛皮肤固定部位的寄生虫检查和临床观察结果,评估阿维菌素浇注剂对牛痒螨病的疗效。治疗后第7d显微镜检查时,仅从阿维菌素浇注剂0.2mg/kg体重剂量组的2头牛分别查到1和3个活螨(寄生虫指数为1);之后,第14,21和35d显微镜检查时,各治疗组牛都未查到活螨(寄生虫指数为0);治疗后第7d观察,各治疗组牛的临床症状和皮肤病变都有程度不同的减轻,到第21d治疗组牛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康复。对照组牛被观察到14d,感染程度较试验开始时更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浇注剂体表浇注给药,0.3mg/kg体重剂量对牛痒螨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与阿维菌素注射液推荐剂量0.2mg/kg体重剂量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7.
骡槟榔中毒一例民和县川口镇钟家村白某的7岁骡因食欲不佳来站就诊。病骡消瘦,被毛杂乱无光泽,口色青白,粪球干燥且有多量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硬腭肿胀突起,其他均正常,诊断为消化不良。灌服本站自制的消食平胃散500g(方剂组成:槟榔24g,山楂60g,苍术3...  相似文献   

8.
平胃散出自明代的《元亨疗马集》,是喻氏弟兄二人集前人及他们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以治马的胃寒不食症,追溯其源,来自宋朝的《和剂局方》。《元亨疗马集》:“平胃散:开胃。歌曰:苍八甘三陈厚五、七枣同擂五片姜,升水共调煎一沸,胃寒草少灌安康。”《抱犊集》:“平胃散:此是胃寒,治牛胃寒不食草呕屎。”《猪经大全》以平胃散治疗“猪受疫不食症”。农林部《兽药规范二部(草案)》:“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消胀。主治脾胃不和,腹胀泄泻,胃寒少食。”  相似文献   

9.
参术健脾散治疗羔羊消化不良笔者自拟参术健脾散加味治疗羔羊消化不良189例,均痊愈。病状羔羊病初不见拉稀便,食欲不振或不食,体弱而消瘦,精神萎蘼,四肢攒于腹下;凝乳积于胃则口流清涎,头弯向一侧,呻吟,按压触摸腹部有大小不等的积块;病程长者腹部膨胀,拉稀...  相似文献   

10.
牛霉变饲料中毒症状常逐渐发展,开始多不引起注意,而至病情严重时治疗不当会引起死亡。笔者共诊治霉变饲料中毒牛63例,其中58例是饲喂基部发霉的玉米杆引起的,2例是饲喂霉变稻草引起的,3例是饲喂发霉甘蔗所致。临床症状 病初牛吃草时偶有短暂停顿或含草不嚼表现,行走时后肢不稳,数日后颈上仰、难低头,行走步态不协调,有时倒地。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牛倒地后不能起立,四肢强直挣扎,似游泳状;此时食欲废绝,磨牙,口吐白沫,瘤胃臌气,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结膜呈红紫色。治疗 50g/L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20…  相似文献   

11.
牛放线菌肿是由伊氏放线菌、牛放线菌经皮肤粘膜或破损皮肤侵入深部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笔者曾以非手术方法治疗牛放线菌肿,方法简单,效果明显。症状牛颊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界限明显,触诊坚硬如石,牛无其他不良反应,确诊为牛...  相似文献   

12.
平胃散见于兽医典籍《元亨疗马集》,然溯其渊源,乃见于宋朝的《和剂局方》,清朝的《猪经大全》亦有记载,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而消食平胃散及其提取液为平胃散加减而来,临床应用较平胃散更为确实。兹就笔者对消食平胃散及其提取液治疗脾虚不磨所作的部分临床观察及实验观察归纳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3.
将60例役牛原发性前胃弛缓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消化不良型(33例)和外感型(27例),以13例健康役牛作为对照,研究了原发性前胃弛缓和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其胃肠道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发性前胃弛缓病牛不论消化不良型还是外感型,血清SOD与GSH-Px活力较健康对照组牛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种类型前胃弛缓病牛血浆GAS、MTL均较健康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消化不良型前胃弛缓病牛血清GAS和MTL又明显低于外感型前胃弛缓病牛(P<0.05).提示役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发生、发展与体内自由代谢失去平衡和胃肠道激素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牛破伤风多由外伤或去势消毒不当所引起,致死率很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8例,治愈5例,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发病情况及症状1995年收治患破伤风牛8例,其中5例为锈铁钉、铁器刺伤蹄部,3例为去势消毒和护理不当所引起。临床表...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脾胃病证治的著名方剂平胃散加减,组成茵连平胃散,治疗家畜湿热泄泻,获得满意疗效。 (一)病例和症状 治疗病畜为笔者两年来诊治的住院病畜,共49例。其中马原发性泄泻9例,继发于结症者15例;奶牛原发性泄泻15例;犬原发  相似文献   

16.
牛的马桑叶中毒的治疗牛的马桑叶中毒报道甚少,还未被广泛认识,应引起重视。诊断中毒多发生在每年3~4月份青草未萌发盛期,有明显的季节性;有过食马桑嫩叶和籽实的历史;发病快,患牛骚动不安,兴奋嘶叫,张口流涎,肌肉颤抖,体温下降在36℃左右,可诊断为马桑叶...  相似文献   

17.
僵猪的治疗     
僵猪的治疗诊断要点①只吃食不增重或增重很慢,长期陷于生长停滞状态。②多数病猪体格瘦小,被毛粗乱,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皮厚皱多并缺乏弹性。③有的背粗头大;有的背拱肚大;有的背弓吊臁,行走无力,而喜卧;有的长期消化不良,食欲时好时坏,时而腹泻,时而便秘;...  相似文献   

18.
牛红眼病的治疗牛红眼病又名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原以细菌或由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衣原体等引起。多发于天气较热、湿度较大的夏秋季节,以小牛和良种牛症状较重。牛群如混有病牛、带菌牛或遇连阴雨天即会爆发此病,可通过头部相互摩擦、咳嗽和打喷嚏而传播。一旦发病,...  相似文献   

19.
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是牛的常见病,其发生与支配前胃和真胃的迷走神经腹支密切相关。饲养管理不当,迷走神经由过度兴奋转入抑制,便出现瘤胃蠕动迟缓、膨胀、厌食和反刍停止等综合征。笔者1985年以来共诊治153例(水牛132例、黄牛21例),治愈149例。症状...  相似文献   

20.
卢戈氏液对牛去势后阴囊硬肿的治疗笔者对33例去势后阴囊硬肿的牛,用卢戈氏液颈静脉注射的方法全部治愈,最多的治疗8次,最少的治疗2次。临床症状去势后3~4周,阴囊切口不愈合,流出带组织残片的不洁分泌液,阴囊渐进性肿大,坚实、无热、无痛,小的似双拳,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