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的文艺理论应当具有我国的特点,因此,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数典忘宗。我们要对我国古代丰富的文艺理论遗产,进行整理、研究,去粗取精,把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精华、经过批判改造,然后吸收过来,以丰富和发展我国当前的文艺理论。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那就是我国当前的总任务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整理和研究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也不能离开这个总任务。我们不是把我国过去那种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文艺理论全部复活过来,以自己的民族特色自夸;而是要顺应当前世界的潮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用马列主义观点来对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进行分析、批判和清理,然后使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也能够在我国文艺事业的现代化中发挥作用,成为我们建立马列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时中,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属于儒家思想。迄今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似仍有不足。对它在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影响、作用,目前讨论的尚不多,本文拟就时中精神以及它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意义,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牛军 《思想战线》2002,28(2):93-96
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渗入到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 ,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玄学认为“道”是“无名”、“无形”亦即无限 ,便产生了“道”能否用名言概念和具体形象来表述的问题。在持续不断的争议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这一命题都在不断地促进、丰富着我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建构。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春天,来到春意盎然的春城,参加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学术讨论及教材编写会议,感到非常幸运和高兴。八九天来的大会发言、专题报告和分组座谈、讨论,无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例证确凿,论述精辟,充分体现了“双百”方针精神。这些煌言谠论,使我受益不浅,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今后进行的古代文艺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开拓了广阔的道路。象这样的会议,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是根本不可能召开的。我们必须珍视这次会议,并把它的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派文艺理论和作品越来越多地介绍到我国来,如何认识和评价现代主义艺术已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阐发,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由于各人所站的立场、所选的角度不同,因而往往会得出许多互相矛盾的答案来,从而使这一问题呈现出一种迷离惝怳的局面。如有些人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彻底反传统的艺术思潮,而另一些人却引经据典证明它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大多在传统艺术表现中都能找到;一些人认为现代主义艺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已经蹒跚走过了30年,其间各种文艺观点和文学思潮纷繁复杂、百态纷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总结30年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功绩,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艺理论的未来走向,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为此,全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于6月23日至25日,  相似文献   

7.
师会敏 《求索》2008,(4):165-167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种重要的文学观,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资源,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偏颇,对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吸取其理论资源,来建设当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学术讨论会。一些年逾古稀的教授、树业有功的专家和年富力强的高等学校教师及科学研究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畅谈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出现的大好形势,称颂贯彻“双百”方针而带来的良好局面,谈到了古代文论研究工作的可喜成果,指出了今后面临的繁重而光荣的任务。本刊假此盛会之空隙,邀请部分同志举行了笔谈会。现将笔谈文章刊布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文学艺术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已为大家所公认。相形之下,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则显得落后了。造成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其中的一点是:文艺研究方法的单一,以至后来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不能不说是妨碍文艺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文艺理论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的改革,就成了摆在文艺理论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从国际文化背景看,文艺研究方法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潮流。人类进入信息社  相似文献   

10.
王青 《理论月刊》2006,(11):57-59
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以及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发展,特别分析了在当下全球化语境的条件下,中国的文艺学研究应如何处理好马列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研究问题。文章指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建立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 ,自 2 0世纪 80年代由文艺理论工作者提出之后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本文即围绕“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理背景、内涵、关键、途径、目标和方向等基本内容进行综合性评述。  相似文献   

12.
"感应美学"作为新时期中国美学中一种新的体系建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它以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特有范畴"感应"作为核心范畴和理论基石,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提供了一个范例;二是它在考察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时,用"感应"取代"反映",更辩证地说明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为重新认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提供了中国视角;三是它跳出现有美学体系,从"感应"的途径探讨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对其进行了更恰当的描述,为多角度研究审美活动与艺术欣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菊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02-107
20世纪80年代,自贵州对举奢哲、阿买妮等的彝族诗文理论发掘整理以来,它一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写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巴莫曲布嫫以体大虑周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结合彝族文化传统的解读,从文化根脉上梳理了彝族自己特色的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在这些分歧中,有一些问题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奴隶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为了把奴隶制研究推向深入,现就以下几个理论问题谈一点个人刍见。不妥处,请指正。 一、氏族制解体时期,农奴制因素不可能和奴隶制因素同时产生同时并存吗? 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思格斯在研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以后,认识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是我国80年代中后期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一个重大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文艺理论界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争。笔者当时在自己的一系列论文(见《文艺理论与批评》、《求索》、《文论报》等报刊)中,集中批评了刘再复的抽象主体论。本文拟更为全面地回答抽象主体论对唯物史观及其文学观的非难。  相似文献   

16.
周扬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外国输入的,但又必须在我们自己民族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文艺运动的实践结合起来,和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他号召文艺理论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整理研究和批判地继承我国宝贵的文艺理论遗产,以利于发展我们自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这个问题早已引起了很多文艺理论工作者的重视,而且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究竟什么是文艺理论的民族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用了一天半时间,看了农村富民安居工程试点情况,无论是我们各地州的领导干部还是援疆省市带队的领导干部反响都非常强烈,一些同志讲看了后很震撼、很感动,感受到了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满意。同时大家也感到一种压力、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现场交流会议开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试点的项目很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很受启发。看了试点项目,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富民安居工程的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体会到了富民和安居结合的内涵,怎么搞现在清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兼具理性批判与感性审美,融合了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理论立场、创作尺度与评价标准三个层面的中国形态:一是文艺理论内在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二是文艺创作尺度的现实主义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三是文艺评价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回答了文艺是为什么人、文艺创作应该遵循什么、文艺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充分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场域的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暨广西师范大学等十四个教学和研究单位发起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代改革学术讨论会”去年十一月底在桂林召开。与会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当前的文艺现实和理论,借鉴与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如何面对当前中国的创作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艺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形成、成熟、丰富、坚持等阶段,其内涵表现为论述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文艺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反对文艺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双百”方针问题等。新时期的许多文艺论争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都受到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指导。邓小平文艺理论规范着新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