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台湾《东方杂志》1988年21卷11期刊登刘清波的长篇文章《论艾滋病之预防和法律之实用及其立法与原理》,介绍了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蔓延情况与各国纷纷采取的预防措施,现将其中与立法有关的部分摘要如下: 一、各国宪法所普遍保护的公民人身自由权、隐私权与医院及其他治疗机构对艾滋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的处理、管制、隔离权是否冲突?  相似文献   

2.
夏立安 《现代法学》2008,30(2):29-36
在公共卫生的推进尤其在艾滋病防治中,法律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消极影响常为人们所忽视。一方面,法律作为一种桥梁或机制,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转化为健康的不平等,使艾滋病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疾病;另一方面法律作为社会因素的一员,它通过社会等级和政治过程的制度形态体现出来,使健康的不平等制度化;在一个二元化社会中,由于艾滋病病人话语权的缺失,这个群体处于十分不利的法律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艾滋病问题的国际文件中,《艾滋病与人权问题国际准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之一,它所提供的有关艾滋病与人权问题的国际准则不但对联合国的各相关机构,而且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艾滋病防治与人权保障工作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该准则为例,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有关艾滋病法律治理的诸多国际准则,并结合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对这些国际准则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对艾滋病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艾滋病的控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由于对艾滋病的控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人们在坚持推行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的同时,开始寻找公共卫生措施以外的控制措施,如何发挥法律在艾滋病控制中的作用和确定什么样的立法思路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提出了艾滋病立法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是,处理好打击卖淫嫖娼、禁毒与采取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保护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与采取控制措施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如何利用我们以往所取得的控制传染病的经验的问题。本文对艾滋病的立法思路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在确定法律调整对象时应当考虑处理好“公权”与“私权”、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病”和“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市场主体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二是,在设定有关艾滋病法律制度时考虑运用适宜的疾病控制基本理论,如传染病控制中的“三环节,两因素”理论,疾病的三级预防理论和健康促进理论。三是,提出艾滋病立法中应当考虑的重点调整领域。四是,提出艾滋病立法应当充分考虑法的局限性, 分清楚哪些行为是可以通过法律规范来调整的,哪些行为应当由其他的社会规范去调整。作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不宜强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他们是被外界称为“世纪瘟疫”的边缘人群,他们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将如何迎接“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人犯罪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社会危害性较大。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公安机关在办理艾滋病人犯罪案件中面临诸多问题。应当提高认识,明确公安机关的责任,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羁押场所,建立民警执法保障机制,从而有效预防和惩治艾滋病人犯罪,维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蔡高强 《河北法学》2008,26(5):178-181
乌干达曾经是艾滋病肆虐最严重的非洲国家,但乌干达政府自1986年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的防治艾滋病行动,建立适应乌干达国情的防控艾滋病工作体系。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社区支持模式始于1987年的坎旺卡社区支持活动,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形成了政府干预和指导的法律机制、医疗和物资支持制度、非歧视的社区关爱机制、宗教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参与机制等基本制度。通过加强立法,完善对社区支持模式的法律规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区服务的技术指导和对艾滋病孤儿的援助等措施使该项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被载入许多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件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于迁徙自由采取限制的态度,这种状况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有其历史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也将是我国民主法制进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段中虎  樊凯 《政府法制》2011,(34):56-56
免费治疗、免费咨询检测、免费母婴阻断、免费义务教育、享受政府生活救助……这是国家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是艾滋病防治条例的重要内容。如何落实这些政策,让艾滋病感染人群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是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山西省新绛县疾控中心一班人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积极倡导和动员社会参与,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相似文献   

10.
DIFFERENCEBETWEENCIVILLIABILITYANDDELAYEXECUTIONLIABILITY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对违反民李法律规范的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所应承担的责任。迟延履行责任是指在执行程序申,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而承担的责任。从民事责任与迟延履行夭任的概念及实质分析,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两者所依据的法律不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就要承担民事责任。它是民事违法行为人对民事权利受害人的责任.是…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自然权利亦或法定之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财产权的正当性而言,以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为代表的自然权利论和源于休谟并经边沁等人发扬光大的功利主义影响最为深远.两种理论看似难以调和的两极,实则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财产权的正当性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产权既是源于创造性活动的自然权利,又是国家基于功利原则授予的法定之权.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originally conceived as part of the ‘civil rights’ agenda, the development of disability rights in Britain by the Disability Rights Commission (DRC) is better seen as a movement towards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ights, and so as reaffirmation of the indissolubility of human rights in the round. As such, that process of development represents a concrete exerci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ights by a statutory equality body and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the conception of disability rights as universal participation, not just individual or minority group entitlement.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at regulatory activity. It asks what sort of equality the DRC set out to achieve for disabled people and where, as a result, its work positioned it on the regulatory spectrum. From the particular experience of the DRC, the paper looks forward to considerations of general relevance to other such bodies, including the new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相似文献   

13.
论作为财产权的水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邢鸿飞 《河北法学》2008,26(2):99-102
将水权客体——水资源的功能概括为生活功能、资源功能和环境功能,认为水权的财产权性质在水资源的不同功能区间中得到体现,其中水资源的生活功能对应的是作为宪法财产权的水权,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对应的是作为民法财产权的水权,水资源的环境功能对应的是作为宪法财产权或共用财产权的水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财产权的水权的实现机制及对我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5.
After clarifying the outlines of Raz's interest theory of right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spects of the principles theory of rights, I consider how his recent observations on human rights manage to fit (or fail to fit) into the interest theory. I then address two questions. First, I elaborate on Raz's definition of morally fundamental rights, arguing that he is right in claiming that there are no such rights. I then show that the interest theory accommodates the notion that rights may take qualitative precedence over conflicting considerations—a question tha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elevant in light of recent writing on rights.  相似文献   

16.
论专利被许可使用权之债权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专利法》第11条的“未经许可”规定来看,将专利权视为消极排除权较将其视为积极使用权更为合理。一旦将专利权视为消极排除权,专利权人不能积极行使排除权,专利许可是专利权人容忍被许可人“进入”了其“排除”范围,被许可人仅取得了使用专利的行为资格。而且,专利被许可使用权是通过合同产生的,被许可使用权是一种合同债权。即使在目前大多将专利权视为积极使用权的情况下,专利被许可使用权只能是合同债权,不能成为类似于用益物权的权利,也不能被物权化。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权的人权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环境权的属性问题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从权利本原的角度入手 ,阐述目前我国研究权利特别是环境权的范式存在的误区 ,提出应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揭示环境权的自然权利属性。同时 ,对人权的历史发展中概念、性质、主体和内容的变化进行剖析 ,推断出环境权符合人权的构成要件 ,在精神实质与价值内涵上与人权存在固有的联系 ,是一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8.
19.
20.
杨异 《知识产权》2009,19(2):71-74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在网络中最重要的权能之一,是著作权人的权利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和扩张.它是法律赋予著作权人控制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专有权利,与网络文化的自由开放精神相冲突,对其进行限制成为必要,同时有必要从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两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