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劳分配里的“劳”,其具体含义是什么?对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特征,谈几点看法。一、关于“劳”的衡量在谈到按劳分配时,人们一般地认为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我认为按劳分配的尺度应该是劳动的量,马克思、列宁等都对此作过明确的论述。这里的“质量”并不是指劳动的质。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的内在规定,不同种的劳动具有不同的质,它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而“质量”是相对于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言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是一个老命题,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明确和实行的分配原则。然而,在"文革"期间,这一原则却被"四人帮"污蔑为"资产阶级法权"。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这种公有制相适应,个人消费品实行了按劳分配制度。然而,40余年来,在实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却历经坎坷,几度曲折。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马鞍山隆达电力实业总公司研制生产的LB系列变频器,采用目本三菱、德国西门子等世界著名公司生产的IGBT功率模块,运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式及16位单片机为核心的全数字控制技术,其性能已达到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随着集资入股的出现,按资分配应运而生。在理论界,有的同志从按资分配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出发,把它肯定为按劳分配。这是值得商榷的。所谓按资分配,就是根据入股的资金量,依照一定比例去分配企业的收入。从性质上讲,按资分配乃是一种非劳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姬建民 《前进》2014,(9):57-57
不时听到有领导干部抱怨说,“黑加白”、“五加二”的辛苦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还时常受到抱怨,心里觉得憋屈。这触及了一个任劳任怨的话题。别看人们常把“任劳任怨”说在嘴头、写入总结,但真正体悟并做到的恐怕不多。作为领导干部,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望,人生有追求,“任劳”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多数领导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愿意为群众建功立业,心情也是值得赞赏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没有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践行,也没有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更没有河清海晏、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这,已为历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7.
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只按生产要素分配又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只有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才是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必然选择 ;两者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原则。对于这个分配原则,一方面要肯定其历史作用,承认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另方面,又要看到它反映资产阶级法权,承认它的过渡性,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对立的统一。我们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和研究,才能正  相似文献   

10.
试论劳动力采取商品形式与按劳分配的统一姜义军劳动力采取商品形式与按劳分配原则能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相安共荣”?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是一部分或大部分生产资料的主人,全体劳动者是以共同或集体所有的方式平等地享有对社...  相似文献   

11.
董宝瑞 《乡音》2013,(3):42-43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在全国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联产到劳"这种生产责任制形式,主要源起于昌黎县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巢庄。巢庄,位于昌黎县西南部的滦河故道地带,是滦河沿岸地区的一个不  相似文献   

12.
“劳浸靡莫”尤其是“劳浸”有在“叟”内,“劳浸”即“僚”;“劳僚”即“讫佬”诸说法。本文试就“劳浸靡莫”族属提出新浅见。 一、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王者以众数万其旁东北劳浸靡莫皆同性相扶”。从这句话的字里行间看出“劳浸靡莫”在滇王领地的东北部约今洪东北一带。司马迁时代,今威宁为犍为郡都鄢县地属滇东北辖境,“劳浸靡莫”是住在这一带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因而人们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更加密切关注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笔者认为目前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理解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清除,将会影响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在1983年《工资理论质疑》一文(见第五次全国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论文集)中曾认为,按劳分配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工资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就是说,除了按劳分配收入之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收入。我至今还是这个观点。现在有同志认为:“古典的按劳分配理论并未确切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它同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这句话的前半句我赞同,对后半句不同意。对这种观点有必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劳动作为联系人与社会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对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坚持以劳育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对新时代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高度契合立德树人教育的内容实质。现阶段,以劳育人必须要坚持将劳动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将以劳育人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之中,创新劳动教育形态,促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坚持和发展仉贻泓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基于对基本国情的正确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思想,集中全党智慧和经验,创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依据统编版必修2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综合探究的探究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的要求进行了整合。以珠海城市建设成就为背景,以珠海劳模和劳动致富的典型人物事迹为主要分析情境.  相似文献   

18.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新的军衔制度把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一级,把士兵军衔分为二等七级,使军人相互关系更加明朗化、规范化。过去,军人内部等级关系不明显,基本是“装在工资袋里”;而授衔后,“明码标价”,等级扛在肩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以落实劳动教育为背景,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以及建设美好祖国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调法律作为特殊的规则对于劳动的保护作用。本课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从德与法两个维度去感受劳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劳有所护的重要性,劳动最光荣,劳动也受法律的权威保护。从内心尊崇法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王冬梅 《中国发展》2007,7(1):67-70
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以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直接实现——必要“扣除”为前提,它不过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间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必要“扣除”由分配的前提转变为分配本身,即按公有生产要素分配。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背面”的按劳分配,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只能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直接和间接的实现,并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领域尽显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