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峡两岸民事管辖权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存在的民事管辖权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两岸在民事经济等方面的交流。目前两岸对于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处理方式,还不尽合理。解决海峡两岸民事管辖权冲突的路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建设:第一阶段,两岸各自制定更为合理的单边冲突规范;第二阶段,两岸通过民间或者官方的渠道,共同制定解决管辖权冲突的双边规范;第三阶段,在统一的条件成熟时,制定统一的民事程序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两岸经贸投资交流在持续向前推进。为了探讨两岸经贸关系中衍生的法律问题,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与繁荣,由上海市法学会与台湾“两岸经贸交流权益保障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八次沪台经贸法律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于2005年12月20日在台湾地区台北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大陆台商台胞投资权益保护、当前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发展的新趋势及有关法律问题进行研讨。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及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台商在沪投资二十一年历程与发展前景(一)台商在沪投资的发展轨迹与会者认为,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法律交流日益频繁,但由于两岸多年的实际状况,使得两岸法律制度及法治理念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法律体系、司法机构及人员的设置、职责、权利义务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了解海峡东岸的律师制度特色,推进两岸律师的交流与协作.对于有效办理涉台纠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罗施福 《政法学刊》2010,27(4):27-32
应和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峡两岸的专利无效制度在历史淌流中呈现出不同性态的变化。海峡两岸的专利无效制度在专利无效程序的启动、专利无效的审理、专利无效的法律效力等方面存在着共性,也有区别;各有优点,也各具不足。两岸在进行立法完善时应努力寻求两岸专利无效制度的共同点,相互借鉴,进而为两岸的科技交流与经贸合作提供有利的制度性支持。  相似文献   

5.
郑清贤 《海峡法学》2012,14(3):24-29
根据国务院2011年11月批复的《平潭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将在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两岸同胞建设共同家园的新模式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机制,力争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加快实验区开发开放,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入世”后海峡两岸经贸问题“政治化”之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安 《中国法学》2002,(2):40-55
中国入世后海峡两岸经贸往来面临新的格局。台湾当局为追求错误的政治目的,仍然无视形势新发展,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交流和经济合作,并力图把两岸经贸问题进一步“政治化”、“外交”化和“国际”化。本文探讨用以预防和治理台方将两岸经贸问题政治化的五种可能途径,并综合分析了其不同的可行条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过海基会和海协会的努力,两岸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并达到常态化的程度.在司法领域,特别是《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签订,为两岸学界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在刑法学理论中,累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刑法中的立法模式、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不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平  张志瀚 《中国律师》2009,(12):13-15
编者按:雨过天睛日,海峡正春风。随着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频繁.法律纠纷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两岸的法律存在差并,于是律师在两岸交流合作中便具有特殊作用。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两岸律师法律事务的规范合作与互动,实现两岸律师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两岸经贸往来及产业转移对接,本刊特邀专业人士就此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9.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亚洲经济萧条,同为外向型经济的大陆与台湾都受到了冲击.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解决长期困扰两岸经贸关系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随着两岸通航、通邮的实现,通商问题亟待解决.早在中国加入WTO,就应其要求,逐步开放市场,不断推进与台湾地区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等金融业务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两岸在法律上的交流与合作日显重要.大陆涉台立法层次的限制,两岸之间存在的区际法律冲突及司法协助缺少对话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法律现状.因此,只有建立有关两岸经贸交流的法律制度,完善两岸经贸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和完善两岸司法协助机制,强化台湾同胞投资的法律保护以及加强两岸实务界的交流是两岸应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海峡两岸文化的同根性以及法治思想的同一性,决定了两岸法律文化在传承和建构中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但由于我国台湾地区不同的历史际遇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又呈现出明显的异质化表现。时至今日,两岸法律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因此两岸应当多进行法律文化方面的接触交流,相互分享,撷取所长,共同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在许多法律制度上有其相似之处,随着两岸经济交流的日益增多,经济领域出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的趋势。两岸都面临着经济交往中格式条款的出现和日益增多的局势,由此引发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如何规制格式条款,使其良性作用于经济交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也为大陆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经济制裁成为有力的外交工具。因此,探讨其可行性对于当前解决台湾问题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反洗钱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光 《法学杂志》2007,28(2):36-38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两岸间的跨境洗钱活动也愈发猖獗,已严重侵犯了两岸经济秩序与社会安全,因此,两岸携手共同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两岸间反洗钱立法是进行合作的法律基础.通过对大陆<反洗钱法>与中国台湾<洗钱防制法>内容的比较,主要包括:立法宗旨之比较、洗钱对象及其来源之比较、反洗钱义务主体之比较、反洗钱国际合作之比较、法律责任之比较,彼此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期促进两岸反洗钱立法的完善,从而为两岸进行反洗钱刑事司法合作构建法律基础,以共同惩治两岸间洗钱犯罪,促进两岸金融与经济安全,维护两岸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大陆与台湾地区民商事司法协助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往来的不断深入,两岸互涉民商事案件也日益增多,但由于两岸分属不同法域,双方的民商事司法协助体系尚未健全,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两岸民商事司法协助的现状及存在障碍的分析,就现阶段如何完善两岸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的经贸发展已冲破人为的政治藩篱,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在海峡两岸分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一发展必将更加迅猛。与此同时,伴随着经贸的发展,涉及两岸的经贸纠纷也不可避免地会同步增长。怎样用合理、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方式解决两岸之间的经贸纠纷,成为两岸工商界和法律界共同关心的课题。为此,两岸工商界和法律界之间曾多次交流和研讨。虽然在交流和研讨中对不少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但能够取得共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在两岸政治阻隔的状态下,民间仲裁的方式是解决两岸之间的经贸纠纷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入世"后海峡两岸的经贸争端及其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峡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的经贸交流将更趋广泛与深入,两岸的经贸争端也会随之增加.本文在分析两岸经贸争端产生的可能性及其性质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对其进行法律调整的种种途径,以期促进两岸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锡祥 《海峡法学》2012,14(3):38-45
随着MOU、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等协议的签署,沪台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贸合作朝着"双向、直接、机制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促进两岸经贸良性互动、共同繁荣和发展两岸经济,探讨和研究两岸经贸和双向投资中衍生的法律问题,上海市法学会与台湾地区"两岸经贸交流权益保障促进会"共同主办"第十二届沪台经贸法律理论与  相似文献   

19.
刘振红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6):511-512,516
近年,海峡两岸法医学界的交流日益频繁。2009年12月"第一届两岸法医学术交流论坛"在台北举办,2010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接受台湾地区4名法医学研究生进行专业实习。这种交流为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本文拟比较两岸法医学人才培养状况,以期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尚龙  沈文 《法制与社会》2013,(21):288-289
在海峡两岸的司法制度中,检察机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受特定历史因素、法治发展过程和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情况不同的影响,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检察机关的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实质上反映的是两岸检察制度的定位和所预期实现的功能的不同。本文就两岸检察机关机构设置和功能定位进行比较研究,以增强两岸检察制度的了解,为两岸司法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