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正义的实现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司法官队伍。在构建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时,应当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提高司法官任职的最低学历条件,明确司法官的法律职业经验要求,完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强调司法官的品行操守,建立司法官任职培训制度,完善司法官的选任机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2.
从限权到控权──宪法功能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代宪法的主要功能是严格限制政府权力,限权政府理论推动了古代法律向近代法律制度的转变,从而推动了近代法律秩序的形成。现代宪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政府权力以及其它可能破坏宪法秩序的社会团体权力进行控制,控制包括限制在内,只不过限制是控制的一种手段与方式之一,而不是现代宪法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法律方法与法治:以对纳粹司法的反思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粹政权在司法领域的工具和帮凶,是反形式主义的法律方法论和政治目的司法,而非法律实证主义。以具体秩序思维和具体的一般性概念为代表的纳粹法律方法论,突破了形式主义司法准则,并将纳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提升为一种新的法律渊源和裁判规范。这种反形式主义法律方法论,是法治的一个陷阱。去法制化的纳粹司法表明:法律方法论若无视基本权利和普遍价值观,就可能沦落为当权者的作恶工具;法的形式价值和实体价值是唇齿相依的,要实现法治,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制度运行良好的一个重要指针就是法官能够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运用正确的法律推理思维与方法而得到“正当的个案裁判”。法律推理具有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重要特征。从一个具体行政案件的判决论证过程中,可以发现合宪性解释对于“作为具体化之宪法”的行政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行政争议中复杂的价值冲突也使得价值衡量的推理方法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试论宪法惯例的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法律效力的本原说为指导,在分析关于宪法惯例效力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宪法惯例效力的本原是知识和经验,并从妥当性和实用性的角度,提出了法律效力的两层次论,认为宪法惯例的效力表现为政治确认和制裁效力以及准法律效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部门博弈与司法公正——以检察机关绩效考核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条文是书面的法律,但法律被制定出来后必然面临被执行的命运。法律一旦被执行就变得活生生的,但同时也多少变得和书面的法律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在我国因为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的办案考核机制的存在而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考核制度成了隐性的诉讼法律,且因为其中隐含的利益导向机制而被优先选择适用。这种制度的存在对个案的处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司法价值的位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岭 《法学论坛》2004,19(1):35-40
宪法诉讼重视在法律实践中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发现法律违宪的问题,对法律实践的尊重意味着人类承认有自己未知的领域存在,承认法律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宪法诉讼要求在法院解决问题,违宪审查是一个法律问题,应当用法律的方式、在法院、由法官们来决定。宪法诉讼是群众发现法律问题的智慧和法官解决法律问题的智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与中国检察制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列宁从苏联法制的现实和国家政体的建构上,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检察机关来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能。中国检察制度的选择与建构中,既对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及其指导下的苏联检察制度进行借鉴,又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本土化,并在制度和思想上进行了发展。正确认识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要区分清楚其具有的普遍性和局限性,从而指导中国的检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原则在行政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法也应对此加以保障。行政法原则的表现各不相同,效力各异,司法在适用这些原则时应遵循不同的规则,采取不同的技术加以阐释和推理。这既是司法权的法律执行性的要求,也是与法院的宪法地位相适应的要求,更是立法对司法裁量权的一种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尤金亮 《法学论坛》2012,27(4):77-84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进行姑息性照护,而非治疗性照护,关注的是如何减少临终病人痛苦,不以延长生命为主要目的。现代人权理念的内在要求、社会契约论对弱势群体的当然保护、法的效益价值的现实体现,是临终关怀正当性的法理基础。临终关怀具有充分的宪法依据。临终关怀必须依法进行,以确保患者的权利不被剥夺。在刑法上,临终关怀属于"正当行为",但要防止以临终关怀为理由而实施的遗弃罪和不作为形式的故意杀人罪,同时防范其他犯罪。在民法上,要规范临终关怀的决定主体、实施条件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宪法保障社会福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宪法中列举各种社会权利的社会权保障模式,另一种是仅在宪法中明确建设社会国家的原则或者类似条款的社会国保障模式。从我国《宪法》的现有规定及其变迁、宪法的解释与学界的解读看,我国属于社会权模式。社会权保障模式的缺陷是随着民众追求平等意识的成长、市场机制的扩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福利可能借助宪法无序、无限地扩张。通过淡化社会福利的权利性质、转变社会权的合宪性审查的方向、扩展反射利益推进社会福利以及贯彻宪法设立的可承受性、适度性原则,可以推进我国社会福利宪法保障模式由社会权模式向社会国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3.
法国宪法委员会功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法国宪法委员会,人们都会很自然地将其功能与宪法监督划上等号。但事实上它却是一个有着宪法监督功能,以平衡政府与议会关系为主要职责的特殊政治机构。从宪法委员会官方网站提供的历年裁决来看,其功能可分为两级。通过第五共和国权力机关运作流程,对其功能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宪法委员会的主要功能不是宪法监督,而是平衡政府和议会之间的权力。  相似文献   

14.
The enthusiasm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s a source of solutions to problems is not new. In law, from the early 1980s until at least the early 2000s, considerable work was done on developing ‘legal expert systems.’ As the DataLex project, we participated in those developments, through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systems, and teaching student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mences with a brief account of that work to situate our perspective.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an assessment of what might be of value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DataLex Project to contemporary use of ‘AI and law’ by free legal advice services, who must necessarily work within funding and other constraints in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such systems. We draw fifteen conclusions from this experience, which we consider are relevant to development of systems for free legal advice services. The desired result, we argue,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legal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not ‘expert systems’ or ‘robot lawyers’. We compare our insights with the approach of the leading recent text in the field, and wit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field over twenty-five years. We conclude that the approach taken by the DataLex Project, and now applied to free legal advice services, remains consistent with leading work in field of AI and law.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brief suggestions of what are the most desirable improvements to tools and platforms to enable development of free legal advice systems. The objectives of free access to legal information services 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those of free legal advice services.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at free access to law providers (including LIIs) can provide will often be those that free legal advice services will need to use to develop and sustain free legal advisory systems. There is therefore strong potential for valuable collabor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services providers.  相似文献   

15.
对学界关于警察权性质认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关于警察权性质的认识主要有,行政权说和行政权与司法权兼具说两种观点,在逻辑上它们以具体化的警察权——警察职权的性质推论得出警察权的性质。文章分析了学界对警察权性质的认识产生分歧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指出了由于受到国家权力并非绝对分立等因素的影响,学界欲从警察权性质的定位入手,以此寻求监督制约警察权的有效措施之目的难以得到真正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契机,结合目前医患纠纷司法实践中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举证责任倒置这一热点问题,仔细梳理了我国《民法通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援引国外相关案例进行剖析,并从举证责任分担规则上如何更能体现司法公正提出立法建议,以期对当前医患纠纷的司法解决体现公平公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紧急状态法制对于解决宪法上紧急状态制度的虚置问题,推动应急基本法的结构性调整,填补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制度断层,提升其体系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相关条款之间的融贯性,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经过理论条件和现实障碍的细致论证,可以推导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实现条件极为特殊,寄希望于短期内制定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法》似乎不具备可行性。从完善应急法律体系的整体考量,可以将紧急状态法制的任务一分为二,按照实体分散和程序统一的思路分别展开实质性构建,同时发挥“情境化”规范进路的聚合效应,打破分散的形式结构体系,在超常规应急治理(紧急状态)情境中实现规范内容的实质统一。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需要取得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结果乃是以它们之间的权力平衡为保障。这种权力平衡可以将权力划分微观单元,再依据不同现实需要进行灵活重组来达到。多样化的分散试点是推进权力组合配置改革的可行方式.通过权力的划分、重组与适当配置,行政法与公民社会可以在适一改革进程中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a substantial empirical literature has found associations between judges'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their judicial decisions,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preferences and constitutional reasoning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law students were asked to determine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a hypothetical law, where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law were manipulated while holding all legal evidence constant. The data indicate that, even with an incentive to select the ruling best supported by the legal evidence, liberal particip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overturn laws that decreased taxes than laws that increased taxes. The opposite pattern held for conservatives.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even those participants who believed their policy preferences had no influence on their constitutional decisions.  相似文献   

20.
杨永康 《法学杂志》2012,33(7):152-156
宪法的崇高性与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从宪法的视角研究军事法学的必要性。本文在分析美国宪法军事条款产生的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宪者关于战争和安全的认识、关于保障安全和自由的制度设立的辩论、制衡军事权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自由制度设计,并研究了反联邦党人关于宪法军事规定的责难及《权利法案》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美国宪法制订过程中关于军事问题的辩论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以期探讨支撑美国军事强势地位的法律制度根源并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寻求国家长远性发展的一种理论性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