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延英 《求贤》2007,(8):44-44
“假撇清”是句民间俚语,意思是人前人五人六、人后魑魅魍魉,表面清廉正经、私下蝇营狗苟。明代冯淮敏在《玉江引·闰世》中有这样的描述:“外貌清廉,生来只爱钱。好似鸯鸶儿毛鲜,素质无瑕玷.包藏吞噬心。两脚恰如箭,零碎钱几嗉里攒。”此等现象,古往今来绵延不绝,过去叫“假撇清”,而令称“官场秀”或“两面人”。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12,(3):72-73
“守白”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里的“虚室生白”,意为保持空明的,已幢。后来,“守白”就引申为咯守清白、保持清廉,并成为中国官场上久谈不衰的话题,当然也是官场上一直都解决不好的难题。宋代爱国英雄岳飞砚上的铭文“坚持守白,不磷不淄”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像玉石一样洁白、坚硬,决不能被玷污。据说此砚后来辗转传到另—位爱国英雄文天祥手里,  相似文献   

3.
牧川 《共产党人》2005,(8):51-52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海青天”、“海龙五”、“笔架博士”、“海强项”都是他的绰号,前两个来自民间,后两个来自封建官场。正史对其评价是:清廉为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全心为民。他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清官,也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回族名人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在旧社会的官场上,“无官不贪”,“清官难寻”,这是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才能成为普遍现象。但是,目前社会上却流传着“找清官,看舞台”的说法,说明在我们领导层中有些人确实腐化了,“官”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降低了,人民群众发出了“为官皆清廉”的强烈呼声。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却叹道:“清官难当也难学”。  相似文献   

5.
李涵 《廉政瞭望》2014,(18):64-65
雍正皇帝设立的养廉银并没有真正使官场清廉,宫员们逐渐将养廉银作为自己的正常收入,而忽路了该项收入设立的意义。养廉银外又私征养廉银,捞取灰色收入成了官场潜规则,导致清朝地方贪腐情况几乎为史上之最。  相似文献   

6.
毋保良案发前任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当地官场送礼成风--县级领导、科级干部逢年过节都“争先恐后”甚至“成群结队”地给他送礼;而毋保良则从“半推半就”到“习以为常”,十年间收礼800多次。他的落马造成了当地官场的人事“地震”--80余名送礼干部因此被免职,其中包括全县23个乡镇中的近20名党政“一把手”。  相似文献   

7.
时下,常有一些报章说组织部门是干部的“娘家”。这说法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当前“官场”的一些现象。组织部门既然是干部的“娘家”,那么干部们回“娘家”诉诉苦、交交心、吹吹风、表表功,走动走动,意思意思,自在情理之中。既然是回了娘家,自然是多多益善,昨天回到了娘家,今天仍可以回,明天还可以回,“娘家”回得多了,从农村“回”到城市,从副职“回”到正职,从一般部门“回”到要害部门也就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8.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顽痼疾:是官员堕落的催化剂;是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官场潜规则的存在和盛行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根除官场潜规则。作者在分析官场潜规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除官场潜规则的对策。“破网”、“亮权”、“治软”、“建制”的建议对根除官场潜规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斌的绰号     
郭庆晨 《党课》2014,(13):82-84
汤斌是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的官员。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人送绰号“汤青天”“豆腐汤”。从这两个绰号,可以看出汤斌的爱民之心以及百姓对他清廉节俭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旧时官场盛行的拜认“干爹干妈”,如今又流行起来。而且,似乎有一种愈演愈烈之势。仔细分析一下,那些热衷于拜认“官场干爹”的,无非是三类人。一类是一些想寻找官场保护的地痞流氓或黑社会成员:另一类是削尖脑袋爬官的“官迷”们;第三类当属那些并没有很专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路青 《先锋队》2013,(9):42-43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十八大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目标。笔者认为,三者之间“干部清正”是政府清廉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政治清明的关键和保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治国就是治吏。只有“干部清正”才能“政府清廉”,进而达到“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就是要求干部要自修不辍,自觉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宽和自处、谦冲自牧。  相似文献   

12.
问:“双十节”快到了,林森要第一次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参加各种庆典活动和官场应酬,哪有空来。难道“国事”还不如“私事”重要?  相似文献   

13.
“作秀”,就是表演。“官场秀”,就是官场表演。一段时期以来,“官场秀”在少数地方蔓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官场秀”,说到底就是弄虚作假,与我党一贯倡导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背道而驰,必须坚决纠正。“官场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干部工作的各个层面,其主要表现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经济是一项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然而某  相似文献   

14.
要重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我们的官场”点滴谈吴书斌,梁小玲《党风与廉政》开了一个“改造我们的官场”的选题,觉得很有新意。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正好借这个机会,谈谈我们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共勉。要改造我们的“官场”,首先要弄清我们的“官场”到底...  相似文献   

15.
吕尚 《学习导报》2012,(22):48-48
古代,一些官吏为官清廉,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从而获得了与为官清廉有关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反映为官者处身不染的清廉情操,或体现百姓对为官清廉者的赞许,别有情趣。 悬鱼太守东汉时,羊续任南阳太守。一次,有个府丞听说羊续爱吃鲜鱼,便托人备了两条大鲤鱼,一清早给羊续送去。羊续婉言辞谢,不肯接受。府丞混迹官场多年,老于世故,笑着说“:区区二尾小鱼,又不是金银财宝,大人何必那样认真?”说着,把鱼往案上一搁,转身就走。于是,羊续把那府丞送来的鱼高悬于官衙中,以示拒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推动反腐败斗争由“压倒性胜利”到“彻底胜利”的巩固发展,全面构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推动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成为新时代治党反腐的重要目标遵循。“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反腐的标志性成果和清廉中国构建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构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巩固发展方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更大治理成效和战略性成果;从政治、理论、数量、质量等维度厘清“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主要效能标识,明晰清廉中国的建构目标、构建步骤、构建价值和构建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逢年过节,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发红包,这是一种传统习俗。企业效益好,年终给职工发点红包,也属正常。然而,不知从何时起,“红包”风靡官场,成了官场的幕后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8.
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相似文献   

19.
从料峭春寒到炎炎仲夏,半年多来,宝坻区各级党员干部经历着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吹拂下,广袤的宝坻大地正在进发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人生需要大智慧。尤其是手握重权、身居高位者更需追求大智慧、拒绝小聪明。早在汉朝,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给为官者立下了三条准则:清廉、行教、守法。到了清朝盛世,康熙皇帝对朝中官员更是明确提出了“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的要求。为什么清廉如此重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