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 ,我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适时倡议并顺利举办这次论坛。记得 5年前我刚到北京就任时 ,最早参加的官方活动之一就是参加类似今天这样的一次会议 ,那次会议使我得以与从事拉美研究的学者和研究员们建立了初步的联系。正因如此 ,我才有幸见证了近 5年来中国人民和拉美人民之间关系的蓬勃发展 ,这一发展对中国和拉美各国人民及其经济都是有利的。近 2 5年来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及其和平、合作和尊重各国主权的政策已经成为稳定与进步的因素 ,为拉美各国提供了充满希望的机遇。最近 ,胡锦涛主席和曾庆红副主席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拉丁美洲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李明德中国与拉丁美洲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今世界,中国和拉美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着发展的任务。中国与拉美许多国家不仅存在着众多的共同点,在许多领域更有着共同利益。正是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中国与拉美...  相似文献   

3.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28日,是中古建交45周年纪念日。在近半个世纪的两国关系史上,古巴享有数个“拉美之最”。1960年9月28日中古建交,古巴成为美洲国家中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次年,当时的古巴总统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拉美总统。20世纪60年代初,逾百名中国留学生远赴古巴,古巴成为拉美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国家。2003年,古巴成为拉美首个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这充分印证了两国关系在各自的对外政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45年来,中古关系经受住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的考验,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历久弥新,两国…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引着他们争取解放的英勇斗争。马克思主义对早期拉丁美洲工人运动和拉美各国共产党的建立产生了巨大影响;拉美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同样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论坛 :2 0 0 4~ 2 0 0 5年的拉丁美洲”。首先 ,我对这次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2 0 0 4年 1 1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拉美 4国 ,今年 1月曾庆红副主席又访问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这两次极为重要的访问 ,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中国人民高度重视发展同拉美各国友好合作关系 ,将中拉关系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 ,拉美国家已走出长期的经济衰退和危机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恢复增长。拉美国家的发展 ,特别是中拉关系的发展引起我国党政部门、企业界和学…  相似文献   

7.
1992年11月16日,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经济学教授奇尔科特偕夫人来拉美所访问,并就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作了学术报告。出席会议的中国学者20余人。奇尔科特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美拉关系的发展。在美拉关系的历史分期上,他认为,从“门罗宣言”到“睦邻政策”为第一阶段;从“睦邻政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二阶段;以后的美拉关系则以各国政府来划分。奇尔科特教授还谈到新当选总统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欧4国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对拉丁美洲的研究有了程度不同的进展,有的国家成立了从事拉美问题研究的专门机构,创办了专门期刊,出版了一批关于拉美问题专著,涌现出一批热衷于从事拉美研究的学者。但是,4国无论在研究的深度、还是在研究的规模和水平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将对北欧4国拉美研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战后拉丁美洲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是第三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拉美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战前,拉美人民斗争的中心,主要是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战后,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拉美人民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在继续巩固政  相似文献   

10.
拉美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对中国的观察在加深、提高,并开始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从历史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未来的走向以及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拉历史文化交流仍处于初始阶段.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在世界上影响的扩大,我们应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上加强对拉美的文化交流,促进拉美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时吸收和借鉴拉关优秀文化成果,使中拉关系的发展具有更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