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绿,满山的绿,满园的绿,满眼的绿,是那青青陵_L柏!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亲手种下的这棵柏树,活到今天已有50O0多年,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等人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的森林资源后,把这棵柏树定名为“世界柏树之父”。古柏在进入轩辕庙两扇朱红大门的左侧,高19米,胸径门米。根深,技壮,叶茂,翠色漫空,绿荫盖地。当地民谚说:‘’七楼八作半”——这棵树呀,六个人手拉手围一圈,搂抱它也抱不严,还剩八柞半!树下立有一块青石碑刻“黄帝手植柏”。当我们的炎黄子孙不远千里,甚而万里来拜谒祖先时,…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去了泰国,参观完第一国宝“大皇宫”之后,大巴载着我们向下一个景点——北榄的“泰国北榄鳄鱼湖动物园”奔去.北榄离曼谷市中心40多公里,路不算近,但因为人少路宽,大巴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着.能说会道的泰国导游小杨,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世界闻名的鳄鱼和鳄鱼皮.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40多年前,有一个叫杨海泉的泰籍华人家里钻进了一条鳄鱼,起初,全家人都很害怕,要杨海泉把它从家里赶出去.杨海泉慢慢地接近它,为了防止它伤人,就先给它抛些鱼虾之类的食物,但它吃了之后怎么赶也赶不走,杨海泉就把这条鳄鱼饲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对于喜欢吃坚果的朋友来说,吃核桃是一件非常费事的活儿。为了把吃核桃这项工作做得有滋有味,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吃核桃的丰富经验,向大家介绍几种新鲜实用的办法。请大家准备好核桃若干,下面就开始吃核桃吧。具体食用方法如下:方法1.带核桃一起上网,找三四个最搞笑的帖子给它看。10分钟后,挑几个张着大嘴笑得最最开心的核桃,掰开食用。方法2.将核桃带到17层楼顶,手指远方的天空对核桃情深款款地说:“你看,多么蓝的天啊!一直向前走,你就会溶化在蓝天里。跳吧!你倒是跳啊!”在核桃跳楼后,应乘电梯火速赶到一楼,以免摔成重伤的核桃被嘴馋的…  相似文献   

4.
家祖传的不吃葱蒜、辣椒和芹菜类的蔬菜,一吃就反胃。但是,每次炒菜之前,她总要先切上一碟辣椒、姜丝拌蒜泥,再往上浇半勺滚烫的花生油,因为这是他喜欢吃的。她很乐意地做着这一切,甚至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他从来不进厨房,至今还不太会用电饭煲煮饭。但他只要一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便会不由自主把一个酒杯摆在餐桌上,然后看看酒瓶里的酒还有多少,再坐下来看电视。其实,他滴酒不沾,但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程序,这样做后,他的心里就踏实了。等菜都端上了餐桌,他就为她斟上小半杯酒,说声“你辛苦了。”再尽情地享受桌上的美味佳肴。她呢,则独…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前,一位40多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嫩瓣,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了一个冬天里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女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妈这还有一大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女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有骗过她。所以她吃得安心,吃得香甜。女儿没有听到母亲吃饺子的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就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咀嚼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位业余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  相似文献   

6.
路旁,一丛黄亮的美人蕉依然挺立着,不屈寒意,绽放着自己的光辉,生命绚烂得让人心惊! 养了一盆绿色植物,叫不上名字,软软的枝条,散淡的搭在盆沿儿,门口刘大爷告诉我,它会开花的,可艳了!果然,一个不经意的早上,一抹灿烂的黄,在质感浓厚的枝条间,妖艳地伸展着每一条细长的花瓣.  相似文献   

7.
蛇年说     
今年是农历辛巳年,俗称蛇年。蛇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一种凶恶可怕的动物,它的形象恐怖,有的蛇还会咬人,因此人们一提起蛇就会毛骨悚然、望而生畏。古人就有“杯弓蛇影”之说。所以,人们把“蛇”字,也变成贬意词了,什么“佛口蛇心”、“蛇蝎之心”、“美女蛇”等等,用来形容阴险、恶毒、狡诈以及一切丑恶现象和行为。   蛇在动物王国里是一个种族繁多的大家族,现在全世界发现的蛇类大约有三千多种,毒蛇约有 650多种。我国已知的蛇类 168种,其中毒蛇 47种。   蛇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地支与十二属相的配合中…  相似文献   

8.
大约两年前吧,在诗人牛波的婚宴上,一位熟朋友把我介绍给年轻的电影导演田壮壮时,突然冒了一句:“牛汉,身高一米九,是小时候吃蚂蚁吃的。”在座的人无不以惊奇的目光打量我,田壮壮很认真地问我:“真的?”“真的,”我如实招认。“是你第一个吃的?”他久久端详着我,仿佛我是他的一个陌生的“角色”,想从我的黧黑苍老的面容和抑郁的神情,窥探出  相似文献   

9.
染牙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误认为 ,越南京族人吃槟榔 ,因此牙齿黑。其实 ,京族人有染黑牙齿的习俗 ,染黑牙和吃槟榔这两种习俗是各自独立的 ,只是这两个习俗都会使牙齿坚固。染黑牙和吃槟榔的习俗传说从文郎时期就有了。过去按照越南京族人的传统观念 ,不染黑牙齿的人是品行不端的 ,会被天下人耻笑。俗语中有“牙齿白得像狗牙”的说法。而黑牙齿更是妇女美丽的标准之一 ,女人不管多美 ,如果没有黑亮的牙齿 ,美丽容貌也会黯然失色。“红脸蛋、黑牙齿、小酒窝与鸡尾发”长久以来一直是越南美女的典型。在越南民谣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描述 :“嫁要嫁个…  相似文献   

10.
在强央家品尝糌粑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一次,我们到强央家作客,她十分热情地用香甜的糌粑招待我们。她自豪地告诉我们:“糌粑是用青稞炒八成熟后,磨成粉,再用酥油茶拌和,捏成团粒状,用手拿着吃,咸中带香,百吃不厌。”我问:“为什么要叫抓糌粑,而不叫吃糌粑呢?”强央说:“糌粑在跟酥油茶拌和时,要用手来抓拌,吃的时候,也是用手抓着吃,所以,我们藏族就习惯叫它‘抓糌粑’了。”她边说,边比划,形象生动,绘声绘色,让人垂涎。强央拿出装糌粑的唐古(袋子),用手从唐古里抓出糌粑面,放入干干净净的碗里,糌粑面黄澄澄香喷喷,真…  相似文献   

11.
或许,受“出国热”的影响,或许,是盲目“崇拜”外国的原因,有些人会把远嫁异国也当成一种荣耀,纷纷效仿。殊不知,在这种“荣耀”的背后,有为数不少的女性正吞咽着苦涩的泪水。以下,是三个远嫁东瀛的中国女性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2.
阿晓 《新青年》2005,(5):17-18
莫小鱼左脸长了一颗痘,就在使用了某知名品牌的洁面乳新产品试用装之后。当她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这颗20年来第一位光荣落户莫氏自留地的青春标记正在镜中泛着刺目的红光,当即痛下决心:再不乱用这些所谓“出身名门”的试用装了。刚放下镜子,上铺的萨琪玛便向她表示祝贺,恭喜她搭上了青春的末班车。莫小鱼追悔莫及,怎么当初就硬是抵挡住了这家伙的苦苦哀求,没把那包试用品分她一半。好在下一秒莫小鱼看见了悠悠。“一个没有鞋穿的人一直以为自己不幸福,直到他看见一个没有脚的人”。真理,绝对的真理。此刻,悠悠正如呆子般地高昂着那张结满草莓的…  相似文献   

13.
罗西 《新青年》2004,(6):42-43
(一)“节”外生枝:谈情说爱就好比中国人会把圣诞节当情人节过一样,愚人节也可以“节”外生枝,用来谈情说爱。这是一个软性的节日,非常有创意,不妨好好利用它做些平常想做但不一定敢做或做不好的“好”事。1、向你心仪已久却苦于没有机会表白的人说出自己内心的汹涌波涛,比如说  相似文献   

14.
饮食问题始终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世人的吃法各具特色,大不一样。但细细想起来,大体可分成4个重要类型,分别以4个国家为代表。美式吃法:用“脑”来吃美国人把吃建立在医学、健康的前提下,吃什么都用脑思考,计划选择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医学、营养学一旦有新理论,食品界就有新宠儿。因此,在美国市场上多的是配好营养的纸盒饭食,省时,省事,但并不省钱,这是用脑吃的,人人看图识字就懂。有的研究者想发明一种“食丸”,咽下一粒饱肚三餐。美国的一些爱美的名星已经开始试用,说这样既能满足身体…  相似文献   

15.
爱情的蛊     
张大脚 《新青年》2005,(3):20-21
(一)最初,在一切都没有开始的最初。我不知道,接下来的会是我一生中最迷狂的岁月。我事先一点也不相信,会发生那么多的事,然而许多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第一次遇到黄山,是在地铁里,灯光有些郁闷。他一个人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一些零零散散的人,散落在他的周围。漫过来的声音,低沉中有些沙哑,好像海水的味道,丝丝缕缕的涩。这让我无端地想起西北戈壁里的一种草,芨芨草。在狂风肆意的时候,它只能无奈地低着头,匍匐在黄沙的上面。一曲终了,没有听到掌声,只有硬币砸在地面上,“叮”的一声,“当”的一声,再“叮”的一声。散落着的人开始散去,一个,…  相似文献   

16.
提起《逆江而上——平鑫涛自传》的作者平鑫涛,不少读者都生疏的很,倘若说他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丈夫,那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全球的华人只有两种人,一种人知道或是听说过琼瑶,另一种人则从来不知道琼瑶。即便是在台湾读者圈中,也很少有人会把琼瑶称为“平太太”的,倒是平鑫涛每每被称为“琼瑶先生”。其实,从半个世纪前年创办《皇冠》杂志开始,平鑫涛就建树起了自己的皇冠文化王国,推介了张爱玲、琼瑶、三毛等一大批著名作家,在台湾出版界堪称业中翘楚。近年来所有风靡一时的琼瑶剧,总制片人都是平鑫涛。2005年新…  相似文献   

17.
不要惊慌     
七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开车带着全家在高速公路上兜风,孩子们都坐在后座上。突然,妻子在车内发现了一只蜜蜂,于是一场恐慌随之而来。“这儿有一只蜜蜂!”派格几乎尖叫起来,“快停车!”但我当时的感觉是,与其让车在慌乱中乱撞,还不如让我们每个人都被蜜蜂蜇一下。“把车窗摇下来,”我说,“也许它会离开。”“快停车!”派格仍然坚持着,已经  相似文献   

18.
’98法国世界杯指定产品———韩国泡菜,对韩国人来说,它不仅是一种食品,而且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以至有句“没有泡菜,吃饭没味”之熟语。从大人到小孩,从总统到百姓,泡菜是韩国人每天餐桌上的必备之物,须臾不可离开。来到韩国,我就被泡菜包围了。大街小巷,地铁站,更不用说超市上,都可以买到盒装或袋装的泡菜。去普通饭店吃饭,除正餐外,全是不重样的泡菜。在韩国饭店,先上来的必定是小碟盛着的花花绿绿,酸辣爽口的各式泡菜,每一种差不多吃一口就没有了。但是,别急,当你汔完一种泡菜叫添时,端来的就不是一小碟,而是一大…  相似文献   

19.
笑画集锦     
瞎子吃鱼有个姓张的瞎子与姓李的瞎子,合伙买了一条鲤鱼。他俩谁都不会做鱼,只是在锅里倒上水,放点盐,就把鱼放进锅里烧起来。岂料,鲤鱼蹦出锅外,他俩也没有察觉。煮了好一会儿,两人便你一碗、我一碗地品尝起来,竟异口同声地说:“好鲜美的鱼汤呀!”有旁观者告诉他们说:“鱼并未扔进锅里呀。”两人听了一楞,但接着竟双双合掌赞叹道:“亏得神明保佑,如果鱼在锅内,可得把人鲜死了。”合本做酒甲和乙商议着合本造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回答说:“米都由我出,酒造成了,怎么算这笔帐?”甲振振有词地回答道:“我…  相似文献   

20.
话说交椅     
李国文 《海内与海外》2005,(1):56-57,51
早年读《水浒传》,常自问:“梁山泊里忠义堂上的交椅,究竟应该是怎么一回事?”深入地探讨一番,发现所谓的交椅,虽然不过是折叠椅或者马扎之类,但在中国,却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因为,它是一种有着久远历史的器物,更有甚者,它还是等级社会里体现地位的象征物。所以,人们常说的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的那个“把”字,其实与“手”并不搭界。确切地说,倒是与谁坐第一把椅子,谁坐第二把椅子的“把”字相关联。因此,在中国,这种交椅“情结”,也是弄得很多排排坐、吃果果的大人先生们,辗转反侧,不安于位,上下左右,坐卧不宁,甚至成为性命交关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