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其能否象一般有形财产一样为几个权利人所共有以及共有的形式、共有人的权利义务等问题,已是目前实践中迫切要求回答的问题。现作一初步探讨。一、专利权可以共有的法律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八条规定:“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专利权也是财产权,自然亦应允许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我国专利法第八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协作或者一个单位接  相似文献   

2.
共有指某项财产属于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所有。共有的主体可以是法人和公民。共有按其内容划分,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即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即共有人对共有财产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与有形财产的共有相比,有其独有的特征。一、专利共有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3.
已修正的中国<专利法>规定了共有专利权这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分析共有专利权条款的基础上,介绍了分配利益的几种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对共有专利权的规定,提出协商和起草共同研发协议或者共同合作协议时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专利权投资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专利权投资,即将专利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转化为产业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知识资本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权属于无形资产,其作为投资手段比用有形资产投资更具复杂性,本文拟从法律的角度研讨专利权投资中需要规范的几个问题。 一、专利权投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专利权投资的可行性 专利权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手段转化为产业资本,是由其权利属性决定的。专利权属于无形财产权,具有知识产权的共性。一方面,专利权是“财产权”,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专利技术的实施可以为权利人带来预期的经…  相似文献   

5.
专利权共有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对专利权共享所有权。它应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协议形成。一般来说,可能产生的专利权共有情况有以下几种: 1.共同完成发明创造。根据《专利法》第8条的规定,“两个单位协作或者一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双方没有协议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单位所有或持有”。这条规定意味着因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所产生的权利,除非有相反的协定,应由完成单位共有。那么对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合作完成的发明是否也可以形成专利权共有呢?专利法没有有关条文,但是后来颁布的《技术合同法》填补了这个空白,《技术合同法》第32条规定,合作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合同另外约定外,  相似文献   

6.
试论专利权共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理 《科技与法律》2009,78(2):92-95
业界广为关注的“专利池”问题涉及专利权共有制度。此前,我国专利法在这方面并无具体规范。有必要运用传统民法理论,借鉴物权共有制度系,尝试探讨专利权共有的概念、规范等,以推动专利权共有制度的理论构建。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对此已有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专利共有制度述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专利共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案例进行梳理,从技术共有的立法缺陷、共有专利申请的提出、共有专利权的权益处分、共有专利的实施与许可以及相关的行政和诉讼程序等方面,揭示出中国现阶段专利权共有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专利共有制度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专利共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案例进行梳理,从技术共有的立法缺陷、共有专利申请的提出、共有专利权的权益处分、共有专利的实施与许可以及相关的行政和诉讼程序等方面,揭示出中国现阶段专利权共有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科技产业由于研发投入日渐增长,企业间为降低投资风险且达到合纵连横之目的,盛行所谓共同开发(Joint-Development;CoDevelopment)的模式。在实务上,这种共同开发契约常约定未来产生的专利权由共同开发的双方共有(Co-Owner)并共同提出申请,在假设此种合约的准据法为我国台湾地区法律的前提下,这种知识产权共有的模式会衍生诸多法律与商业问题,亟待讨论和厘清。具体而言,可以从商业面(特别是经济分析)与法律面分别切入。法律层面上,宜将专利权共有定性为民法上的分别共有之一种特殊类型,并区别应有部分与共有之专利,二者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法律问题,如现行法并未规定应有部分得否授权他人之问题,而专利共有与职务发明极易产生冲突。经济层面上,一般认为共有专利为少数共有人对某技术市场之垄断,故符合经济学上所谓"寡占"(Oligopoly)之定义,通过交易成本、赛局理论与公共财的悲剧等理论加以分析,结论上大多得出共有专利易于破局此一悲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首先应弄清什么是专利权?怎样才算构成专利侵权?专利权,是指由国家主管专利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一种专有权利。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排他性和时间性、地域性。专利侵权,是指受我国专利法保护的有效专利权遭到某种违法行为的侵害。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有实施权的侵权,一种是对标记权的侵权。专有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独占实施其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的专利无效制度相比,美国的专利无效制度是多元化的,包括多种无效专利权的方式。在美国,无效专利权采用双轨制,既可以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也可以通过法院提起专利权无效诉讼。一、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在美国,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包括两种方式:单方再审制度(Ex Parte Reexamination)和双方再审制度(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从字面上讲,两个制度的区别在于:单方再审是对专利权存在争议的双方中的一方参与的再审;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利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诸要素构成。专利权的权利主体是依法取得专利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客体是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权利内  相似文献   

13.
专利权是指一个国家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时期内对该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把人类知识创造的成果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加以保护。国家授予专利权的目的在于使专利权人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最终使整个社会丰富知识财产的内容。专利法赋予专利权这样两种性质:一、  相似文献   

14.
非法使用他人技术秘密完成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规则需基于“使用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类型分别确定。非法使用人直接使用他人技术秘密完成之发明创造系由他人技术秘密直接转化而来,技术秘密权利人可通过变更专利权权属的方式要求非法使用人返还其无形财产。非法使用人根据他人技术秘密调整、优化、改进自身技术方案后完成之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皆由非法使用人创造性地贡献之,故其专利权应归属于非法使用人。非法使用人对技术秘密进行修改、改进后完成之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尽管由非法使用人与技术秘密权利人共同贡献,但由于双方缺乏能够形成专利权共有关系的法律或事实依据,故其不能由双方共有。此时,专利权权属可由非法使用人主张,技术秘密权利人可主张先用权抗辩。  相似文献   

15.
专利权作价入股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公司立法中都肯定了专利权可以作为公司设立时的一种出资形式,但是却都没有针对专利权的特殊性作出可资操作的规定。由于公司法在股份结构方面的规定只是指导性的,一个公司在设立时所采取的股份认购和分派方式完全由发起人来选择,面对专利权这样一种新的资本形式,由于其价值的不确定性和使用专利技术的风险性,使得企图以其专利权作价入股的专利权人和其它以货币资本作为股权对价的股东在股份比例的分配乃至利润的分配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由于公司的资本构成实  相似文献   

16.
关于禁止重复授予专利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2003年,由于舒某所提的同一名称两份专利申请先后被授予实用新型和发明两项专利权,在实用新型专利权期满终止后授予的发明专利权被二审法院认定为重复授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关于禁止重复授权问题的讨论。据报道,舒某于1991年2月7日向专利局提出一份以“一种高效节能双层炉排反烧锅炉”为名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于1992年2月26日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专利号为91211222.0)。在该授权公告以前不久,舒某又于1992年2月22日提出一份同一名称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局经审查后发现舒某的前一申请已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并且该专利权已…  相似文献   

17.
法国法上的专利权仅是一种权利推定,专利权的有效性认定直接由法院主管.具有专属管辖权的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一般规则,独立于行政机关对专利权的有效性进行认定.无效之诉的原告必须是利害关系人,被告只能是专利权所有人.无效之诉可以单独提起,也可以作为反诉提起,专利权的效力瑕疵还可以作为侵权抗辩的事由.专利无效之诉中技术问题的处理服务于法律问题的解决.专利无效判决具有绝对效力和追溯效力.对于法治基本原则的遵守和对法制体系化的重视在法国专利无效程序设计中得到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8.
谈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郭景才,王朋一、判定被指控产品或方法是否构成侵权问题判定被指控的产品或方法是否构成了侵权,是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关键。专利权从客观的形态上可分为方法专利权和产品专利权。方法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产品专利权,一般表现为被指控的...  相似文献   

19.
国际申请程序是由《专利合作条约》规定的一种申请专利的途径。《专利合作条约》(下称条约)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下称巴黎公约)下属的专门性国际条约,于1970年6月19日由35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由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辖,现有缔约国50个,美、日、英、法、德、俄等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其中。专利权作为财产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地域性。就是说,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在该国  相似文献   

20.
专利权是由国家专利局按法定程序审查后批准授予的一种独占权。但由于在专利局审查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严格的审查。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专利法条件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现象。为避免公众受到这些“专利权”的约束,各国专利法都设置了“专利权宣告无效程序”,旨在维护社会利益。我国《专利法》第48条规定:“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专利权授予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复杂的法律问题也随着专利权无效请求案件的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