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墨 《党政论坛》2014,(18):21-21
自从一战后经济制裁正式登上国际外交舞台以来,美国逐步成长为“制裁帝国”。据统计,在1914年至2000年的174例经济制裁案例中,美国参与的有109次,占比高达63%。在此过程中,经济制裁案例曾呈现“爆炸式”增长。经济制裁的形式也从以贸易禁运、经济封锁为特征的全面制裁,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美国运用经济制裁这个武器是越来越频繁了。但制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性的一种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多属政治性。前一种只是吓唬吓唬人,没有实施过,因为对方往往有以牙还牙的能力,后一种则是经常用的,目的在于搞垮对方,但迄今没有成功的例子,相反,越来越不得人心。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岁月无情,联合国对伊拉克的 制裁从今年8月6日起进入 了第11个年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制裁下饱受煎熬的伊拉克人民给予同情,对美英企图通过制裁来维护其在海湾的私利极为不满,并纷纷表示支持早日结束制裁。伊拉克曾将1997年定为“解除制裁年”,结果未能如愿。伊拉克在对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取消对伊制裁失去希望的同时,在今年掀起了反制裁的高潮。 伊拉克同联合国制裁全力抗争,靠的是手中的一张“王牌”,那就是储藏量居世界第二位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就是靠这张“王牌’大力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此举不仅带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制裁伊朗能够奏效吗?本刊特约记者徐长银华盛顿专电美国白宫5月8日发表声明宣布,克林顿总统已于7日晚签了一项行政命令,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这项命令将于30天后开始生效,它将禁止美国人或美国公司与伊朗进行货物、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一切贸易往来以及为这...  相似文献   

5.
美国霸权主义的突出特点是,除了在军事上对别 国动用武力外,还在经济上动辄对别国实行制 裁。据美国总统出口委员会统计,在过去80年里,美国总共给别国实行了120次制裁,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克林顿政府上台以后实行的。用美国记者的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像美国这样热衷于制裁,几乎凡是世界上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美国的制裁。这表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制裁别国次数最多并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遭受美国制裁的国家遍布世界各大洲。有一些被美国指为搞“恐怖主义”的国家,有一些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的国家,还有一些是美国的邻国和盟…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3,(20)
事件 5月9日,美国、英国、西班牙3国在安理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联合提交工一份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取消除武器禁运外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所有制裁。 法国、德国、波兰3国领导人9日在波兰的弗罗漠瓦夫举行“魏玛三角”会晤,协调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美国财政部20日宣布,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头目阿卜杜勒·哈克(又名买买提明·买买提)确定为金融制裁对象。据悉,虽然2002年“东伊运”已经上了美国国务院的制裁名单,但此次是美国政府首次表态对该组织的个人实行实质性的制裁。  相似文献   

8.
春江 《瞭望》1996,(34)
8月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旨在强化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此举一出,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短短几天内抗议之声如雪崩潮涌,铺天盖地而来。就连“山姆大叔”的西方盟友也抑制不住满腔愤慨。有的甚至扬言要以牙还牙,采取报复措施。一时间,自诩为“世界第一”的美国陷入了千夫所指,茕茕孑立的狼狈境地。 人们不会忘记,今年3月,美国在颁布了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之后,也曾  相似文献   

9.
巴黎专电 去年6月北京事件之后,法国同西方其他一些国家一起对中国采取了“经济制裁”。但事实表明,这种“制裁”丝毫没有动摇中国政府和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立场,相反,法国企业的经济利益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制裁”既不得人心,也少见成效。密切关注中法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注意到,打破“经济制裁”、推动双边的互利合作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1)
克林顿宣布对古巴实施报复性制裁 美国总统克林顿2月26日在白宫宣布将对古巴实施一系列报复性制裁措施,以示对古巴24日击落两架美国飞机的“惩罚”。制裁措施包括无限期中断从美  相似文献   

11.
日美两国7月底在华盛顿举行副部长级谈判,重点讨论日本政府采购美国电讯设备和医疗器械问题,谈判破裂,美方宣布,如果在今后60天以内的协商中得不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美国有可能根据贸易法“政府采购条款”,于今年9月末对日进行贸易制裁,即征收惩罚性高关税.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了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引起包括欧洲联盟成员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应,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政府严厉谴责这一法案,欧盟15国8日对美国顽固实施达马托法正式提出强烈抗议。这是欧美就赫-伯法发生争执后,在贸易制裁问题上的再次交锋。  相似文献   

13.
晓棠 《瞭望》2008,(29)
穆加贝开始新任期,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穆加贝以84岁高龄连选连任津巴布韦总统,并于6月30日宣誓就职。而一直试图对津巴布韦政局施压的美国,在大选刚一结束就表示抗议,并迅速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制裁草案。内容包括对津巴布韦实行武器禁运,对穆加贝及其11名高级助手实行禁止旅行和资产冻结  相似文献   

14.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朝核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9):38-39
朝核试验后,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严厉谴责了朝鲜的挑衅行为,并拟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和拦截朝鲜的船只。从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官员的言行分析,美国仍将会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诸如政治孤立、经济制裁、贸易禁运和军事封锁,促使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将会依靠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大对朝鲜的制裁力度,但不会对朝鲜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15.
美国众议院7月20日以多数票通过了解除对古巴的食品和药品禁运以及允许美国公民自由前往古巴旅游的两项提案。此前,美国经济学家科尔曼和斯坦普斯受美国国会的派遣于7月16日前往古巴,调查和了解美国经济封锁给古巴造成的影响。这是美国对古问题上两个引人注目的举动。它表明,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美国当局已经开始反省对古政策;意识到制裁和封锁的政策不得人心,既害人也与己不利。 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古巴是世界上敢于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说“不”,并与其直接相对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获得…  相似文献   

16.
西方公司盯上利比亚石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 《瞭望》2006,(18)
随着国际社会取消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利比亚石油市场开始出现群雄割据局面。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争先恐后,纷纷打入利比亚,分割油田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7.
6月2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日美汽车贸易谈判在美国即将实施对日制裁的最后关头达成协议,美国暂且取消对日制裁,日本撤回向世贸组织的起诉,日美关于航空领域的谈判也将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从而再次避免了双方的贸易战。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坎特称,该协议是“一项历史性协议”。但从协议内容及今后发展前景看,这次协议只是使日美贸易争端得到缓和,而远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次双方争执的焦点是,美方要求日方将今后扩大从国外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具体“数值指标”写入协议,但日方坚决不肯。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在克林顿总统“远程督战” 下,始终摆出一副日本  相似文献   

18.
孔凡玉 《学理论》2012,(11):101-102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规定"依法实施社区矫正"。至此,"社区矫正"一词首次写进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中。而社区矫正体制中设置的中间制裁开始于美国的20世纪的80年代。以美国为视角,探讨非居住式中间制裁的主要形式,以期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行为可能触犯了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但其首先触犯的是商事法律,破坏的是正常的商事秩序,因此,其首先要承担的应是商事责任,应受到商事法律制裁.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是商人群体私权利,对商业贿赂的惩治不能完全以民事责任取代商事责任,以民事制裁替代商事制裁.法律在对商业贿赂行为予以刑事、行政和民事制裁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商事制裁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江康 《党政论坛》2012,(6):55-55
从1989年6月5日至7月中,美国、日本、欧共体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相继发表声明,宣布对中国进行制裁,中止双方领导层的互访。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宣布取消或推迟原定的对华访问。霎时间,乌云翻滚,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中国外交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