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水,生命之源。"天下黄河富宁夏",九曲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浇灌出了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又因极度缺水而上了联合国"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名单。宁夏全区有11个县(区)、68个乡镇位于全  相似文献   

2.
杨春梅 《共产党人》2012,(20):30-31
"西海固"是许久以来对宁夏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西"即指西吉县。西吉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地理位置偏远,资源较为匮乏,经济发展缓慢,多少年来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路是致富的命门",只有通过招商引资这条"路"才能实现西吉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雄心勃勃的投资人无可选择地沿着蜿蜒崎岖的山梁攀岩而下后,大多都失望地摇摇头,无奈地走了。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挡住西吉  相似文献   

3.
宁夏是唯一全域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因黄河而名、因黄河而盛、因黄河而富。在历史上,黄河蕴涵了早期人类在宁夏的活动和农业萌芽,滋生了享誉世界的引黄古灌区灌溉工程,孕育了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繁荣了古代宁夏的水运交通商贸,留下了以岩画、长城、西夏文物为典型代表的优秀地域文化的遗产,呈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兼容性的特点,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独特地域历史文化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领导宁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中,宁夏立足黄河文化禀赋,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伟大号召,一代接着一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8,(16):35-37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全县总人口47.9万,其中农业人口44.2万,占总人口的92%。回族人口26.3万,占总人口的54.8%。“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然而,居于“西海固”之首的西吉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吉县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相似文献   

5.
彭阳行     
孙玉虹 《共产党人》2010,(20):53-54
宁夏彭阳县是革命老区西海固最边缘的一个县,是中央党建领导小组秘书组党建工作联系点。想到彭阳去看一看不是慕名她"贫瘠甲天下"的传闻,而是源于一组反映彭阳风光的照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7,(16):4-7
固原的发展稳定关系宁夏的大局,西海固人民的生活牵挂着党中央的心。自治区党委、政府多年来把西海固的发展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给予大力支持。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先后两次召开固原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水利,是农业之命脉,发展之支撑,民生之保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宁夏治水兴水成果丰硕:全区水利投资超过50亿元,为解决"西海固"地区110多万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宁夏被授予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银川市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水利事业继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杨丽卿一路风尘,从南方繁华的福建省来到宁夏,挂职担任宁夏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临行前的杨丽卿对西海固有了初步了解,这里十年九旱,缺水少雨,荒山秃岭,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当地人常常为生存而无奈叹息。她作为队长同其他8名挂职干部一样,感到肩上的压力很重……  相似文献   

9.
放眼西海固     
上世纪70年代初,西海固连续三年大旱,方圆千里山干草枯,当救灾的水车一到,只见牛羊追、飞鸟随,人、畜、禽争水喝。西海固,是指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的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原州区,以及中卫市的海原县和吴忠市的盐池县、  相似文献   

10.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写下的辉煌篇章。这里也是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歌唱艺术"花儿"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孕育出了闻名中国文坛的"西海固作家群";首部回族原创舞剧《月上贺兰》、话剧《农机站长》、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首部回族花儿剧《大山的女儿》,响誉国内;这里还有一处全国最大的"中华回乡文化园",有世间唯一的西夏文明遗存和独具塞上风情的华夏西部影视城……作为中国内陆最小的省区,宁夏无论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位居全国后列。文化事业同样底子薄、欠账多、资金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条件下,宁夏的大文化为何会做得有声有色,最近,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对此进行了系列调研。  相似文献   

11.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08,(17):88-89
上世纪70年代初,西海固连续三年大旱,方圆千里山干草枯,当救灾的水车一到,只见牛羊追、飞鸟随,人、畜、禽争水喝。 西海固,是指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的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原州区,以及中卫市的海原县和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等8个贫困县(区)。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一场上下联动、协调有序、步调一致的文化扶贫"大合唱"。对标中宣部要求,宁夏从自治区到各市、县(区)、乡、村思想认识到位,执行坚决有力,统筹资金使用"多渠道来水,一个龙头出水",严格执行"七个一"的标准,项目建设"统齐来抓,分开来做",各级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解决了宁夏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过去想办而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初期,林乎加临危受命,在两年之内接连主政上海、天津、北京,都是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被戏称为"灭火队员"。此后,他调任农业部,贡献卓著。他是改革开放后扶贫事业的开拓者。1982年夏,国务院负责人在新疆与林乎加等谈话,要他们认真搞一个扶贫规划。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指示, 1982年12月,"三西"地区(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林乎加担任组长,并提出思路:兴河  相似文献   

14.
1949年9月下旬,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马鸿奎政权迅速瓦解。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及宁夏省人民政府的成立,揭开了宁夏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政权建设与运行的时代新篇章。自此,宁夏以崭新的面貌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人民宁夏"新生期的历程。《宁夏政报》于1950年3月由宁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辑创办,1954年因宁夏省撤销而停刊。《宁夏政报》作为"人民宁夏"新生期的政  相似文献   

15.
章立  周爱群 《共产党人》2012,(13):19-20
正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宁夏的西海固"贫瘠甲天下"。但记者走进海原县三河镇六窑村,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沿清水河并行的柏油路横贯南北,就像一条丝带,将全村13个组"串"在一起。柏油路两侧,幢幢砖房沿路排开,砖房前后,枸杞树成块连片,枝头爬满了新绿,间或可看到白色的拱棚,静静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走上村子东部的产业路放眼望去,路的西侧,一行行待干的砖坯,一眼望不到头;路的东侧,砖厂一家挨着一家,砖窑烟囱中喷涌而出的浓烟、砖厂里的机器声、产业路上不时通过的运砖车的轰鸣声,生  相似文献   

16.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原州、彭阳、泾源、隆德、同心、盐池八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这里的许多群众一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志洪 《共产党人》2007,(14):42-45
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宁夏文化"大蓬车"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宁夏文化‘大篷车’几十年如一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紧跟时代步伐,讴歌时代精神,堪为文化战线一面旗帜。希望宁夏话剧团继续发扬‘大篷车’精神,永远扎根宁夏山川,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的贡献。"刘云山的重要批示既是对宁夏文化"大篷车"精神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宁夏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殷切勉励和更新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宁夏宣传文化工作的前进方向。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刘云山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也为了更好地在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大力弘扬"大篷车"精神,推动宁夏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特约了"大篷车"创始人、宁夏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志洪为本刊撰写了以下文章。文章真诚感人地讲述了"大篷车"的起始及发展历程,以供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18.
鲁忠慧 《共产党人》2011,(13):26-28
<正>宁夏文化"走出去"是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是宁夏文化实现国家级传播、世界级传播的必由之路。一、宁夏文化"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自治区为实现"小省区办大文化"的目标,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回族文化资源,生产自治区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探索与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2,(15):24
"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走进宁夏7月28日晚8时,"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同时也拉开了该项文化下基层活动走进宁夏的序幕。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国家民委于2010年启动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乡活动,旨在通过送戏、送书、送医等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成就,并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此次由国家民委  相似文献   

20.
赵小平  艾琳 《共产党人》2007,(20):46-47
谈到西部,人们常会想到大漠戈壁、飞沙走石的景象。可是当我们来到位于西部"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时,却看到这里树青草绿,山花烂漫。更令人鼓舞的是,近些年来,生活在西海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根据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