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利权是一种与公共福利制度,主要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关联的权利,是一种接受福利利益或援助的权利。福利权是行政给付的主要义务来源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权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权利要求之间的竞争格局凸显,权利诉求的时效性也在增强,这些都对我国给付行政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当更加关注作为过程的行政,增强行政法的回应性,丰富行政行为的手段,创新管制方式,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建立纳税人诉讼,使我国给付行政的发展适应福利权保障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一、蚌埠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主要做法(一)注重总体设计,构建三级权力清单制度2014年10月27日,蚌埠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市级职权清理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方位启动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工作。行政权力清理的范围涉及53个部门,职权事项包括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规划及其他权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民法尚未引入不法原因给付制度,解决类似的问题主要是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但由此可能会带来许多问题。应当引进原因理论,确立不法原因给付的构成要件,并考虑我国整体法律制度,规定不法原因给付的特殊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8月1日,山东省召幵全省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I:作电视会议。会议对推彳r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10月份全省各市县全面启动,按照省政府近曰出台的《关于在全省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要求,严格认定标准,不能随意扩大范III。纳入清单范围的包括10类行政权力事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  相似文献   

5.
<正>全省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会议之后,聊城市迅速行动,精心谋划,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市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确保"省市县同步,一体化推进"。全市70家单位自查上报了5029项行政权力,通过清理,拟保留行政权力4298项,其中行政审批234项,行政处罚2724项,行政强制160项,行政征收40项,行政给付27项,行政裁决17项,行政确认76项,行政奖励22项,行政监督277项,其他权力721项。  相似文献   

6.
行政补偿是现代法治国家规制国家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反思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缺陷,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逐渐从"防范国家权力"的干预行政模式之下迈向了"通过国家的权力,向国家要求权利"的给付行政模式。正是由于行政模式的转变,现行行政诉讼法已经不能应对给付行政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受案范围过窄、诉权保护期限的功能缺失和原告承担证明责任的范围狭小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一整套行政救济制度,包括完整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行政复议条例》也被《行政复议法》所取代,但在实践中现行的行政救济制度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监察是行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行政机构制定的行政决策能否有效地予以执行的有力保证。行政活动如果缺少了行政监察这一环节,就很难做到快速行政、有效行政。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监察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政救助是指行政主体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权益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给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律关于行政救助的规定尚不甚发达,在实践中不时地发生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从一个案出发,结合中外相关理论及法律规定,仅就行政救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粗浅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行政救助是指行政主体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权益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给付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法律关于行政救助的规定尚不不甚发达,在实践中不时地发生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本文从一个案出发,结合中外相关理论及法律规定,仅就行政救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粗浅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正德 《探索》2001,(5):124-129
文章从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证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结合社会调查,考察了全国和重庆建立低保制度的现实状况以及重庆的特殊问题,并基于"行政给付法律关系"的理念和社会保障的整体高度,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等4条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历史制度主义作为一个制度分析理论,它既是历史的,也是制度的。对行政决策过程附以民主的理念能为行政权力运行的技术层面的操作提供正确的方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历时性分析,我们发现制度的变迁存在着难以避免的路径依赖,这成为制约我国行政决策民主的障碍;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共时性角度分析,制度同行性的压力使得行政决策的民主化难题有了突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实施行政问责制的根本目的,是约束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使其更好地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由于行政问责制在我国推行的时间很短,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权责不清,范围狭窄,配套制度及程序不完善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要强化异体监督,严格职责划分,明确行政问责的范围,加强行政问责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前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项改革也必然会对未来政府执行体制的制度创新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行政执行体制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实施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上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决策中的听证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证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而作出影响行政相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决定前,就有关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在我国,行政决策引入听证制度有其充分的法理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听证会不是决策会,不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听证事项进行决断。目前,我国在行政决策领域引入听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人们在多方面作出努力,从而使听证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规制缓和的行政改革,经过多年的发展,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改革的社会成效显著。分析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及其特征,并比较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是很有意义的。一、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日本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规制缓和的改革中。在日本,行政审批制度以特许、许可、认可等多种形式存在,是社会性规制与经济性规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政府主导型国家,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时候采取政府全面干预的模式,有…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控制我国的行政成本上升?在诸多对策中,制度建设无疑是最重要的。本文从行政制度和行政体制两个方面对控制我国行政成本上升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柯伟 《兵团党校学报》2007,105(2):44-46
本文论述了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并不是替代行政机关作出决策,而是为了促成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使行政决策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当前我国行政决策中公共参与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决定中无法吸纳公众的意见,在我国要真正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就必须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