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疫苗生产。本试验用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牛血清培养BHK-21细胞系,定期检测细胞的生长速率、形态、微生物污染及染色体变化等指标,以明确生产生物制品所用细胞的选择标准,进一步提高疫苗质量。(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BHK-21细胞系:代号Ⅰ、Ⅱ、Ⅲ,其中Ⅰ、Ⅱ分别于1986年、1987年由中国兽药监察所购回,Ⅲ为1988年本所疫苗车间提供。  相似文献   

2.
分别表达了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 6种重组蛋白,以不同组合分组免疫小鼠,分别以APP1型菌(5×109CFU)和APP7型菌(1×1011CFU)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试验Ⅱ组(rApxⅠ rApxⅡ rApxⅢ rOMP)的APXⅠ抗体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及对APP1和APP7型菌的保护效果均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Ⅰ组(灭活疫苗)、Ⅲ组(rApxⅠ rApxⅡ rApxⅢ rApxⅣ)、Ⅳ组(rApxⅠ rApxⅡ rApxⅢ rApf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均显著低于试验Ⅱ组;APXⅠ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与攻毒保护率呈正相关。证实rApxⅠ rApxⅡ rApxⅢ rOMP组免疫效果最好,可对2个血清型APP的攻击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将60只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组,分别注射含0、0.1、0.5和1.0 mg抗脂肪细胞膜蛋白抗体的生理盐水1.0 m L,注射后第0、1、2、3、4周分别测定血清中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结果表明,注射抗体后各组CHO、TG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Ⅱ、Ⅲ和Ⅳ组CHO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TG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Ⅱ、Ⅳ组HDL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第Ⅲ组则有相反趋势,各个时段Ⅱ、Ⅲ和Ⅳ均高于Ⅰ组,且Ⅱ、Ⅲ组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Ⅰ、Ⅱ组LDL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Ⅲ、Ⅳ组与其相反,Ⅱ、Ⅲ和Ⅳ组均高于Ⅰ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抗脂肪细胞膜蛋白抗体注射剂量显著影响实验性肥胖大鼠血清CHO、TG、HDL含量。  相似文献   

4.
将 1日龄艾维茵肉鸡雏 2 0 0只随机分为 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Ⅳ组为试验组 ,分别饲喂不同日粮 ,Ⅰ组 :基础日粮 (含Zn 10 0mg/kg) ,Ⅱ组 :基础日粮 Zn 1 4 0 0mg/kg ,Ⅲ组 :基础日粮 Zn 1 90 0mg/kg ,Ⅳ组 :基础日粮 Zn 2 4 0 0mg/kg ,试验期为 7周。结果发现 ,日粮高锌可导致雏鸡红细胞C3bRR花环率降低 ,ICR花环率升高。Ⅱ、Ⅲ、Ⅳ组C3bR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下降 (P <0 .0 1) ,Ⅲ、Ⅳ组第 5和 7周龄时也极显著低于Ⅰ组。Ⅳ组IC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5 ) ,Ⅱ、Ⅲ组ICR花环率也有所升高 ,但与对照组比较 ,仅Ⅱ组于 5周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非同窝试验对照中,Ⅰ、Ⅱ、Ⅲ组死亡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19.4%,62.8%和20.8%;Ⅰ、Ⅱ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3.2g和41.2g。同窝试验对照中,Ⅰ、Ⅱ组 分别比对照组日增重高42.9g和41.8g。  相似文献   

6.
将120只52周龄的海兰白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Ⅰ~Ⅲ组为试验组,第Ⅳ组为对照组.Ⅰ~Ⅲ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Ⅰ~Ⅲ号中药方剂的饲料,Ⅳ组只喂基础日粮,饲喂6周后,观察Ⅰ~Ⅲ号中药方剂对蛋鸡抗氧化作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26.24%和14.63%(P<0.01);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升高39.16%和36.25%(P<0.01);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28.75%和15.26%(P<0.01),且心、肝、肾组织中SOD、GSH-Px活力、MDA含量也有一定变化.Ⅰ、Ⅱ组鸡的产蛋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68%和11.35%(P<0.01).结果表明,Ⅰ、Ⅱ号中药方剂可以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和生产性能,而Ⅲ号方剂在所测诸项指标方面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锌和维生素A对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75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均饲喂基础日粮。其中Ⅰ组和Ⅴ组不添加锌和维生素A,Ⅱ组以饮水方式添加锌(38.5μmol/mL),Ⅲ组以灌喂的方法添加维生素 A(400 IU/只),Ⅳ组添加锌和维生素 A,Ⅰ、Ⅱ、Ⅲ、Ⅳ组均在试验开始时灌喂小型隐孢子虫卵囊( 2.56×106/mL),Ⅴ组作为不接种对照。试验结果,Ⅱ、Ⅲ、Ⅳ组小鼠的粪便排卵量和排卵持续时间分别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试验的第 2 周和试验结束时,Ⅱ、Ⅲ、Ⅳ组小鼠血液中CD4、CD8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表明,锌和维生素A均能够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隐孢子虫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中草药为主要添加剂的两种配方饲料对育肥猪的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将30只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Ⅰ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中草药组方A)、试验Ⅱ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中草药组方B),饲喂90 d后采血,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抗氧化酶...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1日龄罗曼肉鸡,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喂以Zn含量不同的半合成日粮,基础日粮以淀粉和蛋清为主。含锌量Ⅰ组为9ppm(缺锌纽)、Ⅱ组为24ppm、Ⅲ组为69ppm(对照组)。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长鸡缺锌时股骨骺软骨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Ⅰ组的原始软骨细胞层(即原发层,下同)极显著地薄于Ⅱ、Ⅲ组(P<0.01)(0.23、2.56、3.97μ),而肥大区显著地厚于Ⅱ、Ⅲ组(P<0.05)(31.03、18.79和11.29μ)。Ⅰ、Ⅱ、Ⅲ组钙化区分别为9.71、8.69和7.65μ,骨化区厚度分别为18.23、77.96和108.61μ,Ⅰ组的骨化区显著地薄于Ⅱ、Ⅲ组(P<0.01)。三个组鸡股骨骺生长区总长分别为59.80、108.00和131.56μ。其结果证实:雏鸡锌缺乏时,原发层的细胞分裂受到抑制,肥大区软骨细胞的退行性变化受阻,进而影响矿化和成骨潜能的激活。致使雏鸡形成骨短粗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国内大型养鸡场开始试用气雾免疫进行鸡新城疫的预防,但都是采用Ⅱ系、Ⅲ系和Ⅳ系疫苗。Ⅰ系疫苗属于中发型疫苗,能否用于气雾免疫,其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如何,有待试验观察。为了适应养鸡业的新发展,我们于1984~1986年在西华县和郑州市对中、成鸡用JM—Ⅱ型医用气雾枪和DPS—1型免疫喷雾器进行了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接种试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选取 2 0只羯滩羊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5只。第Ⅰ组为对照组 ;第Ⅱ组绵羊每 2 0d肌肉注射 2 g/L亚硒酸钠溶液 ,2mL/只 ;第Ⅲ组绵羊每日口服 1g/LGe 132溶液 ,5 0mL/只 ;第Ⅳ组绵羊同时补充亚硒酸钠和Ge 132 ,方法和剂量同上 ,试验期为 2个月。在试验前和试验后第 10、2 0、30、4 0、5 0d采取血样 ,测定血浆GSH Px和SOD活力 ,在试验前和试验第 6 0d时称量各组绵羊体重。结果 ,第Ⅱ、Ⅲ、Ⅳ组绵羊血浆GSH Px活力明显高于第Ⅰ组 (P <0 .0 5或P <0 .0 1) ;第Ⅲ、Ⅳ组绵羊血浆SOD活力极显著高于第Ⅰ组 ;第Ⅳ组绵羊血浆GSH Px、SOD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第Ⅱ、Ⅲ组 ;第Ⅱ、Ⅲ、Ⅳ组绵羊的增重率分别比第Ⅰ组提高了 3.7%、1.8%和 5 .0 %。表明 ,锗、硒可提高绵羊血液抗氧化酶的活力 ,并能提高其增重率。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针对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色葡萄球菌、莫拉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炭疽芽胞杆菌和布氏杆菌的快速检测鉴定方法,提取上述6种菌的基因组DNA,然后以提取的DNA为模板,用16SrDNA的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PCR扩增。用17种内切酶,即AvaⅠ、BgⅡ、BamHⅠ、DraⅠ、EcoRⅠ、EcoRⅡ、HindⅢ、Hinf、HpaⅠ、PstⅠ、SmaⅠ、TaqⅠ、XbaⅠ、XmaⅠ、AluⅠ、XhoⅠ和PvuⅠ,分别对6种菌的16S rDNA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每种菌形成了特异的16S rDNA RFLP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对6种细菌进行准确的鉴定,适用于口岸动物皮毛中6种细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3.
Ⅲ型细菌性IgG Fc段受体(TypeⅢ bacterialFc receptorof IgG,简称FcR)是存在于链球菌C群和G群某些菌株细胞壁上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发生非特异结合的一种蛋白成分。目前已报道的能与人和不同动物IgGFc段发生反应的细菌性受体,除众所周知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外,在链球菌属已发现四种类型的Fc受体。一般将SPA称为Ⅰ型FcR,它来自富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国际上以Cow-anⅠ株作为标准菌株;Ⅱ型FcR来源于链球菌属A群的某些菌株;Ⅲ型FcR见于C、G群链球菌的某些菌株;Ⅳ型FcR存在于G群链球菌;V型FcR存在于兽疫链球菌中。最近,Chhotwal等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FM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一般呈大规模爆发,但有时也呈散发流行。其特点是专性危害偶蹄动物,表现为口及鼻孔外部粘膜、蹄叉及蹄冠上缘皮肤形成水泡和糜烂,也常见于乳头及猪的鼻镜部。临床上酷似水泡性口膜炎,猪水泡病和水泡疹。(一)病原及其分布 FMD病毒最早分离于1897年。分类学上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病毒中心是一条单股正链RNA,由约8000个碱基组成,具有感染性。病毒外壳为对称的二十面体蛋白。完整病毒直径约为23nm,沉降系数为146S。FMD病毒现有7个血清型,即O、A、C南非-Ⅰ(SAT-Ⅰ)、南非-Ⅱ(SAT-Ⅱ)、南非-Ⅲ(SAT-Ⅲ)和亚洲-Ⅰ型(Asia-Ⅰ)。用补体结  相似文献   

15.
将变异黄芪(Astraglus variabilis bunge)中毒的13只绵羊分3组进行了治疗试验,第Ⅰ组为实验性变异黄芪中毒病羊2只,第Ⅱ组为变异黄芪自然中毒病羊6只,第Ⅲ组为对照组包括实验性中毒病羊2只和自然中毒病羊3只.对试验Ⅰ组和Ⅱ组羊每日灌服复方芪草汤1剂,喂以青干草及红豆草,自由饮水和活动;对照组羊仅给以相同的饲草和饮水;对Ⅰ~Ⅲ组羊进行临床、实验室、心电图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Ⅰ组和Ⅱ组病羊在服药次日即表现出食欲增加,第5 d临床症状开始减轻,第8 d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趋向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钼致雄性小鼠的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及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周龄清洁级雄性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00、200、400 mg/L的钼,基础日粮相同,自由饮水,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束后剖杀并采集睾丸。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SOD、T-AOC、MDA、LDH活性或含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测定PI3K/AKT信号通路上PI3K、PTEN、AKT、Caspase-9、Bcl-2、Bax和Bad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SOD和T-AOC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Ⅱ组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Ⅲ、Ⅳ组LDH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Ⅱ、Ⅲ、Ⅳ组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PI3K、AKT、Bcl-2、Bad和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PTEN、Caspase-9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Ⅲ组Caspase-9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PI3K、AKT、Caspase-9、Bcl-2、Bad和Bax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TEN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PI3K、AKT、P-AKT、Caspase-9、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Ⅳ组PI3K、PTEN、AKT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l-2和Bad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本试验所设剂量钼均能导致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同时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相关信号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240羽1日龄固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饮水中分别添加0、100、200和400mg/L硼,研究了不同水平硼对1~6周龄鸡脾重量、器官指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Ⅱ、Ⅲ组2~6周龄鸡脾器官指数与脾重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同一周龄对照组;试验Ⅰ组1~2周龄脾发育受到轻微抑制,3~6周龄逐渐恢复并表现明显促生长作用,试验Ⅱ组脾组织结构变化与试验Ⅰ组相似,但早期发育明显不良,后期恢复较为缓慢,试验Ⅲ组1~2周龄牌发育严重不良,动脉周围淋巴鞘缺如或菲薄,脾小结难以见到或很小,椭球小,鞘毛细血管管腔狭窄;3~6周龄脾组织结构虽逐渐恢复,但明显不及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发育完善.证实,100 mg/L硼对鸡脾早期发育有轻微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其后期发育及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高剂量硼对鸡脾的发育及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有明显抑制甚至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3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对高铜引起的雏鸭脾的病理损伤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Ⅰ、Ⅱ组雏鸭的脾组织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明显,Ⅲ、Ⅳ、Ⅴ组脾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减少,电镜下,Ⅲ、Ⅳ、Ⅴ组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断裂甚至消失,核染色质积聚于核膜下呈环形或团块状;Ⅲ、Ⅳ、Ⅴ组脾的绝对重量、生长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Ⅲ、Ⅳ、Ⅴ组脾淋巴细胞的静止期延长,增殖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Ⅲ、Ⅳ、Ⅴ组脾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证实,日粮铜含量400~800 mg/kg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雏鸭脾的发育,导致雏鸭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以牛疱疹病毒Ⅰ型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gB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将以克隆质粒pGEM-T-gB为模板扩增的gBⅠ、gBⅡ和gBⅢ基因片段分别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经SDS-PAGE鉴定,gBⅠ、gBⅡ和gBⅢ基因片段在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以融合蛋白形式获得了表达。以磁化组氨酸蛋白纯化系统对融合蛋白纯化后,Western-blotting和ELISA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融合蛋白均与BHV-1标准阳性血清反应,可作为抗原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将隔离饲养至35日龄麻鸭90只分为3组,每只鸭分别感染包氏毛毕吸虫尾蚴70条,待粪检呈阳性后Ⅰ组和Ⅱ组分别按每只鸭投喂吡喹酮25 mg和丙硫苯咪唑30 mg,隔日再投药1次,Ⅲ组为感染不投药对照组.结果Ⅰ组鸭转阴率为96.67%,Ⅱ组鸭转阴率为7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鸭从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分别检出崩解虫体10条和237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