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学者从政,带来政坛新气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丽萍 《廉政瞭望》2005,(11):11-13
学者从政,从幽远的历史中走来,荡涤掉历史积淀的陈腐酸气,焕发着新世纪科学民主的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2.
微观     
《廉政瞭望》2013,(24):12-13
@贺卫方:学者的使命是真理,无论涉及历史研究,抑或政法言论,都应忠实于历史真相以及知识与思想的本来面目。与之不同,改革者却要讲求在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匹配,实现组织动员的策略,甚至打左转灯向右拐。学者言论应自由,官员决策重效果。学者硬充决策者,不仅失职.巨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在西方主要被看做一种政治单位与民族单位的同一性的诉求,既是一种文化类型,也是一种政治类型。民族主义或源于欧洲(欧洲学者),或源于美洲(个别美洲学者)。当代世界民族主义问题主要源于殖民历史及当代全球化。"民族自决"将随着殖民历史的终结而终结。  相似文献   

4.
加强理论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青年学者的历史使命,必须重视和解决好困扰青年学者履行历史责任的问题,重点是要增强青年学者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治学水平和学术修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探索和创新青年学者培养模式;引导青年学者关注现实问题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学术研究机制,引导青年学者学术研究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九江市,古称浔阳,历史上曾是一座读书成风、学者成林的文化名城。这里曾产生过名垂青史的大师级学者,文化渊源深深根植于九江人的血脉中。  相似文献   

6.
对历史的研究,往往要涉及到对历史的评价问题.如何审视政党的历史,进而评判政党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政治活动,以及内化在政党某些政治活动中的价值追求,受立场的左右,也受认识方法的影响.从事政党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长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政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进行评价.然而,有时,阶级分析方法也可能具有"反证"的功能.一些学者从新角度、用新方法,借用阶级分析方法的一些内容,可能会得出相异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国际性民族主义引人注目,学术界也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认识。 一、当前民族主义上升的原因 关于当前民族主义上升的原因,一些学者认为是历史根源,一些学者认为是现实中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多数人则认为,当前民族主义的上升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笫一,历史根源。历史上存在的复杂的民族矛盾为当前民族主义的上升提供了深层的土壤,历史上曾有过并且延续下来的教派之争也成为民族主义上升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的确,该书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石川祯浩下了很大功夫进行考证,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在中国研究中共历史的学者圈内早已不再成为问题。比如,当时《晨  相似文献   

9.
国外学者在对新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围绕着新中国创建的历史意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失误的根源、建国后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的评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性等问题,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理论解释。系统总结国外学者在上述问题上的研究并进行客观的评析,对于新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有一定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涵养学术,讲求的是学有所本,渊源有自。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代学者都把历史作为涵养学术的必修功课。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对历史最为重视的民族,将历史视为知得失、辨善恶、明是非的镜鉴。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