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去年,马来西亚的经济与对外贸易状况比前年有所好转。以不变价格计算,马来西亚的国内总产值增加了百分之八,而一九七八年为百分之七点三。国内风调雨顺,利于农作物生长,这在相当程度上对经济好转起了促进作用。 农业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据初步数字,一九七九年农业占国内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独立以来,其农业无论在创造国内总产值方面或在就业方面的作用都在不断缩小。在国内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一九六○年为百分之四,一九七一年为百分之二点三,一九七七年为百分之二,一九七八与一九七九年均为百分之一点六,一九八○年为百分之一点五,一九八一年为百分之一点三,一九八二年则为百分之一点一。由于农业工人转移到工业企业,在农业部门就业的人数逐渐减少,据一九八○年的人口调查,新  相似文献   

3.
过去二、三十年,新加坡和香港两地得到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几个发展中国家能够与之相比。结果,它们分别获得了“新加坡模式”和“香港模式”的称号。两地制造业的增长和制成品出口的推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九七九年,新加坡的制造业占国内总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四;而一九七七年,香港制造业占百分之二十四。一九七八年,新加坡和香港制造业的劳工分别占各该劳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点七和百分之三十九点七。制造业产量和净国内总产值的高增长率与伴随而来的低失业率也是这两个发展中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马来西亚决定从一九七○至九○年执行“新经济政策”。它是一九六九年在首都吉隆坡发生大规模排华暴动(在马来西亚历史上称为“五一三事件”,华人伤亡达数百人)之后开始执行,这是在政治、经济上对华人的一个大冲击。 这项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所谓“重组社会”。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占百分之四十六点八,华人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一,印度人占百分之九,达雅克人占百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殖民地时期,农业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产品占国民收入的大部分,同时也是出口的价值结构与商品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居民从事农业,以及林业与渔业。例如,一九三一年,农业部门占印尼经济自立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点二,在缅甸,农业人口占百分之六十九点六。战前时期,泰国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与农业有联系(四十年代后半期,全国百分之八十五点六  相似文献   

6.
椰子产品的生产对菲律宾经济具有巨大的意义。一九七八年全国的椰子种植面积达三百三十一万七千公顷,即占全部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二,而一九七○年只有一百八十八万四千公顷(占百分之二十一点一),一九七七年为二百六十四万七千公顷(占百分之二十二点七)。就种植面积来说,菲律宾的椰子仅次于稻谷。这一部门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对菲律宾的就业、出口与国内商品流通起决定作用。菲律宾的椰子产品占世界产量百分之六十和出口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种产品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译自莫斯科《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年出版的《东南亚国家的农业》一书。文中没有谈及新加坡农业,也避而不谈越南的农业情况。关于这点,作者在本书“前言”中说:“本书研究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农业。没有把新加坡共和国列入研究范围,因为农业在这个国家经济中所占份额微不足道(一九六○至一九六五年农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为百分之四点五至百分之六)。也没有分析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农业情况,因为越南早已是另一类型的国家”。原文援引的参考资料达三十多项,为节省篇幅起见,译文从略。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面临着殖民主义时代遗留的经济结构需根本改造的任务,在解决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菲律宾独立的头几年开始,进口就有其极重要作用。进口是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多种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重要的、又是唯一的来源。进口对国民总产值的比率说明,它在菲律宾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长。这一比率从一九五○年的百分之十三点三,增加到一九七七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八。 整个战后时期,菲律宾的进口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这是外汇稀缺和必须保护当地工业  相似文献   

9.
前言 近年来东南亚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同时仍然未能消除贫困,而面临着各种各样苦恼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就这些问题对东南亚的经济动向作一概观,并且考察日本的立场。 亚洲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居民达十九亿二千万人(一九七○年数字),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总产值为一百二十五美元,仅为先进地区的百分之五点九。本文主要以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市场不景气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萧条正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对外贸易产生不良影响。这个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由一九八○至八一年度(财政年度,从四月一日起)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五下降为一九八一至八二年度的百分之六点六,出口值为二百三十七亿一  相似文献   

11.
最近,泰国中央银行发表了一九八一年的泰国经济预测。根据此项预测材料,一九八一年泰国农业部门生产将继续有所增长,非农业部门的生产预计也将有所恢复。因此,一九八一年泰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百分之七左右,高于一九八○年的百分之六点四。农业部门是泰国经济的支柱,它占泰国出口收入百分之六十和解决就业人口的百分之七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九点六(根据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六日苏哈托总统的演说),在亚洲地区这是仅次于新加坡的百分之十点二的高经济增长率;由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加,一九八○年印度尼西亚的外汇储备额已经超过了七十亿美元。一九八一年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发更趋活跃,大型工程项目纷纷兴举:尿素工厂、石油精炼工厂、液化天然气厂、水力发电站、水泥厂等等。作为日本的出口市场,印度尼西亚来自日本的进口额已达七十亿美元,在一段短暂的期间内,印度尼西亚可能会成为日本最大的成套设备出口市场。 本文概述在印度尼西亚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一九八○年日本在印度尼西亚的企业投  相似文献   

13.
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菲律宾是糖蜜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一九七五——七六年度,菲律宾的糖蜜产量达到最高水平(一百零五万吨),但后来几年由于食糖减产,糖蜜的产量也随之减少了。一九七八——七九年度,糖蜜虽比上年度增产百分之八(由八十万八千吨增至八十七万三千吨),  相似文献   

14.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近十多年来,菲律宾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一九七八年,菲律宾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总产值估计为五百一十美元(世界银行)。一九七九年达到六百二十五美元,较之一九七八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点七。而一九六五年则仅为一百五十美元,一九七○年也不过为二百一十美元,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九年间的平均增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民侨居越南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期来,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的关系,华侨已成为越南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一九五二年的统计,华侨有一百五十万,其中百分之九十居住在越南南方,中部和北方只分别占百分之三点四和百分之六点六左右。华侨在全国人口总数中约占百分之五,仅次于占百分之八十五的京族。在这漫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缅甸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九七七——七八财政年度(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至一九七八年三月三十一日)的增长速度为百分之六点四,而一九七六——七七年度为百分之五点九,一九七五——七六年度则为百分之四点一。从一九六六——六七年度至一九七四——七五年度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据波兰统计总局报告,波兰1984年上半年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是沿着克服危机的道路前进的又一步。经济增长指标接近中央计划所规定的数字。某些实例还超过了计划指标,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收入方面。工业方面:固定价格平均增长总数达百分之四点八;加工部门的增长高于冶炼部门。市场产品的增长非常有活力。例如,轻工业增长百分之七点三;水材工业——百分之七点五;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面积六百一十六点三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三十四万九千人。主要民族有华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六)马来族(占百分之十五)和印度族(占百分之七)。其他民族约占百分之二。它在一八二四年以后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到一九五九年才成立自治邦,一九六三年并入马来西亚,一九六五年又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自成一国。 独立后的新加坡,满目疮痍,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失业问题严重,住房紧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落后,自然资源极端缺乏,甚至速吃水都要依赖邻国提供(注一),诸多消极  相似文献   

19.
访缅之前,我们了解到,缅甸的稻谷产量经过长期(一九七○至一九七七年)缓慢的增长(年增长率为百分之一点九)之后,从一九七八年至今,已迈出了一大步(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一年,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十点五)。缅甸的稻谷种植面积与我国相近(五百十一万公顷),自然条件与我国相差无几,但一九八一年的产量却达到了一千三百九十万吨,高于我国。因此,我们急欲了解缅甸朋友是怎样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的。  相似文献   

20.
总的情况 新加坡一九七九年的对外贸易总值为六百九十三亿元(新元,以下同),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二。如果除去价格的影响,一九七九年比一九七八年实质增长百分之十二。这年世界贸易增长百分之六。 一九七九年新加坡入口贸易总值为三百八十三亿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其中原油入口占入口总值的四分之一。所以,油价上涨是影响入口值增加的重要因素。原料及半加工成品的入口值占入口总值的四分之三。这反映了新加坡在工业发展方面继续需要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