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特大地震的震中和极重灾地区为我国唯一的羌族居住区,广大羌族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民族文化遗产损毁严重,抢救和保护我国古老、唯一、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羌族群众热切期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为了及时了解羌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2.
罗晓飞 《前沿》2012,(11):163-165
羌族是我国西南最古老的民族。羌族民居是羌族最古老的建筑艺术形式,是羌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包含的宗教信仰与自然崇拜思想是羌民族精神内涵在建筑文化中的体现。羌族民居建筑其独特的建造形式与空间布局反映了古羌人"人神共居"的宗教意识与住宅文化观念,是羌民族历史发展的无言史书。羌族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可谓是民族建筑艺术中的"奇葩",其形式美感和与现实生活的依存关系是羌族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与表现意味。  相似文献   

3.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艺术宝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地联系着羌族民众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四川省阿坝州羌族多声部民歌为对象,全面讨论了该类民族艺术形式上、类型上和音乐形态特征方面的特点,由此提炼了该类民歌可以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和作用,以便能够促使更多的社会关注落实在羌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上,为该艺术的价值体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汪洋 《中国减灾》2013,(2X):14-15
<正>"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说文·羊部》。羌族是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被记录的民族,旱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记载。不过经过数千年的繁衍迁徙,现在的羌族已经不是广义上的羌族了,而是聚居于川西北山地的一支民族。羌族作为四川特有民族之一,仍保持了相当程度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羌族聚居地处于汉族和藏族之间,受两个民族影响在一些习俗上有  相似文献   

5.
袁文杰 《前沿》2012,(12):161-162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颇有记载。但由于该民族没有文字,大量的文化文明都蕴藏于这个民族的生活生产之中,这吸引着多方面的专家学者来了解和认识这个神秘的民族。笔者以羌族民歌的多元化特点剖析其构成,呈现羌族文化的综合与交织。  相似文献   

6.
武慧 《前沿》2012,(16):136-137
北川羌族酒歌保留着许多人类原始的艺术形态,无文字的羌族用最原始、最直接的唱歌的方式来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教育后代.酒歌是北川羌族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的直观体现.它有着保留、传承和发展北川羌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更是其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同时研究北川羌族酒歌也是研究羌族、研究我国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途径,对保护传承北川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中国民族关系以及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生在羌族主要聚居区的汶川特大地震,带给羌族文化灾难性的破坏。及时对地震给羌族文化造成的破坏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已成为震后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羌语不仅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媒介,其本身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民众互相认同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了羌族的民族记忆,展示了羌族文化;羌语也蕴藏着羌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医术、传说,是羌民族灵感的源泉、创造力的钥匙以及文明的传承载体,也是维系羌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料以及事实告诉我们,羌语的传承日益困难,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其使用范围正日益收缩、使用频率日益减少、使用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因此,抢救和保护羌族语言文字是当务之急,这不仅对羌族本身的发展具有莫大的意义,也对保护中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略论古代羌族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羌族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羌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族,自殷商以来即见于记载。由于羌族历史悠久,分布极广,各部之间的发展亦不平衡,在历史进程中,一些羌人受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积极影响,而逐步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相融合。此后又有一些羌人活跃于历史舞台,而后又逐渐被融合。因此,自宋代以来除岷江上游还有一部分羌人继续繁衍外,历史上的大部分羌人已一浪一浪地汇入祖国各民族的融合洪流。我们对古代羌族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其民族融合的探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于各民族历史的认识,而且对于各民族间友好交往与自然融合关系的说明也将有所帮助和借鉴。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 早在殷商时期,羌族即出现在我国西北  相似文献   

10.
魏青 《今日民族》2010,(4):20-21
羌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能歌善舞,民间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出土的战国时期古墓葬彩陶瓷盆上,有古羌人的原始舞蹈纹饰,展现了古代羌族舞蹈的形成和发展。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传承的以原生态舞蹈“萨朗”为核心的“瓦尔俄足”(歌仙节),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研究羌族历史文化的“活标本”。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是羌族聚居的省区之一。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优秀民族文化,其服饰尤为绚丽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汶川地震跨市州异地安置点邛崃市南宝乡木梯村和油榨乡直台村于2010年11月6日举办的首届羌历年庆祝活动可被视为观察羌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窗口。从"文化展演"的视角观察,羌历年庆祝活动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坚持和变化在彰显羌族移民民族身份的同时,也反映了羌族移民在迁入地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3.
羌族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耿静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73-176
羌族研究是西南民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2 0世纪初以来 ,经过约 10 0年时间 ,逐步形成了羌学研究体系。回顾羌族研究的历程 ,对把握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 ,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羌族神话以口耳相传为主,烙上了浓厚的集体创作色彩,逐渐沉淀了羌族人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蕴含着羌民群体潜意识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充分展示着羌族的民族个性和特点。具体而言,羌族神话中折射出了羌人"社会发展至上"的责任观,孕育着万物有灵"的自然观,传递了"惩恶扬善"的道德观,是不容忽视的文化载体和珍贵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之后,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保护备加关注。释比是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师,也是羌族社会中口述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释比和与之相关的释比文化成为灾后羌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中极其核心的内容,释比和释比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羌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价值,这是灾后文化重建,以及在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早期日本对羌族的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真正人类学、民族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爱知大学松冈正子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他们在羌族微观民族志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对日本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研究的梳理是为了便于我国研究人员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日本学者有关中国羌族的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进一步促进民族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开始,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迁移数量超过了因战争和其他冲突而出现的迁移人口,但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难以实现为灾难移民的灾后安置和文化适应提供可行性建议。通过对汶川地震后仅有的两个跨市州异地安置羌族村寨——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和跨破村夕格组的研究,发现羌族移民民族文化变迁呈现非均衡变化的特点。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羌族村干部积极参与以及羌族移民族群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羌族移民族群的"选择性同化"策略将有利于民族文化变迁呈现"文化多元化"而非"文化同化"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四川的羌族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羌族人活动的记载,现有人数198252人,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北川县等地。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自称"尔玛"或"日玛",没有本民...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产品的翻译工作是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对民族文化准确到位的翻译有利于其准确表达民族文化的内涵,是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羌族英雄史诗《泽基格布》为例,探讨民族文化在英文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力求对促进民族文化翻译工作有一点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眼于羌族民俗的教育功能,从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两者相互关联的层面,论述了羌族民俗所蕴涵的丰富的教育特质。羌族民俗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适时地对羌族民众施以智、德、体、美、劳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影响。可以说,羌族民俗是羌族历史教育的活教材、是进行羌族德育的有效途径、是羌族体育的重要手段、是羌族美育的主要形式、也是羌族劳动技能培养的主要场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羌族民俗教育对羌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的适应性。与此同时,作者从羌族民俗本身的缺陷出发,客观的分析了羌族民俗教育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现时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