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遥 《统一论坛》2001,(1):22-23
钱宁先生在《留学美国》一书中列举了两个例子:1982年,一个从大陆到美国的留学生在机场被台湾留学生错当成台湾学生接走,当这位大陆留学生发现自己置身于台湾人的围绕之中时,精神十分紧张,想:“这下可坏了,掉进特务窝里了。”20世纪80年代初,在纽约的  相似文献   

2.
楔子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台湾蒋介石 集团在派出多股特务武装骚扰我国东 海沿海的同时,向大陆腹地有组织、有 计划地派出了多股空投特务,企图在 我中心地带建立“游击区”,牵制我“抗 美援朝”进程。据资料记载,从1951 年到1954年,台湾军事情报机关向大 陆空投特工人员230多人,电台96部, 各类枪支近千支,弹药近18万发。(李 松林著《蒋氏父子在台湾》245页,中 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5月北京第 1版。)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5,(3)
自然灾害、「左」倾错误、苏联逼债……六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发生了严重的天灾人祸。就在这时,台湾蒋介石集团跳出来趁火打劫,掀起了一股「反攻大陆」的恶浪。为了实现其反攻大陆的梦想,从一九六二年下半年起,台湾当局导演了一出又一出小股武装特务窜犯袭扰大陆沿海  相似文献   

4.
郭雪筠 《台声》2022,(19):62-64
近年,经常可以在一些大陆电视剧的演员表列中发现台湾演员的身影。然而单凭口音,已经很难分辨某位演员是台湾人还是大陆南方人。在大陆娱乐圈人才济济又高度竞争的今天,台湾影视从业人员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如何?本专题访问了一位台湾年轻演员,与一位深耕大陆多年的台湾导演,探讨在大陆的台湾影视从业人员现况。  相似文献   

5.
戴墨斋 《春秋》2011,(1):25-27
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以后.蒋介石一直酝酿着一个重大计划——反攻大陆。从那时起.他就连续不断地派遣小股武装特务到大陆袭扰:派遣多批量次的特工人员到大陆侦察军、政情报和进行破坏活动,为反攻大陆做准备工作。1965年.蒋介石错误地估计了大陆形势.认为这期间大陆正忙于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军、政防备松懈,反攻大陆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7.
目前两岸旅游业的交流严 重不平衡,集中体现在 两岸人员往来上的不平衡,大陆居民至今仍不能赴台湾旅游。大陆方面从1979年就呼吁台湾方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然而,24年过去了,对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阿里山松涛回响,日月潭碧波荡漾”依然是镜花水月。2002年,台湾同胞来大陆旅  相似文献   

8.
正大陆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最近火到了台湾。台湾网友感叹大陆参赛者诗词功底深厚、古典气质出尘之余,讨论最多的问题,莫过于两岸国学氛围的差异。过去数十年间,台湾一直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然而,随着绿营在岛内教育领域持续推行"去中国化",台湾年轻一代的国学底蕴,今天可能已被大陆同龄人赶超。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刚成立,25岁的他挥泪撇下了快要临产的娇赛和4岁的女儿,登上了去台湾的飞机,从此夫妻俩天各一方长达半个世纪。半个世纪里,台湾的地管死不罢,与妻子那双洁白的袜子苦苦相伴;大陆的她为等他回来,忠贞不嫁,背着“地主婆”、“特务婆”的黑锅,过着“黄连炒苦瓜”的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祖国大陆在迎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的春天。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发表,大陆学术界对台湾文学的走向非常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学发展仍然很陌生,因为大陆作家的作品当时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了,政治现实造成的隔膜一时难消,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著名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扮演过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大陆是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外销的重要市场,20多年来,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1992-2011年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变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以后,规模效应逐渐成为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市场的主要来源,而ECFA协议的签订将这种效应进一步放大;竞争效应在初期是保持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大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出现了衰减,竞争效应逐期下降,并出现负数,这应该引起两岸农业决策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963年6月26日,“广东省反共救国军独立第三十一纵队”“少校副司令”梁钦在广东阳江被俘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被中国人民赶出大陆之后,仍不甘心失败,时刻梦想着反攻大陆。1962年,成立了蒋介石亲自挂帅的“五人小组”,加紧反攻大陆的军事部署,利用盘踞的台湾及东南沿海一些岛屿为据点,制定了代号“海威”、“班超”等窜扰大陆的计划。蒋介石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同时,对混乱不堪的国民党各特务系统进行了整顿。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局”,作为最高特务领导机构,蒋经国任局长。改组了专门对…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8)
正据台媒报道,大陆经济发展持续加速,吸引各地人才效应不断扩大,很多台湾青年想去大陆发展,一方面想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展现,另一方面,希望会有更好的职涯发展前景。然而,有位台湾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表示,他毕业后选择留在台湾工作不想去大陆,他认为去了大陆也未必会比待在台湾好。却被自己的女友骂"没上进心",女友认为大陆现在机会这么多,薪水也不错,怎么不去闯闯看?甚至两人最后还吵到分手。让他难过地问:想跟女友一起留在台湾打拼,真的错了吗?  相似文献   

14.
1992年9月5日,包括我在内的首批大陆记者共18人,抵达台湾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8日下午3点,我和几位同行去台北郊区阳明山脚下陈立夫先生的家里拜访。当时,陈立夫已是93岁的老人了。这位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曾与兄弟陈果夫一同主理国民党的特务机构,深为蒋介石器重。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国民党集团策划实施大规模窜犯祖国大陆沿海地区的阴谋破产之后,不得不把军事反攻改为“政治登陆”,利用小股武装特务进行频频袭扰。制造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虚张“反攻大陆”声势,试图扩大政治影响,鼓舞台湾的“民心士气”。当时,美国对这些行动给予了支持和帮助,美驻台军事顾问团成立了“游击小组”,积极参与策划小股武装特务的袭扰活动。中情局驻台的“海军辅助中心”不仅为台方代训特务,还派出飞机直接空投特务到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8,(5)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3日台湾《中华日报》今年台湾地区"新南向"政策预算编列71.9亿元,较上年度大幅增加61.6%。台湾《中华日报》2月23日发表社论指出,蔡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的核心目标,一则和大陆"一带一路"唱反调,一则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然而,蔡英文上台一年半来,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不减反增,去年两岸贸易同比增加14%,台湾对大陆经贸依存度更创新高,证明"新南向"核心任务彻底失败。吊诡的是"新南向"预算年年暴增,执行率却相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对岸的台湾,大陆曾广泛流传这么一句话":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然而今天,"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这句话还能听到吗?7月25日,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游梓翔投书台湾东森新闻,分析为何台湾最美的风景已一去不复返了。文章摘编如下:不知从何时开始,"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进入许多台湾人的口中。说出这句话时,仿佛证明了台湾人的亲切有礼、人文底蕴受到公认,是台湾的品牌特色。这句话最早是大陆知名杂志《新周刊》在4年前的创  相似文献   

18.
刘逸 《今日上海》2014,(9):38-43
自2011年开放台湾自由行后,至今已有36个城市的大陆居民可以自行前往宝岛旅游,因而促进了台湾旅游的观光热潮。 宝岛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精致的美食小吃,除了这些能够吸引众多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之外,大陆游客还会从宝岛带回各式伴手礼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假以时日,这些伴手礼也逐渐风行大江南北。然而,从赴台旅游采购台湾特产、伴手礼,途径与范围毕竟过于狭隘,同时也增加了旅费的负担。为了让大陆民众能便利地购买到台湾精致的特产与伴手礼,开始有商家或个人以电子商务的模式提供销售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大陆生写台湾很少台湾生写大陆大四上学期,郭雪筠选修了一门课——《两岸关系》。年过半百的老师是那个时代赴大陆读博士的少数"怪人"之一,现在看到有这么多学生坐在台下渴望了解大陆,老人家感动得"老泪纵横"。从此,从天涯社区到豆瓣网,郭雪筠"打入内部"了解大陆;2011年本科毕业后,她冒出一个念头:世界这么大,说不定去北京也不错?然而,着手申请时,作为本系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