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燕 《支部生活》2010,(8):52-53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1951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经1951年到1954年,我国五年计划的首次编制初步完成。全国各地也随即一边编制一边实施,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一五时期,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把许多重点项目安排在武汉,大大促进了武汉工业建设。武汉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三: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有较好的基础、政府重视并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工业管理体制同多种经济成分和工业生产水平基本适应。武汉发挥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但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适度发展,农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3.
“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就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城镇就业政策先后经历了“统一登记、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处理”、“政府介绍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和“国家统包统配”三个阶段,统一性和计划性不断得到增强,最终形成国家统一安排城镇就业的模式,并带来一系列正负两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黄莺 《世纪桥》2010,(22):18-21
技术观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国家技术观。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简要回顾一下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的技术特点,对我们今后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少走弯路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1956年1月,上海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定股定息取代“四马分肥”,上海及各地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也相继开始。同时,“一五”计划的部署与落地,推动上海企业迁往兰州。然而在上海企业迁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涉及工资的难题,具体表现为工资变化前后的制度难题、工资变化前后的生活难题、工资变化前后的动员难题。在此情境下,通过分类划分企业工资、补贴广义工资和转变动员方式等举措,有效应对工资改革及其适应性问题。工资问题的解决,既映射工资问题中的经济与政治关系,也为推动相关工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在国民党旧政权遗留下的百孔千疮的经济烂摊子上,开始建设新中国的伟业。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9,(19):52-52
为了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南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相似文献   

8.
宋凤英 《党史博采》2009,(12):24-28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工程"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的总称,这一庞大的援建工程,旨在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以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一五"计划完成前后,针对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新中国领导人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进行了深刻思考。他们高度关注并从实践层面探索如何实现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实现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这些反思和认识所体现出来的"‘弹性’的计划经济"的思想,对当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实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后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演化,乃至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文珍  刘瑛 《湘潮》2010,(5):18-21
今年5月,湘籍革命伉俪李富春、蔡畅诞辰110周年。这对同年同月诞生的革命伴侣,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为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本刊特发《李富春与"一五"计划》和《回忆蔡畅在"文革"中实事求是二三事》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1.
仇福海  刘颖  徐国军 《世纪桥》2012,(18):47-50
时光飞逝。发生在富裕县的那场移民垦荒工作,转眼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然而,每当回忆起这段艰巨的创业历程,仍让当年的建设者们激动不已,那些不平凡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成为几代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与宝贵的精神财富。谨怀深深的敬意以此文敬献给当年投身于富裕县农业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否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经阶段?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一片战争废墟上艰难地起步的,与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我国选择了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然而,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产业结构方面的极大约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唐日梅 《党史纵横》2009,(11):42-43
“一五”时期,以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契机,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五"时期,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把许多重点项目安排在武汉,大大促进了武汉工业建设.武汉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三: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有较好的基础、政府重视并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工业管理体制同多种经济成分和工业生产水平基本适应.武汉发挥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但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适度发展,农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5.
晓夏 《新湘评论》2005,(11):58-6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6.
“十五”时期已接近尾声,“十一五”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十五”时期是本世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新开局,我们乘大好时机,破浪前进,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各项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我国已制定了十个五年计划或五年计划建议来规划和指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五年计划的制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而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又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是现代化建设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国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任务,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以及技术人才供应基地,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五”期间,辽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承担着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王丹莉 《党的文献》2017,(1):104-111
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一五"计划完成前后,针对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新中国领导人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进行了深刻思考。他们高度关注并从实践层面探索如何实现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实现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这些反思和认识所体现出来的"‘弹性’的计划经济"的思想,对当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实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后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演化,乃至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有了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指出: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结束,中国人民久已期盼的这个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而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直接导演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戏的,就是素有红色掌柜之称的陈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