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涛  宁柯 《人权》2006,(1):50-52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在1984年已经投入运营。前不久,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也铺轨完成,满载着援藏物资的列车从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2.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8,(16):25-25
这是一条条神奇的曲线,它们盘旋在悬崖峭壁上,蜿蜒在崇山峻岭中,当它们呈现在你的眼前时,你能说这不是歌唱中的那一条条神奇的“天路”吗?是啊,对于那些生活在三里无平川的大山里的百姓来说,这些“天路”带着他们走出大山,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佚名 《统一论坛》2006,(4):59-62
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曾经是那样旷远而神秘的西藏,因为一条神奇的天路,清晰了面目。我们沿着这条天路走近她的今天和昨天,她也终将循着这条天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串接于两者之间的,不再只是电影、纪录片、旅游手册上浮光掠影般的素描和背包族行囊里浸透了酥油茶味道的日记。青藏铁路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令西藏与西藏之外的世界彼此加速认知、加深了解的可能。能够想见,与许多跃跃欲试的都市客一样,这片雪域高原也准备好了一次远行。驼铃声仍在古道上诗意地回响,汽笛声分外嘹亮。古老圣洁的藏文化握着从拉萨出发的车票,满怀憧憬却又…  相似文献   

4.
阿里山 《新东方》2000,(4):57-57
黄色影碟,对许多夫妇来说,差不多就是一粒“精神伟哥”,它既有着“伟哥”的神奇功用,更有着其意想不到的危害和久用之后的恶果。用本文作者阿里山的感受来说“那是一个布满鲜花的陷阱”。在此我们要说的是——  相似文献   

5.
美丽而神奇的西藏,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地方。八月,青藏铁路开通之后,我背着行囊和照相机,从北京踏上了通往拉萨的“天路”。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6,(4):24-25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的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也使更多的百姓圆了去青藏旅游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笔者日前参加全国政协青藏铁路视察团,从西宁至拉萨,乘火车沿途进行了视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充分展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我欢欣鼓舞、感慨良多!一、自主创新,造就海拔最高的钢铁天路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后,这条离天最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天路”的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时速可达12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在建设中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的挑战,青藏铁路建设单位依靠自主创新,逐一科学妥善…  相似文献   

8.
游新华  杭邦华 《群众》2008,(11):26-29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不少人“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到西藏旅游探秘,领略“无限好”的高原风光,可能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要在西藏工作,特别是对处于零海拔的江苏干部来说,要在海拔3700米的雪域高原工作3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他们要经受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有时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受省委组织部委派,记者近期专程赴藏采访了江苏第五批援藏干部,初步感受了这批江苏干部在内地轻易显示不出的别样风采。  相似文献   

9.
在被称之为“天路”的四千里青藏线上.总后青藏兵站部的“天兵”们。年年岁岁驾驶“铁马”碾雪踏冰,源源不断地为西藏边防部队运送各类物资.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延绵着一条宝贵而坎坷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中央统战部组织党外领导干部到西藏学习考察。从西宁出发,登上青藏铁路列车。我们翻五道梁、跨通天河、越唐古拉山,车飞世界屋脊,沿着青藏铁路这条充满神奇和福祉的"天路",来到拉萨,来到布达拉!  相似文献   

11.
佚名 《统一论坛》2006,(6):57-60
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从唐古拉到昆仑山口,青藏铁路1/3的长度与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有着“美丽的少女”之称的可可西里相连。在更多人的记忆深处,这个被“天路”穿越的动物天堂却是冷艳和血腥的,在“高原精灵”藏羚羊的哀号声中,可可西里多年来始终以一种惨烈的姿态蹒跚  相似文献   

12.
国庆     
60年是个大日子,欣逢盛世,普天同庆。中国残联直属机关9月25日在残奥中心举行的歌咏大会热烈、喜庆,20个代表队轮番演唱,我社50号人参演,虽然寡不敌众,声音缺少厚度,但我们的歌曲编排独具匠心。名日《祖国颂》,打头是“一条大河波浪宽”,然后接了4段民歌,分别是《我们新疆好地方》、《天路》、《阿里山的姑娘》、《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是《我的祖国》的副歌“这是强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生动的政治交接实践。又是一次“红色之旅”、“同心之旅”、更是一次“感悟之旅”、“启迪之旅”。重庆白公馆、渣滓洞,两处昔日阴森恐怖的监狱,如今已成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岩历史博物馆更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战时期,共产党人为抗战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遵义红军山讴歌着红军革命先烈以身许国的情怀,这些震撼的场景让我们的灵魂深受洗礼……当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和“同心园”时,我们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载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辉历程,潜移默化间深化了广东多党合作的“同心”思想教育,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倍增同心同向同行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新闻报道的第一堂实习课是在人大会议上上的,但当时的我并未成功地扮演一个合格的人大新闻记者的角色。那是1999年的冬天。我沮丧极了,因为当时的我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新闻,更遑论“人大”,在懵懵懂懂中,我开始了苦难的新闻之旅。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13)
正"我们的列车会跨越横空出世的莽莽昆仑,穿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翻越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绕过妩媚迷人的藏北草原,直抵神奇秀丽的拉萨河畔。""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终于盼来啊/这条天路/像巨龙飞在高原上/穿过草原啊/越过山川/载着梦想和吉祥/幸福的歌啊一路的唱/唱到了唐古拉山/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相似文献   

16.
秋雨 《今日海南》2009,(9):14-14
8月26日,海口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实施这一《办法》不是海口市首创,但在我省却是“破冰之旅”。过去人们常戏说人大代表是“花瓶”,是“橡皮图章”。这一“破冰之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陈见,提高对人民代表的心理预期。我们也可从中洞察到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稳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夏,就省第十五届地州市报经验交流会暨云南省报纸副刊采访交流会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召开的机会,我们得以如愿走进香格里拉。一道道由雪山、峡谷。林海、湖泊、草原、寺庙、民族风情组成的亮丽的高原风景线,令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香格里拉真是一方美丽神奇的土地!”寻访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最初是指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世外桃源”。他的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名英国外交官和王名传教人员在由印度前往中国的途中,因飞机突然发生故障,迫降着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3,(7):73-74
因为发展的高度和密度,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被有关专家誉为全国高职的“高原”。为何“风景这边独好”?江苏高职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在近目的采访中,教育厅丁晓昌副厅长为我们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10月上任伊始就访问了中国,从而打破了中日关系的坚冰,因此国内外的媒体都称此举为“破冰之旅”。今年4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回访了日本,取得巨大成功,海内外媒体对此次国事访问的评价为“融冰之旅”。这“一破一融”,实在是意味深长。为了能进一步理解此次温总理访日的重大意义,我们有必要概观地了解一下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02,(5):19-24
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将穿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一直铺到“日光城”拉萨。 青藏铁路这条牵动人心的“钢铁大动脉”,被人们比喻成一条即将架设在雪域高原的“金桥”。在西藏各 族人民心中,“金桥”通向首都北京,也通向富裕的美好生活。世界“第三极”的千年之痛 很早以来,藏族人民就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发了西藏高原这片富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