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保存  刘文睿 《湘潮》2014,(4):38-42
根在山西,淮海成军 驻守祖国南疆的第十四集团军的根在山西。抗日战争时期,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5月至1949年2月),她是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第二十二旅。1949年2月,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将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一一〇师整编后编入这支部队,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军。首任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  相似文献   

2.
在解放军首任军长行列里,第十军首任军长算是一个特例.大多数首任军长都是从"纵队"改称"军"后,由纵队司令员改任军长的,而杜义德成为第十军首任军长却不是这样.第十军是由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的,而杜义德在由"纵队"改"军"之前,则是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个中故事耐人寻味,值得探根问底.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党吏博览》独家连载本人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4位首任军长的介绍文章。第五军军长和第三十五军军长的未发。人们习惯上称解放军历史上有70个军.缘何只有66位首任军长呢?  相似文献   

4.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8,(12):26-30
在许多军史资料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首任军长的位置是空缺的。整理这些军史资料的编纂人员显然也有理由:1949年1月,华北军区第七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时,只任命了周彪为副军长、漆远渥为副政委,并没有任命军长和政委,而且同年3月,第六十九军的番号就撤销了。那么,董其武又是怎样成为解放军第六十九军首任军长的呢?  相似文献   

5.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6,(12):46-50
在年龄、资历相当的众多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有这么一位军长,他的成长历程有点特别:没有当过营长而当科长,没有当过团长而当旅长,没有当过师长而当军长。这个军长,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首任军长周希汉。  相似文献   

6.
战功赫赫,伤痕累累。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中有两位独臂将军——彭绍辉和贺炳炎。两个人都只有一只手臂,前者右,后者左。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民解放军的首任军长,前者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后者是第一军首任军长。本文讲述的,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彭绍辉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2,(11):27-31
笔者在撰文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军长时,有一位政治委员的名字让我非常感兴趣。他既是解放军第五十三军首任政治委员,又是解放军第五十五军首任政治委员。我脑海里曾冒出“难道是同名同姓”的疑问,觉得一个人不可能首任两个军的政治委员。但调阅档案资料后,发现原来确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半生光阴都在和起义部队打交道的将军王振乾。  相似文献   

8.
正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命令各野战军所辖纵队改称军,全军共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五大野战军下辖70个军,番号从第1军开始到第70军结束。在70位首任军长中,鄂豫皖苏区共走出了20位军长。20位首任军长中,湖北15人,安徽4人,河南1人鄂豫皖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的诞生地。全盛时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拥有27个县级革命政  相似文献   

9.
周希汉,1913年生于湖北麻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入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首任军长、滇南卫戍司令、海军参谋长、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周希汉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文革”期间,海军受到林彪、“四人帮”集团的严重破坏,而处在海军副司令岗位上的周希汉不可避免地经受了“触及灵魂”进而“触及皮肉”的劫难。  相似文献   

10.
自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自己的战斗任务,许多部队已陆续奉命离开朝鲜回国。至1958年初,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还有5个军,即第九兵团所辖的第十六军(军长潘焱、政委戴润生)、第二十三军(军长吴瑞山、政委谢福林),第二十兵团所辖的第二十一军(军长谢振华、政委吴融峰)、第五十四军(军长丁盛、政委谢家祥),志愿军总部直辖的第一军(军长唐金龙、政委颜金生)。商谈撤军大计,杨勇、王平、谢振华等在朝鲜迎接周恩来谢振华是1957年7月从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奉命出任第二十…  相似文献   

11.
原名叫张道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首任军长,是被陈毅取“道庸”的谐音改名叫陶勇的。粟裕说:这个名字改得好,一个“勇”字点出了作风,一个“陶”字点出了性格。然而,正是因为陶勇的性格和作风,让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而又曲折多难。  相似文献   

12.
1952年7月,第二十三军接到了入朝作战任务,在上海嘉定地区按志愿军编制序列整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卢胜任政委,钟国楚任军长。第二十三军作为第三野战军主力,作风过硬,战斗力强。它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卢胜率领的闽南红三团为主成立起来的一支“雄狮劲旅”。  相似文献   

13.
熟悉丁盛的老人们私下都说,如果不发生抗美援朝,就不会有五十四军丁盛这个首任军长。  相似文献   

14.
皮定均(1914-1976年),安徽省金寨人,开国中将, 曾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是我军著名的英雄虎将。张力雄(1913-),福建省上杭人,开国少将,曾任解放军第十三军政委、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是我  相似文献   

15.
走进江苏省如皋市磨头机场,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昆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在将军题词的背后,隐藏着一段解放后张爱萍6次派人到如皋寻找何昆忠骸的动人故事。何昆,又名何坤,湖南永兴县人。1930年初,何昆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兼通海特委委员。4月  相似文献   

16.
李小怀 《党史纵横》2012,(11):31-35
震动了四十四军的调整方案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统一整编命令,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原七纵队司令邓华升任十五兵团司令,七纵改编为十五兵团四十四军,方强担任四十四军军长。随后,在南下进军时陆续进行了军、师领导班子调整,原七纵二十一师(后一三二师)师长李化民升为四十四军副军长,原七纵参谋长高体乾调往十五兵团四十八军任参谋长,原七纵主力师十九师(后一三零师)师长徐绍华接替李化民任一三二师师长。  相似文献   

17.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0,(8):20-23,43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宜章举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起义。出生在湖南宜章的萧新槐,时年21岁,参加了宜章起义,最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首任军长、共和国开国中将。  相似文献   

18.
提起梁兴初,人们准会说,他是"万岁军"军长.在抗美援朝中,他率志愿军三十八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打了翻身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赞誉三十八军为"万岁军",称梁兴初是"万岁军"军长,确实不为过.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梁兴初原来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的首任军长!因此,本文不再讲述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往事,而是把镜头聚焦到梁兴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上.  相似文献   

19.
“新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唯独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是第一个,你来了,代表性就全面了。”1949年9月中旬,毛泽东对一位代表说。这位代表就是在长沙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军中将司令官,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首任军长的陈明仁上将。  相似文献   

20.
《党史博览》2007年第7期刊登了《“佩剑将军”张克侠首任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军长》(以下简称《张克侠》)一文。读完之后,作为文中提到的张存实的晚辈,我感到其中有一些不准确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