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  相似文献   

2.
杜冰 《瞭望》1999,(47)
“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谁能想到这句话竟出自一名导游之口。国庆节期间,这位导游让一群去九寨沟游玩的游客好好受了一回罪。她强迫游客去自己家开的饭馆吃饭,降低游客的住宿标准,更不可思议的是,她竟伙同家属把几名对此不满的游客殴打了一顿,让这些游客果真“花钱买了罪受”。我国的旅游业越来越兴旺了,不少地方把旅游业当作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但是旅游业绝不仅仅就是有山有水有风景,把游客引来走一圈就完事。旅游公司的服务要跟得上,导游的素质要相应提高。几年前,一位知名人士就讲过:“一流的导游应该是博士水平。”然而看…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由于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导向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游客在旅游景观欣赏过程中表现出各自民族的旅游审美特点。研究中西方游客的旅游审美差异表现及成因,对于旅游线路的设计以及旅游接待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筱音 《民主》2007,(3):19-19
据媒体报道,武汉动物园一头非洲大象因不堪游客频繁“袭击”,竟用鼻子卷起石块还击,将一名小女孩头部砸伤。因动物园草坪四周有铁栏杆围着,还挖了一人多深的防护沟,一些游客便认为十分安全,拿着石块、泥土、塑料瓶等扔向大象。开始,两头大象没有在意,仍在用长鼻子卷草吃。后来,其中一头公象,突然暴躁起来,大声朝人群吼叫,可游客不为所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  相似文献   

5.
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从中受到思想的教益、美的陶冶,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艺术是“耐欣赏”的精神消费品。精美的艺术品使人百看不厌。如果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一曲戏、一首诗、一支歌,大家觉得欣赏一次就“饱”了,那就要怀疑是否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品了。艺术的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性质、“譬如日月,终古常见,光景常新”。正象创作中我们很难说某一题材被写滥了、写尽了一样,欣赏中对于艺术的深邃浩渺的天空,也是不可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博大精深的作品,“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相似文献   

6.
三联书店一九八七年出的书,有不少是“叫座”的,不过这类书一定有不少人讲到过了,现在不必辞费。其余的书,凡自己所编,大概也都是自己欣赏的,那样,可介绍的就不免太多。这里不妨以自己欣赏而市场上未必有销路为标准,举出一本来,广而告之,不知能不能由此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国人习惯称如厕为“方便”。实际上,国内如厕是最不方便的。有调查显示,海外游客对国内公厕不满意率为49.4%。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有名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村民某色达体最近有些担忧。过去,他家靠种植玉米、土豆糊口,家里有4个孩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2016年村里的藤梯升级成钢梯后,游客越来越多,某色达体开起了小卖部,后来又办起民宿。但今年因为疫情,收入受到影响,“过去周末节假日家里来的游客很多,今年你们是第一批。”某色达体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有一位区负责人为在其辖区内分布着三片文物保护区而感叹,因为“不利于商业开发”。这位“区领导”说的是实话,它反映了当前相当一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对开发与保护这对矛盾的认识水平。联系到定海古城的成片被毁,联系到泰山索道工程的执意修建,联系到北京古城风貌一步步被“开发”所蚕食,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就一定要“保护”给“开发”让路吗?文物古迹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而且是子孙后代的财产,不仅属于中国人,而且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任何人无权毁弃文化,包括所谓的“长官”。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区建设别偏食——也谈泰山索道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波澜的泰山南天门至中天门索道怎么办?完全拆弃?保持现状?都不可取,应改建完善、优化环境,促进泰山持续发展。  可改变索道站为富于审美价值的景点,隐蔽全线索道于谷中,恢复已遭破坏的植被与景观,化损为益。同时,增添岱顶及其他游览线与登高点,分散人流,保护岱顶生态。  禁堵不如疏导,以发展促环境保护。拆亦不妥不拆亦不妥  早在80年代学术界就泰山、黄山等处建索道一事产生争论。  如今泰山索道刚竣工,全拆弃并非良策。拆弃不仅损失已投入资金、待产出的效益,更大损失是减少游人。而且已破坏的环境怎么处理?还需大笔…  相似文献   

11.
因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东巡驻跸于此”而得名的秦皇岛市,是驰名中外的海滨避暑胜地,去年七月以来,这个每年吸引600多万海内外游客的城市,又新添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热点——秦皇岛野生动物园,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窗口”。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位于秦皇岛海滨林场内的景区自7月18日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万人次,门票收入650多万元,其中暑期高峰日游客达2万多人次,门票收入28万元。  相似文献   

12.
淡之美     
淡 ,是一种至美的境界。苏东坡写西湖 ,曾经有一句“淡装浓抹总相宜” ,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 ,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 ,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 ,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 ,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识得西湖的人 ,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 ,在那细雨、碧水、微风 ,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 ,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 ,才是最美的西湖。水墨画 ,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在中国画中 ,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 ,…  相似文献   

13.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乘坐我们的游船游览漓江。我是本船的导游,叫盘丽娟。大家就叫我小盘好啦。” 当我们乘坐的漓航21号旅游船刚解缆驶离桂林码头时,船上就响起了一个清脆甜润的嗓音。游客们不约而同地朝船首那位手执话筒的姑娘看去,“呵!那不是刚才还在给游客们沏茶送水的姑娘么?我还以为她是服务员哩!”  相似文献   

14.
科伦坡专电 斯里兰卡这个富饶的岛国,一向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是游客云集的“人间天堂”。但是,近年来随着种族矛盾的激化,恐怖的爆炸声此伏彼起,几乎成了南亚的“黎巴嫩”。 对种族矛盾,斯里兰卡政府试图采用武力解决和政治解决的努力一直未断,但是没有有取得根本突破。种族矛盾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6):46-46
“坏消息”接踵而至 从2月初开始,包括美国国会山模型、美国宪法复制品在内的纪念品,将被禁止在国会山游客中心售卖。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纪念品全部是“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6.
春节即至,“黄金周”期间,赴东南亚国家旅游是不少中国游客的选择。然而, 在发生了一些针对华人的“不愉快事件”之后,东南亚国家能否继续吸引中国游客, 并且,能否确保中国人的安全? 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马来西亚驻华大使赛义德·诺尔扎曼(SyedNorulzaman), 马来西亚旅游局局长卡马鲁丁·赛拉夫 (KamaruddinSiaraf),菲律宾驻华大使盖威利(WillyC.Gaa),泰国国家旅游局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周仰远,以及新加坡  相似文献   

17.
欣赏趣味——这是心灵的味觉。欣赏趣味体现一个人对作品的选择。人们欣赏文艺作品,如同进餐馆,不可能把菜单上的菜统统包下,只能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几样。歌德说过:“各人所听见的只是他所懂得的。”(《歌德的格言和随想集》第69页)马克思曾以人们喜欢不同的服式来说明欣赏趣味的差异。他风趣地说:“如果我向一个裁缝定做的是巴黎式燕尾服,而他却给我送来一件罗马式的长袍,因为他认为这种长袍更符  相似文献   

18.
领导就是服务,这是湖南省岳阳市副市长欧政文为官做事的一条准则。 那是1986年的“五一”劳动节,已是晚上11点多钟了。欧政文刚躺上床,突然,电话急促地响起来。他拿起听筒,对方一股火气直扑过来:“你是管交通的副市长吧,君山出了事,你知道吗?我们现在困在君山,没住、没吃、没衣挡寒,过渡又无船,你管不管?” 原来,这天万余名游客游君山,早晨还是天气晴朗,谁知临近中午风云突变,七级大风夹着瓢泼大雨,向这些游兴正浓的游客席卷而来;游客们纷纷抢  相似文献   

19.
品味澳门     
贝加 《党政论坛》2009,(6):30-31
对所有游客来说,澳门是一个拥有两张面孔的城市。一方面是她独特的城堡,教堂和食物,融合了浓郁的葡萄牙地中海风情和深厚的中国南方文化;另一方面是她作为“东方拉斯维加斯”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中国游客大量涌向日本,并将“买买买”的精神带到了日本,据日本当地电视台称,10天时间里,估计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人民币用于购物,从保温杯到名牌包,不少商场货架上被扫荡一空. 其实,中国游客赴日扫货早已不是新闻,而且不仅是赴日,赴澳、赴美、赴法,赴世界很多经济发达国家都有扫货的经历.从众多中国游客赴日扫货的感受中就不难看出,之所以不辞辛苦并搭上各种运输费用赴日扫货,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价格便宜,同样的电器商品,日本商场的售价比国内低超过三分之一,从日本扫货运回国内,即便加上不菲的托运费用和关税等,依然比在国内便宜不少,而且越是大件商品“越划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