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诠释,历代学者和当代学人众说纷纭,然皆难以全善。由自然哲学诠释与本体诠释学的对比,可以概括提出一崭新诠释之可能。关联到老子之"有、无",而论述如何由"不可说"而"可说",进而由此"可说"而"说",再进一步由此"说"而"说出对象",进而由此而"说出对象"而"执之成物"来;此正可以"隐、显、分、定、执"五阶段说之。将对应于《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参之,两者所涉为同源互补。此与"存有三态论"之由"存有的根源"而"存有的开显",进而为"存有的执定",可见道家旨在成就一套"存有的回归之道",而这样的回归之道即隐含着一"存有的治疗学"之可能。  相似文献   

2.
刘伯良 《新东方》2007,(7):43-45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格物穷理"是把心理截然分开,是错误的。"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为二也"。[1]"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2]这就是说天理就在人的心中,抛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4,(10):3-3
<正>"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晋代陶渊明写此诗句时,只誉"炎帝之少女女娃,因游于东海而溺,后化作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坚毅不拔、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精卫衔微木,将以填心壑。"吾辈不才,只得向陶渊明讨教,并以新意,只为"中华民族之近代,因弱被人欺,令台被割让,复归后又因内战而分。但终究是兄弟手足,分久必得合"的人间真谛、人间真情、人心所向。此所向之意,并非一人一事,而乃中华炎黄之全部子孙。  相似文献   

4.
正"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929年,史学大师陈寅恪为国学大师王国维作纪念碑铭,其中深刻阐述了作为士人学者应有的傲然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情殷殷,其言切切,大师之范,令人仰佩;大师之格,令人动容。穿越岁月长河,如今,这句箴言依  相似文献   

5.
刘宗周《人谱》归纳了人的六种"过(恶)",即"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并设计了"改过"工夫步骤,即:针对妄惑微过,则"静坐读书",于闲居之地,明人禽之别、敬肆之分,体悟"本心"之"明";针对七情隐过,则"知几葆任",惩欲窒忿,当下廓清;针对九容显过,则"变化气质",以气质定威仪,由知礼而显性;针对五伦大过,则"随事体当",践履敦笃,常怀黾黾战兢之心,以尽伦常天道;针对百行丛过,则"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由尽吾之心而尽人尽物;针对成过之恶,则"克念始终",时时自讼反省,时时迁善改过,迷而后复,成圣成贤。《人谱》的改过六法表明,无论个体之人犯怎样的"过(恶)",其"本心"始终净洁澄明,迁善改过工夫本质是证"心"工夫。  相似文献   

6.
本刊综述 《创造》2014,(6):98-98
正"夏者,天之德也。"夏季,炎热酷暑,当戒阴湿而养生,此乃增益生机之要。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因此,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深秋时节,凉意渐浓。而吉安县人大代表的"三农"之情,却情"农"于"水",格外炽热。10月29日,吉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驱车近  相似文献   

8.
镜泊湖偶得     
正如果说,充满诗情画意的镜泊湖是女性的化身,那么吊水楼瀑布就是一位非常刚强、粗犷、暴烈的男子。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它总是奔泻不止,永远唱着一支壮伟的歌。古人曾这样描绘它:"盖是水也,远望之如白云暖暧,坠于平野,近视之如羽客翩跹,落于九天,万军源泉奔腾直落,吟闳之声,瞠嗒之声,数十里外,犹得闻之,虽沧海之回澜,水无涯而合岸,犹不足此声也。"然而,这里最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如"白云"如"羽客"的崖前那一挂飞瀑,也不仅是数十里外"犹得闻之"的"吟闳之声"、"瞠嗒之声",而是附丽于它身上的一段传说。  相似文献   

9.
南宋朱熹继承北宋五子的儒学思想,将儒学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儒学成为极具思辨性的学说思想体系。朱熹认为理乃是宇宙的本体,"理"与"气"合而化育万物,宇宙万物莫不有"理"。"性"亦是"理",未发为"性",天命之谓;已发为"情",性之用;"性""情"统于"心"。为学要穷理,穷理而致知,致知而力行。力行须依"理",乃圣贤之道。  相似文献   

10.
患鼠乞猫     
安清 《中国减灾》2011,(5X):59-59
<正>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相似文献   

11.
儒家学说自西汉被尊为中国的文化正统,甚至成为东亚地区文化之表征:孔子也被后世尊为圣人。吴宓颂之为: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创。向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其绝妙之处,还在于读《论语》,就好象聆听孔了本人的娓娓道来,一种间于避世与合污的和风同尘之  相似文献   

12.
庄子适越     
一日,庄子与惠施游学于越,适遇越人于京杭运河之畔舞犴~①。但见人头攒动,犴影纷扰。惠施语于庄子曰:"先生博学多闻,当知犴知故事乎?"庄子曰:"越地蛮瘠,以海为邻。越人苦于水亦求于水,犴者求越人于水祸旱灾之际也。"惠施曰:"越人乡土艰涩,自古民风淳实而安于一方。非吴地之小气,亦无湘人之彪悍也。先生意谓如何?"庄子曰:"此言极是,不如就其闹市稍事停留,以洗旅途之劳顿,观其俗之淳厚乎?"惠施曰"然。"  相似文献   

13.
清人曾国藩在《烹阿封即墨论》中,对齐威王"固不废左右之言而昧兼听之聪,亦不尽信左右之言而失独照之明"的识人用人做法深表赞同,强调"是以刑赏悉归于忠厚,而用舍一本于公明". 齐威王委派阿大夫和即墨大夫分别到阿城和即墨任职.然而,"大夫之贤否,又不能遍知,则不能不信诸左右".两人政绩究竟如何,询问朝堂上的身边人,却出现了即墨大夫"毁言日至"而阿大夫"誉言日至"的反差."然而左右之所誉,或未必遂为荩臣;左右之所毁,或未必遂非良吏",齐威王便派人到阿城和即墨实地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4.
章开沅 《政策》2011,(11):24-25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辛亥百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  相似文献   

15.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返,竟不得见.  相似文献   

16.
广敏 《人民政坛》2014,(2):32-32
<正>诗,离心灵最近。千百年来,她循着中华文明的脉络,流淌于国人贲张的文化血脉中。"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问世以来,中国古代士大夫青睐于以诗言志,以诗抒情,以至诗歌创作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标志。直到黄遵宪一句"我手写我口"才拉开了近代诗歌革命的序幕,诗歌终于步下神坛,走近普通民众。散文,亦是一种优美的文  相似文献   

17.
以"无"直接显现存在是后海德格尔运思的主题.而"无"无法以逻辑化方式道说与把握,所以,对"无"只能拆诸于非概念非逻辑的方式.以畏启示"无","无"之情形才能显明,"无"作为在者之根据才能"在"起来.对"无"的把握需要诗与思,惟有诗与思才具有建基存在的强力.  相似文献   

18.
儒家哲学中"天"有多种意义,其中就有道德义理之天。本体具有道德创生的大用,它是一道德的本体,契悟此本体的主要进路是由充满道德情感的道德实践而达于心性本体的逆觉体证的方法。具体就是通过道德实践,达到人的道德性的本源,而透至宇宙的本源。义理之天的创生是主动的,而不是气依照理的规定而被动形成。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兴旺、人民的幸福,系于官员之态度和作为。官员要按照"人民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官员",而不是"他们自己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官员"的要求来为官。  相似文献   

2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4条所创设之救济机制被寄予厚望,且其由司法裁决"公共利益"之制度趋向、以及对前置性控权机制的创设,颇值肯定。但是,事实上,14条仅为新条例整体之必然举措,其与《拆迁条例》之拆迁许可证的可诉性并无实质性差异,如此,晚近拆迁许可证之诉讼命运终会影射于"征收决定"之中;同时,14条本身亦有诸如"原告适格"等方面之细节不足。因此,14条的实际功能依旧有限,而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仍旧依赖于政府本身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