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近几个月以来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刚刚平息的这场反革命暴乱,就是由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在“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下煽动起来的。某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也借口“维护人权”,对我国平息暴乱说三道四。最近在巴黎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公然指责中国平息反革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新时代我国人权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成就,分析国际人权领域斗争形势,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孔子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孟子的“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荀子的人“最为天下贵”,墨子的“兼相爱”,都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古人还说:“万物之中,以人为贵。”“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理天下者,以人为本。”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等观点,强调人人生而平等,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推动了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3.
人权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斌 《探索》2005,4(1):102-105
“人权”概念以“权利”概念为基础,权利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的体现,“人权”概念也有广、狭多种含义“权利”和“人权”的观念起源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于阶级分化和人权的“异化”。应当区分人权的“应然”、“实然”和“法然”。人权可以分为生命权、经济权、政治权和文化权四大类。人权观念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不同的民族、国家或社会可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人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一、人权思想 (一) 明确了人权的本质。他说:“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这说明人权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决定着人权的阶级实质。资产阶级宣扬人权是“普遍的,超阶级的”,掩盖人投的实质。在阶级社会里实际上没有超阶级、超国家的人权。  相似文献   

5.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权斗争已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用邓小平人权思想作指导,正确地开展人权领域的斗争,进一步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一、“人权”是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重视人权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之所以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同任何私有制度一样,也是一种人剥削人、人奴役人、人压迫人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最后的而又最完备的一种形式。无…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前线》1991,(5)
资产阶级人权观的虚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常把人权问题作为向社会主义国家进攻的一个主要武器,仿佛他们才是人权的“捍卫者”。其实,他们所兜售的“天赋人权”和所谓人人与生俱有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权观,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从来都是阶级的、具体的、历史的,所谓超阶级的、抽象的、永恒的人权是根本不存在的。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根本要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人权问题几乎成了一个时尚的热门话题。特别是89风波前后,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祭起了人权的法宝,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那个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方励之,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势,说什么现在中国连许多起码应该有的权利都没有得到,“要争取的第一步是人权”,“现在的中国(大陆)当局继续忽视人权问题,而使得情形很严重”,并公然煽动说:“现在中国主要是人权问题,需要行动”,要“从宪法中取消”四项基本原则,“加  相似文献   

8.
在人权问题上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如何看待人权标准?人权标准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在人权标准的一系列问题上,中国和美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首先,中国和美国双方都承认有人权标准,但在什么是人权标准问题上就根本不同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出发,来解释和规定人权标准,认为多党制、议会民主制是人权“最理想的体现”,自我标榜是“人权国家”,并把自己的人权标准推崇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标准”。在有关国际人权会议上,以“人权国家”自居的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代表以人权“法官”自居,不顾别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以自己的人权标准来衡量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在他们看来,哪些国家和地区不符合他们的“人权标准”或  相似文献   

9.
“不人道”、“专制”、“侵犯人权”,历来是资产阶级攻击人民民主专政的污蔑之词。当我国平息了国内外极少数敌对势力策划的反革命暴乱后,这种攻击又沉渣泛起,故伎重演。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实行民主制的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概莫能外。资本主义国家标榜所谓“人道”,“人权”,其实,资产阶级搞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推崇的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有什么“人道”、“人权”可言?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享受民主,而只对极少数仇恨社会主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一个广泛的社会概念,经历了“天赋人权”、“法定人权”和空想社会主义人权,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人权。人权是处于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有资格享有自己所必须的权利。双向性、阶级性、普遍性和从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权外交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手段。它们以“维护人权”的国际警察和世界救世主的身份到处插手,煽动和支持社会主义国家的极少数自由主义分子进行反共和反社会主义的活动,甚至不惜违背国际法的最起码的准则,公然于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国内也有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总是打着“人权”的旗帜,喊着“争人权”的口号,蛊惑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度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相似文献   

1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人权入宪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必将对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尽管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人权”概念产生于近代西方,但人权观念并非西方专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尊重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这种文化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人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然而,它成其为较系统的理论并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成就的历史性的业绩。历史并未停止,人权概念自然不应当僵化凝固。不幸的是,后者居然发生了。在一些人看来,仿佛人权就是西方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那一套东西。于是“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概念,也就成了人权的代名词。西方国家挥舞这些概念大棒,教训或制裁那些与其社会制度不同、不奉行它们那一套所谓人权概念的国家;而我国在一段时间里也拘泥于西方人权概念而忌谈人权,在人权问题上根本不能与西方对话。这就造成一种印象,仿佛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真的输了理,从而更助长了西方国家挥  相似文献   

14.
韩轶 《唯实》2004,(11):57-59
一、对罪犯人权的认识与保护的必要性中国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 ,深厚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积淀使得人权并没有一个得以自然生长的土壤 ,中国对人权的保障并没有如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历一个自发呼吁形成的过程 ,对人权并没有形成一个社会性的认识 ,至今还往往受到国家本位的限制。人权意识的觉醒和保障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对罪犯权利保障发展的就更为缓慢。在对待罪犯权利来源这一问题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至今仍有为数众多的人把“改造罪犯成为新人”当作罪犯享有权利的唯一原因或者首要原因。他们认为 ,“把罪犯当人看” ,是出于改造…  相似文献   

15.
余品华 《求实》2000,(10):19-20
人权是一个历史概念 ,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张扬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西方所主张的人权观念。这种人权实际上是少数人即资产阶级的人权。马克思主义产生后 ,对人权概念进行了改造和发展 ,提出最大多数人的人权即广大劳动人民也能享受的人权。这就在世界上产生了两种人权观念。邓小平说 :“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 ,本质上是两回事 ,观点不同。”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权问题 ,这与党的性质、宗旨和理想分不开社会主义中国重视保障人权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品格 ,…  相似文献   

16.
韩振峰 《求实》2000,(1):2-3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以“世界人权卫士”自居,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战略,把人权问题作为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关系,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的一种重要手段。面对西方国家的这种假人权、真霸权的恶劣行径,邓小平同志从当代国际局势和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确立了尊重人权、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关于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深刻揭露,它为我们正确进行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提…  相似文献   

17.
人权,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的权利,是指人应当享有的体现人类尊严的权利,它表达的是自由平等的人类愿望和价值观,它是包括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民族自决权等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体。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权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热点之一,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一些西方国家自诩为“人权卫士”,凭借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强权,对其它国家指手划脚,妄加评判,把人权问题搞得十分混乱。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一词包含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同一切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最大的不同、最本质的区别,是我们的每个公民都成了社会和国家的主人。西方那些垄断资产阶级的卫道士们不是一天到晚喋喋不休的喊叫“民主”、“人权”吗?做了国家主人的人,才是有了真正的、最充分的民主和人权。  相似文献   

19.
程萍 《新视野》2004,(6):12-13
国际第三代人权观提出“互助的权利,争取和平、发展的权利,保护自然、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权利”正在成为人权的基本内容,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反映了国际范围内人权概念的扩展与深化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的是更高境界上对人的关爱与尊重,反映了“人权”、“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内在统一性,不仅是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引导和驾驭,同时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纳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之中,体现出我党和我国政府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与深邃远见和在领导思想、境界、理念与标准等方面的世界高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权外交”问题,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人权外交”是西方某些国家推行的一项外交政策。把人权问题导入国际关系,在美国从尼克松政府开始。卡特政府把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系统化,并在国际范围广泛运用。卡特上任后,处理美苏关系的第一件事,就是复信给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对他发起的“人权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