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离婚自由是对夫妻个人权利的保障,但离婚对子女利益的影响,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其中对子女利益影响最大者,是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问题,它涉及到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因此,世界各国离婚法对此问题都很重视。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从有利于子女利益出发,探讨如何完善离婚后子女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离婚后子女的监护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自由是对夫妻个人权利的保障 ,但离婚对子女利益的影响 ,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其中对子女利益影响最大者 ,是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问题 ,它涉及到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权益 ,因此 ,世界各国离婚法对此问题都很重视。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 ,从有利于子女的利益出发 ,探讨如何完善离婚后子女的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婚姻家庭法关于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监护的立法中已经注意到对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保护问题,但是保护的力度不大,有些立法甚至没有从未成年子女利益出发。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在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中得以确立。为了实现离婚后监护问题上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我国在立法上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应当如何保护,尤其是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该如何保护,我国现行法律对此规定过于原则,显然不能适应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保护之需要。本文以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保护为视角,就确立公权适当干预制度、离婚双方对未成年子女财产报告制度、第三方代管制度、对未成年子女的不动产转让实行特殊保护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缺失民法典、亲权和与离婚后抚养权有密切关系的监护制度体系建构的前提下,离婚后父母子女抚养关系法律问题有待进一步修正和立法.在广泛参考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在有亲权制度和监护制度框架下制定的离婚后抚养权的立法和制度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婚姻法上抚养权概念的属种关系和层次关系、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抚养权利的法律地位、离婚后抚养权与直接抚养权的区别和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立法修正和重新认识达到完善立法和司法、更好地保护离婚后父母和子女权益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父母离婚后一方单方面变更其未成年子女的姓名,为了自身的利益,既未听取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也未妥善代理子女行使其姓名权,极易引发纠纷和矛盾。我国关于未成年子女姓名权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法官在司法审判中通常适用不同的法律、有着不同的利益衡量,未成年人的姓名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立法者应着力完善未成年人姓名权的法律规范,户籍管理机关应加强对未成年子女姓名变更方面的管理,裁判者应该遵循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子女意愿原则,对父母离异后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变更纠纷做出慎重的裁决。  相似文献   

7.
离婚自由是婚姻自由原则的一项重要表现,但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近年来,由离婚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而在这些纠纷中最应当得到妥善解决的就是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难以维系的时候选择了离婚,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却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离异这一后果.因此,法律有必要完善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制度,给父母离婚后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是我国监护制度中的核心内容,而共同监护在离婚亲子关系中体现了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在共同监护中,父母双方的责任如何分担是共同监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离婚究竟对子女有何种影响,本文认为,须建立一个能减少当事人之后悔情绪,并以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最大考量的制度,通过集中探讨两愿离婚制度,以及创设离婚的犹豫期间制度,以期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婚姻的解体,必将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害.为了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护其利益少受或不受侵害.对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实现其利益最佳原则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理论后对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的立法上.目前我国相关立法还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未成年人的教养保护,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分别采取了亲权与监护并行以及由监护吸收亲权两种立法模式。应在对亲权和监护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教养制度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关注大陆法系国家亲权制度的现代发展,借鉴亲权制度现代发展的成果,就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养保护设立父母照顾制度,与监护制度一起实现未成年人的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离异家庭子女之监护抚养问题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残缺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受到巨大影响,如何保护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问题,成为各国法律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关于离婚后未成年人监护抚养制度立法之缺陷进行评析,并提出了完善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关于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监护的规定,在坚持离婚后父母共同监护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但也存在将监护视为父母的权利的先天不足和规定不够详细、逻辑上存在自相矛盾等具体问题,需要从根本性质进行改造,从具体制度上加以完善。本文拟从父母监护责任的角度出发,对完善我国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监护制度的主要方面提出若干主张。  相似文献   

14.
有关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产权归属与离婚分割,目前的司法规定存在多重标准、逻辑混乱的现象。基于夫妻共享利益与"逐渐融合"的两大婚姻本质,本文提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应将父母赠与子女的财产视为个人财产,而个人财产在离婚时按累进比例分与对方。如此规定既可保障父母财产不因子女离婚而受损,又能激励婚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保护夫妻共享利益。  相似文献   

15.
亲权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保护教养的权利与义务。本文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探讨父母离异后的亲权行使原则、探视权及亲权与抚养义务关系诸类问题,尝试架构相应理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婚后的子女监护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是我国监护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但婚姻法中的相应条款较为单薄,尤其是对父母离婚后的监护问题更是缺乏系统规范。本文从子女的根本利益出发,论述了立法中监护制度的设置及继父母介入继子女监护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两大法系在亲权制度上的立法原则有较大区别,大陆法系较为抽象,英美法系更为具体。在亲权行使上,我国亲权制度的立法原则应当是:以“子女最佳利益”为指导,实行以单独亲权为主,共同亲权为辅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18.
离婚家庭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等几个方面;未成年子女犯罪心理演化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即失落、混乱、觉醒和报复。家庭预防是控制离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是《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原则,是保护儿童权利的根本准则。它确立了一个重要理念,即涉及儿童的所有行为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婚姻家庭法中如何体现该原则,现行法律存在较多疏漏,尤其在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和探视权的行使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亲权法律关系是法律所确认和规范的,基于父母身份而发生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保护教养的权利义务关系。条权法律关系是一种典型的身份法律关系。亲权法律关系是身份法律关系,并不意味着亲权法律关系与物质内容毫无关系。亲权不仅包括父母对子女人身保护教养的权利义务,还包括父母对子女财产管理和保护的权利义务。但这种财产关系与民法中一般财产关系,包括父母子女间基于买卖赠与等法律行为而发生的财产关系存在着重大区别:其一,发生原因不同。前者基于父母子女的身份关系而发生;后者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发生。其二,参与主体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