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就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政策新举措,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王芬德 《工会论坛》2006,12(6):124-124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国加快建设和谐型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从价值、制度和组织层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学习报告这一部分内容,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坚持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  相似文献   

5.
先进生产力是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生产力,不断促进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现代化,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从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大将政治文明建设明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其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扩大民主参与 ,丰富民主形式 ,坚持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 ,全面推进领导体制、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司法体制、人事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的改革 ,从而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完善经济法律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场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依据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小康社会思想、“三步走”发展战略理论和共同富裕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纲领。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战略举措和大平台。写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新文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装,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系列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十六大报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党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应对加入WTO和全球竞争而提出的适时方针。要贯彻好这一方针,我们必须真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所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挑战和国内人才紧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机制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机制作为这一体系的关键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在理论上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必要从这一体系建构的主体、客体以及路径机制角度出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梳理和解读,并作简要评述,以推进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极大地关注了"社会公平"问题。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改革步入新阶段实现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需要,是建立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必然。中国现存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不能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待于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求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合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新世纪我们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