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钢焰是活跃于20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文坛上一位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延河》杂志副主编等职.他的作品格调高扬,气势雄浑,感情充沛,文笔清新优美,一些篇目先后被收入多种散文选集、报告文学选集、诗选集中,一些大学教材和新文学大系也收录了他的名篇.多种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对其散文和报告文学专门评介.他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以一名革命文艺战士为起点步入文坛,热情奔放地拥抱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作品中大多深烙时代印记,字里行间处处凝结着那个时代高昂的激情,激励了那个时代人们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80年来,对它的叙述前后大致存在着两种取向:一是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场斗争,过多地强调这场论战的政治和革命意义;二是从"学术视野"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将其视为唯物史学内部的一场论战,更多地探讨论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是毛泽东1950年1月上旬写下的一首赞"密使一号"的五言绝句,也是毛泽东唯一的一首赞扬隐蔽战线英雄的诗.  相似文献   

4.
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红火无疑是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从原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成为第一个实名注册微博的厅级官员开始,生于草根的微博,在全国两会的推动下,政府机构和官员微博时代正加速前行。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中国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20日,中国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报告也称,"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有  相似文献   

5.
岳振 《当代贵州》2013,(7):16-17
政务微博需要贴近群众生活,融入民意平等对话,突出其即时性、服务性和实用性,勤于互动,解决现实问题。贵州政务微博近两年迅速发展,一些党政部门和官员个人微博,服务水平在逐渐提高,民生关怀也逐渐体现。今年春节期间,媒体就用"一个不放假的政府"来描述贵州一部分政务微博的辛勤工作。省委书记赵克志曾号召党政干部开微博。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做群众工  相似文献   

6.
民众基于自身立场在官员微博政务性功能和舆论功能之间更为期待前者,尤为希望官员微博能回应和处理其利益诉求,然而官员微博属性上并非政务微博,对政务作用机制具有间接性,这决定了官员微博政务性功能面临着技术局限和行为局限.应从民众调整期待和官员良性对待民众诉求回应两方面努力以超越官员微博在政务性功能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柳哲 《党史文苑》2005,(6):16-20
曹聚仁既非北大教授,也非北大学生,何来北大情缘?这首先得从曹聚仁这个人说起.曹聚仁(1900-1972),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谜样的人物".身兼作家、记者、学者于一身的他,一生写下了4000多万的文字,世人鲜可匹敌.他还是一位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与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者.解放后,他在香港为"第三次国共合作"而奔波,深得国共双方领袖的器重.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干部,他们习惯于对领导"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响炮",对亲朋"放松炮",对下级"放烈炮",对群众"放空炮"。"放炮"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0,(6):56-57
<正>于建嵘在4月9日的《中国评论月刊.网络版》上撰文指出:目前,知识青年群体中,一部分成为底层知识青年,大体上包括三类人:生在城市,大学毕业后无业,在家"啃老"的城市青年;生长在农村,大学进城读书,毕业后无业,有的进入城市为"蚁族",有的心有不甘地待在农村;随着进城打工的父母生长在城市,在接受了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德为先、创先争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德为先、创先争优"的历史.在全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今天,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仍然离不开"以德为先、创先争优"这一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发生于20世纪前四十年的新文化运动与新启蒙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也各具其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危机等因素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世界化"转变到新启蒙运动的"中国化",这对中国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中指出":后之为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古代权力中枢将天下视为私产,而地方官只是他派到各地的"牧羊人",异地为官的避籍制度根本目的,在于提防牧羊人偷羊。虽然避籍制度对防范地方官腐败、防止地方势力坐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政治的弊病,有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避籍制度是如何失灵的?当下应该怎么反思其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  相似文献   

13.
受"浮夸风"和高估产的影响,毛泽东和党中央在1958年下半年提出了"三三制"耕作制度,这一制度通过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运动很快得到实施,给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到1959年上半年,毛泽东和党中央不得不放弃了"三三制"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浩瀚的中国史料中时常可见"检放灾伤"一词,内容包括天灾发生后如何调查分析灾情、如何制定救灾政策、如何筹措救灾钱物以及如何管理、使用、发放救灾钱物等事宜."检放灾伤"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往往会牵涉从中央到地方的众多官员,因此,每次灾难过后总会倒下一批官员,也会升迁一批官员.久而久之,"检放灾伤"就成了对官员官德的一次考察和洗礼.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这一年,各地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一个新平台。这其中,作为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以全新的形态和主动的作为,在中国政务微博应用领域树立起新标杆。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党史纵览》2006,(3):39-43
出生于中国的美国外交官 1909年8月3日,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出生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在他一生前3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他都生活在中国,会讲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11岁时,他回到了家乡加利福尼亚州,21岁从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毕业后,选择了外交工作.1933年,他通过美国国务院的录取考试,后来又自费来到中国,任职于美国驻昆明领事馆.两年后,26岁的谢伟思被正式任命为外交官,派往北平担任文化官员.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一二·九运动"和"卢沟桥事变",亲身体验了中国的风云动荡.与美国国内官员不同,他对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感触.  相似文献   

17.
张廷发(1918—2010),福建沙县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张廷发长期从事空军工作,坚持从严治军,工作一丝不苟。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迫害。1973年恢复工作后,担任空军政委的他更加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和"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政治考验。一1975年10月1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任命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三书记的张廷发为空军政治委  相似文献   

18.
"王石进去就哭,一直哭着看完'不屈战俘馆'."说这话的时候,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的眼睛有些湿润.在媒体记者的眼中,樊建川像学者般的目光总是穿过镜片望向远方思考着什么.这一回,记者则感受到他内心的至情至性.……  相似文献   

19.
当微博“江湖”上渐渐掀起官员实名微博和网络问政的风潮时,一部分官员早已走在了互联网前沿,用独特的魅力换来了“粉丝”的微笑与认可.样本之一:民生杂志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堪称公务人员微博中的“人气王”.他利用政务微博的良性互动,提出了“民生杂志”的概念:“粉丝”达到1万,就相当于办一份杂志;“粉丝”达到10万,就相当于办一份报纸.蔡奇坦言,之所以创办“民生杂志”,是因为“想让微博能够符合大家的想法,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于2005年7月到10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之邀做访问研究,得以对新加坡的制度亲历考察.回国后,他撰文总结考察成果,认为国内官员、学者所推崇的所谓新加坡经验其实存在很大的偏颇和误解,对人们了解新加坡产生了相当大的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