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王广信 《发展论坛》2001,(12):31-32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任务。近年来,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说,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有巨大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建过程最后完成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2.
张广兴 《奋斗》2002,(7):21-2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的基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武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为此,结合实际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全世界劳动者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并与之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4.
《唯实》1982,(3)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被资本家购买后,把它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不仅可以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他整个经济理论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过:“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列宁选集》第2卷,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一些特殊经济现象给予科学的认识和回答的重要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私营经济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看待雇工的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合法性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我想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时,反复说明了管理工作的二重性。一方面,作为共同劳…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时代的挑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价值论基础上创立的系统、严谨的劳动价值学说 ,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它在人类发展史和经济学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 ,关于商品生产、实现、分配等规律的科学理论。该理论认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只有劳动产品才有价值可言 ,“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量决定价值量 ;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特别是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度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  相似文献   

7.
劳动价值理论是沟通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桥梁与纽带。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是“劳动力”价值理论。受制于马克思时代物质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本然局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视域局限于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在寻求劳动应然解放中,马克思将解放路径面向于人的“类本质”特性解放,归向为自由人联合体,进而将对社会主义的预想指向了统一联合的计划生产模式。随着当代劳动实然表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要素的生产登上历史舞台,使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视域获得极大拓展。劳动形态的必然转变,推动脑体关系的必然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然重构,并在劳动力回归生产力统一中明确了中国改革的必然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一、必须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特性、剥削的实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百多年来,马克思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历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沧桑变化,一直指引着各国共产党人结合实际,探索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发生的变化事实,结合不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的经验教训,结合劳动与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必须与时俱进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市场经济发育完善的需要 ,不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物质生产劳动和非物质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 ,社会主义的剩余劳动和资本主义的剩余劳动具有本质的区别 ,必须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问题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概括。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时候 ,说马克思一生有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 ,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由于这两大发现 ,社会主义才从几百年乌托邦的空想变成了科学和现实。而剩余价值理论 ,又是以科学的劳动和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热点透视     
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指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企图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不要社会主义和公有制、忽视工人阶级作用等三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 第一种倾向是党的十五大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有的学者就似是而非地宣传价值是由生产要素创造的,不是由劳动创造的,由此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这种说法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否正确理解,需引起注意。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在批判庸俗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的。庸俗经济学认为既然分配表现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那么自然是劳动、资本和土地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刨造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和地租只是对活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割。现代生产要素包含劳动、  相似文献   

11.
王初根 《求实》2003,1(7):20-23
<资本论>是一座马克思主义的宏伟的理论丰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将永远放射出真理的光辉.我们不仅要运用<资本论>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真正的历史大趋势,而且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地发展<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论、资本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等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0,(3)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向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其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这一理论为马克思“两个伟大理论发现”之一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从而也为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一点,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1842-1924)就明确指出,只要接受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接受马克思的最后结论(指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本文作者注)。历史…  相似文献   

14.
陈士奎 《实践》2002,(7):26-28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一个经济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深对马克思有关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理解,全面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情况、新特点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出新的科学解释和概括.具体说来应深化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面对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讲话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课题。对于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我们不仅要坚持它,而且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它,以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理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思想理论界围绕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要给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以准确的历史定位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努力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全面分析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个半世纪之前,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客观实际出发,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利益的尖锐对立关系,剖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学说。坚持什么 ?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学说的真理性、科学性。突破什么 ?就是克服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学说的局限性与“理论盲点”。就是在财富观、价值分析、价格谜、劳动力智力、人力资本、劳动方式多样化方面应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罗红兵 《学习月刊》2012,(10):16-17
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明显背离了马克思传统的代表学者之一,虽然哈贝马斯本人在多个场合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从哈贝马斯大胆颠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生产力的进步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学说来看.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批判可以说已经深入马克思理论的核心。那么,  相似文献   

20.
韩康 《新视野》2002,1(2):19-2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 马克思以他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本立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1]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一个十分重大、严肃的课题。可以说,我们共产党人在100多年以来改造世界和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最本源的思想动因和最基本的历史合理性依据,就是来自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现在,当代的共产党人们面临着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应当怎样看待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