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哲良 《两岸关系》2010,(10):58-59
9月30日至10月9日,60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肆虐海南,台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出现险情,台资企业生产经营遭受严重破坏。洪灾无情,同胞有爱。海南各级政府和民众与台商风雨同舟,投入到抗击洪灾、救助台商第一线,确保了台商的人身安全,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郜言 《台声》2007,(11):52-53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遣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此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贵刊第11期《东莞台企转型记》报道了广东东莞台企转型升级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自1989年国务院公布给予台商投资优惠新举措后,台商在大陆投资很快实现了从南到北、从点到面的快速布局。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8年底第一家台资农业企业三合利公司落户海南,琼台农业合作的序幕也就此拉开。近20年来,大量的台商随之带来了大量的优质品种、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和资金,他们在海南这片热土上耕耘、成长、生根、发芽。这里就让我们为您讲述几位海南台商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邓红华  谢聪璇 《台声》2007,(12):54-56
目前,广州的台资企业约2500多家,长期在广州居住的台商及其家眷超过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越秀区就读中小学的台商子女超过200人。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少年随自己的父母来到广州,在这里学习成长,也慢慢地融入了独具特色的广州本土生活。 从陌生到熟悉,从抵触到接受,春去秋来,台商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羊城走过了一段段特别的心路历程。和许多大陆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背后,这群来自台湾的孩子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故事。  相似文献   

6.
前言     
今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年。为充分展示广大台商台企在大陆投资兴业的心路历程和发展成果,2017两岸企业家峰会期间,在江苏南京举办了大陆台资企业产品展销会。展销会由台资企业产品展销和大陆台商台企30年发展成就展两部分组成。发展成就展分为"法律保障政策护航""敢为人先努力打拼""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台商之家心系两岸""海阔凭鱼跃:台商故事""逐梦大陆共创未来"6个板块,回顾了台商台企跨越海峡、搭乘大陆经济发展快车、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讲述了台商台企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台商台企在大陆持续发展、两岸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展销会成功举办,受到两岸经济界人士高度关注、两岸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积极影响。本刊特选登大陆台商台企30年发展成就展第一板块"法律保障政策护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何哲良 《今日海南》2010,(11):40-40
10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肆虐海南,台商的人身生命安全多处出现险情,台资企业生产经营遭受严重损失。洪灾无情,同胞有爱。海南各级政府和民众与台商一道,风雨同舟,投入到抗击洪灾、救助台商的第一线,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23)
<正>11月23日,大陆台商、台湾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的台湾学生代表百余人,在深圳参加"创富人生,赢在大陆——台湾百姓故事汇"活动。活动现场首发了《台湾百姓故事》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的三部曲采访故事的集中呈现,包括《大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商跨海而来,弄潮改革开放,实现创富人生;台湾文化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身体力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台生求学求知,激扬青春,在  相似文献   

9.
台商在上海的投资热已持续了10多年,上海被台胞看作是最希望定居的城市之一,通过新上海人王其鑫的故事和“炒货大王”的上海印象可以看出其中原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一批律师受理了多宗台资企业经济纠纷案,他们深入调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维护了台商的合法权益。这里记述的是深受台商信任的两位上海律师秉公办事、维护台商利益的故事。 沈律师,你使我们投资上海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1.
邰言 《台声》2007,(11)
胡蔡安,一个为台商所熟知的名字,他靠着对大陆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的了解和对台商投资领域的掌握,为台商来大陆投资牵线搭桥,创造了不凡的业绩。这位自称"比大陆人更了解大陆投资环境"的台商,他有着怎样的敏锐眼光和商机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体味他创业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2.
外交部长王毅在任围台力、主任期间曾经说过,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台商,东莞是台商最为聚集的地方之一,东莞台商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是大陆台商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3.
董晓宾 《台声》2004,(10):52-53
“台湾人在上海的清明上河图”——一本记录了20位台商在上海创业故事的《大上海台商传奇》在内地和岛内均引起轰动,该书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葛凤章先生。为了从内地视角对“后寻根时代”进行解读,本报专访了这位“台商生态”的资深观察者。 移灵背后的经济因素 “连祖先祠堂都全部搬到上海”,葛凤章曾报道过此事。  相似文献   

14.
王亮 《两岸关系》2012,(10):43-44
“南有昆山、北有淮安”——作为台商在江苏投资的两块热土,淮安和昆山在吸引台商投资、保障台商权益、与台商携手共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也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5.
2月17日,由厦门台商、台湾春保钨钢集团总裁、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廖万隆发起,300位台商联名签署的《台商宣言》,在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和廖万隆共同主持的“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保障台商权盐”研讨会上公开发表。这份《台商宣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充分反映了广大台商的强烈愿望,要求台湾当局及民意机构尽速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1996年,深圳市台办共受理台商投诉(信访)73宗,主要涉及治安、经济纠纷、劳资矛盾、涉嫌走私、乱收费等问题,立案率达100%,结案60宗,占立案率的82%。台商的投诉(信访)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保障了台商的合法权益。把台商投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圳市台办领导对台商投诉(信访)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去年为台商办理十件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健全了深圳市台商投诉中心的组织机构,由市台办领导挂帅,综合处处长兼任市台商投诉中心主任,并在经济处、接待处、深台服务中心、市台商协会各抽出一名骨干兼职处理台商投诉。…  相似文献   

17.
“把目光投向西部,在咸阳收获财富。”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市长张立勇以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口吻在“中西部企业与台商恳谈会”上推介咸阳。这是不久前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的一幕。为鼓励台商前往咸阳投资,他们与台商座谈时讲述了一段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故事:“2000多年前,刘邦和项羽曾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如今,广大台湾朋友先到咸阳,就一定能够收获财富,就一定有望成为企业之王。”咸阳市委、市政府的梦想是将“中国第一帝都”——咸阳打造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第三个台商聚集地。台商投资大陆路线图历史的选择最终都不是偶然…  相似文献   

18.
台商在浙江永续经营的故事陆备,连锦添合作在高新起点上在一万平方米的宽敞车间里,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天窗,把每个角落照得透亮。工人轻按电脑,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有条不紊,终端就是包装好的中央空调主机。浙江制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言荣指着进口机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全力推动的重中之重。春节过后,台经济主管部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但成效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20.
沙蓬 《台声》2001,(8):7-7
北京申奥成功,在京台商与全国人民、全市人民一样,感同身受,欢欣鼓舞。7月17日,全国台联召集部分在京台商举行迎奥运座谈会,与会台商畅谈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并对如何开好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