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疆 《瞭望》1988,(50)
为期一周的“1979—1988中国1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于11月13日在深圳闭幕。来自10多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我国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共150多人,就中国10年改革的成就和目前改革中的一些热点,各抒己见,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理论前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全面诠释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解放,它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批判性继承,其实质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目前,在引导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各种思想理论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产生及其内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于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民 《学理论》2008,(13):66-67
如果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表面地而不是抓住根本地看问题,就会以为改革至今,中国的社会平等程度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现在海内外有不少人正是这样看的,以至在关系中国改革与发展之战略方向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正确或不得要领的随意的议论。此其一。其二,平等一词从来含义复杂,但不少人未加详察,以至谈平等问题,不仅缺乏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位外国学者曾说,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世界的,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他的国家。邓小平不仅是20世纪的中国伟人,而且是二十世纪的世界伟人。在国外,尽管有众多的研究邓小平及其思想的学派、机构和团体,但对邓小平的一生都作出了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最成功的改革家国外学者认为,20世纪的下半世纪是改革的世纪。在世界各国相继改革的历史中,一些人成为辉煌的、成功的改革者,而另一些人则成为失败者。国际社会舆论认为,邓小平是当代最成功的改革家。德国学者认为,邓小平是一位十分成功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美国学者在《邓小平…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12日,巴西社会保障问题专家奥列维拉先生应邀来我院作“巴西的养老保险改革”的专题报告。奥列维拉先生介绍了巴西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当前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本市各级工会干部及本院师生200余人听了报告,并就养老保险改革的一些难点问题与奥列维拉先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宽让 《理论导刊》2001,(11):14-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扩大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性抉择,党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与此同时,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不少困难和问题也摆在人们面前。一些人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产生疑虑和误解,理论界有些人也对改革开放进行种种歪曲和指责。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观点是,认为“改革不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走有…  相似文献   

7.
神话、奇迹、传说这样一些字眼,注定要和一些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是把满腔的生命激情投入事业创造的人,这是以奋斗和成功为事业经纬的人,这是用脚印书写卓越诗篇的人。2004年12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第四届中国改革人物颁奖盛典上,当北京东方光大喷泉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志学接过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仍要“摸石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橹 《瞭望》2008,(42)
最近在农村调研时,笔者发现一些地方认为一涉及深化农村改革,就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甚至一些地方和学者提出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买卖"问题,这很让人担心。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改革上,一定要"摸着石头过河",避免因急躁冒进而引发社会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中国要完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土地对农民在事实上长期起着生存保障、社会保障的作用。城里打工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历经20多年的努力,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较之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由"全能型"向"服务型"的日渐转变,事业单位改革则显得相对滞后。一、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改革的全新视角事业单位是一类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它以其所拥有的雄厚资源及强大的公共服务能力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及政治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事业单位约有130多万家,职工约3000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0.
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一些人曾提出:中国政治改革的出路,在于实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即一党在台上,一党在台下,相互更迭,轮流坐庄。否定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这使一些不熟悉中国近代历史的同志产生了思想混乱和迷罔。因此有必要回顾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了解多党政治的主张、实践及其破产的过程,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1.
广东:拒绝粮本本刊记者叶俊东废除伴随中国城市居民度过数十个春秋的根本,一度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人的标志之一。但仅过两三年,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出于各自的需要又宣布重新“请”回粮本,实行粮食凭证供应。广东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是粮食缺口大省,目...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涉及到税收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加强税收管理,严格控制减免税收。有关通知公布之后,我们收到来自境内外的一些反映。有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涉外税收的一些优惠政策将要取消?更多的人表示关心中国的税制改革将如何动作?为此,本刊编辑部特派记者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的负责官员。据这位官员披露——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不会取消。  相似文献   

13.
法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虽然目的在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也对中国传统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法律思想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现在,国外、国内都有一些人提出,中国的改革,经济上必须搞私有化,政治上必须搞自由化,学西方的轮流执政和议会制,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估计今后一个时期,这种思潮还会蔓延。当然还有另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改来改去,出了这么多问题,还不如过去的老办法稳当,因而对十三大提出的改革方针表示怀疑,对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表示怀疑,想回过头去。这是两个极端,都是对改革的干扰。当然,也不奇怪。改革遇到了困  相似文献   

15.
臧晓燕 《学理论》2008,(24):15-16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中国改革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的顽强奋进的崭新图景。因此,认真回顾和总结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充分肯定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审视改革、深化改革,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改革浪潮从上个世纪 70年代便席卷全球 ,中国作为其一分子 ,具有改革的共性因素 ,同时 ,由于国情有别 ,在一些可借鉴因素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国外行政改革的新动向、新事物给了我国行政改革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大中华橡胶厂是国内第一家生产汽车轮胎的大型企业,现有职工4500名,其中党员412名.1992年经过全厂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生产和效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厂在企业改革实践中的主要体会是: 一、改革要站在高处,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塑造人"的改革大思路我厂是全市第一批改革试点企业.起初,一些干部、职工对改革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都缺乏统一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听了关于外单位职工待岗的传言后,由原来的盼改革、想改革向怕改革、怨改革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4,(5):64
<正>改革不是简单收缩公权力寒竹在1月17日《环球时报》撰文说,由于过去革命年代非此即彼的思维惯性,中国的学界和政界都有一些人习惯性地把经济和政治法治化简化为一个公退私进的过程,这是对改革的一种片面理解和误读。事实上,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本质上是要厘清经济活动和政治权力的关系,让市场配置和政治管理,各就各位,各司其职。随着经济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确立分税制改革到今年已经整整10年。这项改革是党的十四大确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伟战略以后诸项重大改革中的一项,从实施效果看,尽管这项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但其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也许不少人对分税制比较陌生,什么是分税制?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分享分税制改革的红利:中国的财政收入从分税制实施前的5千多亿元迅速窜升为目前的近2万亿元,使中央财政贫弱的局面得以改观,进而使中央得以做许多多年想做而无法做的大事,比如加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增加科研与教育经费,加强了基本建设力度等等。地方财政实力同样不断提高。 今天我们回放此项改革的决策背景和过程,是因为与10年前此项改革设计、实施时的情势相比,今天中国深化改革与完善体制的国内外背景更加复杂,改革和发展的难度更大。当我们谋划今后的发展大局,寻找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口,着手完善已初见轮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汲取过去一些重大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