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國西北甘肅省的南部,聚居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裕固族。他們只有一萬多人口,却使用三種語言:一種稱堯乎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一種稱恩格爾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再一種是漢語。裕固人以牧為主,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最近我到甘南采風,耳聞目睹到裕固族一些饒有趣味的民情習俗。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毕际卡”,其本意一说是“本地人”的意思,一说“毕兹卡”是古代“伏羲”、“鼻息”(古羌戎的一支)的转音。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别称,殷周时称为“巴人”、“彭人”,春秋战国时称为“板盾蛮”,秦汉时期称为“武陵蛮”,  相似文献   

3.
水族风情     
貴州省南部的三都縣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國三十四萬水族人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聚居在這裹,其餘則分布在貴州荔波、独山等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由中國古代“百越”族的西甌支系發展演變而來。唐(六一八——九○七年)、宋(九六○——一二七九年)時期與壯侗語族各民族統稱“僚”,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史上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故而对其古代生活的情况没有任何记录。汉文献虽有记载,但散乱零星,很不系统,且多失实。先秦汉文献中,对于土家族先民的称谓较多,被称为“廪君种”、“板蛮”等。此后,又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酉酉蛮”、“嵝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酉阳蛮”等。直到宋代和宋代以后的史书,才把居住在今湘鄂川黔接壤地带的土家族先民称做“土人”、“土丁”、“土蛮”、“土民”等,使之成为这个地区有别于其他族类的民族。正是由于史书记载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民族精神试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认为,爱国主义、吸收包容、创新、团结互助等构成了土家族民族精神;土 家族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自身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6.
义军是宋政府为维护西南地区边疆的安定而在西南地区招募的一支少数民族军队。对之加以研究,可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西南地区的边防和民族关系问题。一宋代史籍往往将西南地区的义军与土丁、壮丁、弩手等归在一起(如:“荆湖义军土丁弩手”、“夔州路义军土丁壮丁”等)说明其情况。有的学者认为,“义军由少数民族组成,土丁由沿边汉民充当”。还有的认为,“一般说,‘土丁’是当地人的意思,但在宋代沿边各地募集的‘土丁’又具  相似文献   

7.
唐崖覃氏源流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平 《贵州民族研究》2001,21(3):133-139
本文提出,湖北咸丰境内唐崖土司的覃氏,是当地土家族吸收元代中期由铁木乃耳后裔率领的一支蒙古族逐步演变而来,与鄂西土著覃氏同源异流,在民族源流上有远源和近源之分:其远源是从廪君蛮“五姓”之一“ ”姓演变而来的土家族强宗大姓“覃” 氏;近源是元代中期铁木乃耳后裔率领的一支蒙古族。文章从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口碑资料着手,通过语言、墓碑、谱系及风俗习惯等角度,着重阐述唐崖覃氏的民族源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研究唐崖覃氏的民族源流,对认识土家族民族源流的多元性和鄂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具有以管窥豹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馬年談馬     
按照中國農曆,今年是庚午年,也即是馬年,意謂午年生的人皆肖馬。一時間馬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大爲活躍起來谀壳皳碛惺澜珩R匹總數六分之一的中國,對馬這動物,稱道甚多,單看帶馬的成語便可見一斑:形容成功之迅速,叫做“馬到成功”;比喻做事不停歇稱爲“馬不停蹄”。馬之所以得此殊榮,應歸之於其功用及長相:四條修長健壯的腿,渾圓有力的腰身,特別是那雙大眼睛配上一對機警的耳朵,看上去就有  相似文献   

9.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文化是土家人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 ,土家族文化的保护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又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做好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有为”与“无为”、共性与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家族文化保护和开发五对关系 ,才能完成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 湖北的一位土家族的作家,认定自己最终的使命是写“土家族之魂”。但令他寝食难安的是,截至目前他还从未为土家族写过一个字,这个湖北最大的少数民族至今也没有一部在文坛有地位的长篇小说。4年前,他开始酝酿为自己民族写一  相似文献   

12.
僑鄉話橋     
僑鄉的僑字,與橋梁的橋字,在漢語拼音上是同音不同義,但在僑鄉廣東大埔縣“僑”與“橋”却有着下可分割的淵源。倘若來到這個史有“萬川”縣之稱的大埔縣境內,無論在地勢平緩的江河之濱,還是於峯巒疊嶂的山村僻野裏,都可看到一座座鋼筋水泥橋、石拱橋,横架於江河、小溪、峽谷之上。而這些橋梁又大都是由該縣旅外  相似文献   

13.
王新祝  马尚云 《政策》2008,(11):53-53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土家族集居区,也是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巴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民族地域文化.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白馬鄉一日     
在四川省西北部,汽車盤旋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峽谷山路上,不時可見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我們到達武平縣白馬鄕時,已是中午時分。深秋季節,這裏已寒氣逼人;東面的摩天嶺,西邊的岷山,已是白雪皚皚,銀裝素裹。聚居在這裏的少數民族被外界稱為“白馬藏人”(意即藏族中的白馬人)。他們自稱“貝”(少數民族之意),並認為自己是中國古代民族“氏”的後裔〗稚系陌遵R人以好奇的眼光打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自称“pi ts khal”(华兹卡),湖北恩施自治州的土家族自称“peit kha”(贝锦卡),分布在我国湖南、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和贵州东北部四省毗连的大片土地上。土家族历史悠久,有长期为本民族交际和传递信息服务的民族语言。根据1982年7月对土家族语言进行全面普查所得的材料来看,土家族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本文仅从形容词这一侧面作些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6.
吴正锋 《求索》2010,(7):204-206
孙健忠后期小说创作执着于表现土家族历史变迁和对土家族民族劣根性进行批判,具有深广的民族历史意义和人性深度,不仅是湘西土家族的民族史诗,也可以将之作为一部人类历史寓言来读。与此同时,孙健忠第一次在中国文学中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土家族远古的神话,传说,寓言,原始文化遗存,构筑起神秘魔幻的湘西土家族神魔艺术世界。历史将会重新评价孙健忠后期小说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人图录中的土家族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以前他们的形像究竟如何,乃是学术界以及土家族人士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1986年5—6月,笔者应邀赴美国作学术访问,在波士顿哈佛大学附设的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中,承该馆善本书室主任戴廉(Sidneg L·Tai)先生以珍藏的清代《百苗图》一册见示,其中有贵州沿河司所属“冉家蛮”绘图一张,当系当时反映土家族的一张图画。1990年初,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张中复先生又以《谢遂〈职贡图〉满文图说校注》一书相赠,其中又有一张“永顺保靖等处土人”绘图一张,亦为反映当时土家族生产与生活的一张图画。今就此二图略加考证,以说明清初土家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潘光旦教授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上发表《湘西北“土家”与古代巴人》(以下简称《湘西北》)一文之后,在土家族族源研究上,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影响至深且远。潘教授为土家族呕心沥血,写出了辉煌大著,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特别是他因土家族问题错划为右派,受到拆磨,我们土家族人民应当怀念他,感激他。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潘教授提出的某些论点,确有一些偏颇和不当之处,本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  相似文献   

19.
中國主要林業基地大興安嶺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林區總面積為兩千一百三十八萬公頃,其中林地面積為一千三百一十四萬公頃。去年林區向國家提供木材一千零九萬立方米,佔全國當年木材產量的百分之十五點六。中國是個少林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十二,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這片原始森林被稱為“綠色寶庫”。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是聚居在中国中部山区的一个山地民族,不仅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而且顾全大局,始终把民族的利益与祖国的统一和强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当国家和民族受到损害时,总是坚定地站在正义一方,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表率,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从其先民巴人参加武王伐纣的正义战争开始,到参与汉高祖刘邦平定三秦,明朝中期“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倭,清朝雍正年间顺应统一趋势自愿接受“改土归流”,无不显示出土家族的大局观念和爱国情操。特别是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土家族人民更是积极参加了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