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理论》2013,(33)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中国各地区农村不断得以应用,但是其信息化发展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阶段。因此,深入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与管理研究,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所处的位置及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伟 《理论视野》2003,(1):14-17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又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一举改变了中国少吃缺穿的历史,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应看到,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目前农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深入阐述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资源配置逻辑,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劳动力非农转移、农民市民化进程;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适应城市资本下乡与农民财产性增收的现实需求;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发育,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衔接机制等优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理论探讨》2005,(6):75-76
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黑龙江省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6.
李玲瑶 《团结》2002,(4):16-17
根据1999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在47个国家中排名第36位,中国金融系统面临最严重的风险之一是竞争力不足。这表明中国在资本市场的发展道路上尚有一段路要走。 在西方现代经济中,成熟的资本市场透过竞争机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农业经过长期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至今比较薄弱,加入WTO后过渡时间有限,也给中国农业调整和顺应国际农产品市场要求带来一定压力。但从总体判断,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有利有弊,而利大于弊。关键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兴利避害,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5年过渡期,使我国农业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大幅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成本高,价格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差。…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我们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优化农业农村政策的重要指针,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萍  荆梦  王傲雪 《理论探讨》2024,(1):158-162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设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测评指标,发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以多元主体联动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关系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从以下三方面阐述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提高农业的社会化开放竞争力;城镇化为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提高农业规模竞争力;城镇化为农产品提供新的市场,拉动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以期为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市场引导资源配置:深化内陆农村改革的着力点郑晓幸内陆地区处于我国的腹地,是我国粮、棉、油及其它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内陆地区发展的关键部位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决定内陆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其特殊的战略地位。70年代末8...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目前对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既有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如农业发展银行,也有商业性金融机构如农业很行, 还有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但资金供给仍严重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农村金融资源不足 已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有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和概括。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取得很大发展,乡镇企业也相继崛起,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突现了出来。一是农业生产不能与市场衔接,出现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业的增长方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小农产规模的经济,单纯农业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二是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与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15.
党国英 《理论探讨》2023,(2):148-154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短板、居住形态短板、市镇发展短板等三个短板因素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否则将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短板因素本质上是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失衡现象,进一步说是土地利用规划干预的结果。均衡城市化的根本特征是人口空间布局大体满足按竞争性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条件的情形,政府只在土地利用的公共领域进行最低限度的消极干预。中国土地市场未满足市场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要求,于是产生了与上述短板现象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产权政策、土地规划管理政策、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组织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6月5日,中国(辽宁)·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投资合作暨国际农业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沈阳举行。为充分发挥中国区域产业经济优势,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常态,加深中国(辽宁)与乌兹别克斯坦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好推动双方在区域国际农业产业深度合作、长久发展,增强辽宁农业产业国际化核心竞争力水平,打造辽宁农业产业经济的国际品牌影响力,由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等部门指导,辽宁省海外交流协会、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近9亿,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和我国经济发展及改革进程息息相关。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使农业摆脱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无疑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我们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是第一次农村经济改革,那么现在另一个重要问题摆在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面前,即如何在第一次改革的前提下,彻底实现由小农家庭经营向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转变。本文正是以实现农业经营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可行途径。  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事,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等,都迫切需要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1,(50)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各项工作,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任务。完成这项任务,无疑应当继续发挥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一亿人口中有近九亿在农村。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20.
李娜 《理论视野》2010,(4):49-51
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作为整体来分析,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具有代表性。他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路提出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案,为推进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