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仁贵 《瞭望》2018,(12):44-4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常住人口,今年首次把这一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2018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目标控制在5.5%以内。据内部调查统计,2017年底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8)
北京:2002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累计超过21万人,其中14万人已经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今年目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上海:2002年上海市通过政府托底的方式实现1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另有20万人实现了市场就业,全年共计30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今年目标:政府继续提供10万个  相似文献   

3.
唐敏  张威 《瞭望》2003,(38)
今年是第一次将“新增就业8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就业目标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刚刚结束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表明中央千方百计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而10月下旬还将对各地就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目前中央最关心的要解决的两个难题,一是农民增收问题,另一个就是就业问题。如果考虑到目  相似文献   

4.
刘铮 《瞭望》2003,(38)
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由2001年底的3.1%上升到4.2%。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而全年新增就业人数只能有1000多万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认为,八大因素造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国企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和外资企业飞速  相似文献   

5.
(考题一)劳动就业: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破解进程]今年我国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不低于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就业促进法草案也将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范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今年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去年底,全国下岗无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约1000万人,今年还将分流企业富余人员300万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调整产业...  相似文献   

7.
就业问题须优先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0,(38)
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将始终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设计劳动保障机制时保证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就业问题,是我国长远的社会目标。 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来自六个方面,一是下岗职工人数增加,到1999年末,全国下岗职工为650万人,比1998年底新增40万人,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 240万人。预计到今年底下岗职工人数仍将达到650万人;二是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1999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571万人增加到600万人。登记失业率由3.1%上升到3.2%。今年由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部分下岗…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全市今年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左右,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再就业目标和任务。(一)确保全年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左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三)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四)加强再就业服务中心的管理。(五)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再就业的政策,大力发展劳务派遣组织,规范劳务派遣行为,全年新发展100个劳务派遣组织,安置1万名下岗职工;大力发展社区就业组织,安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1万名;扩大社区公…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今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将达到一千二百万人左右,能实现再就业的估计只有大约五百万人,需要保障基本生活的下岗职工约为七百万人。我国将以三大举措强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力争使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首先,今年有关部门将继续落实“三三制”的筹资原则,积极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切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其次,将促使下岗职工在社会服务业实现再就业有新突破,力争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大于新增下岗职工人数。第三,将重点理顺“已出服务…  相似文献   

10.
信息博览     
《侨园》2010,(1)
到2009年底中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去年1至11月,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3%、96%和146%。到11月底,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现在到“十五”期末,辽宁省需要安排就业和再就业人员达320万人左右全党重视,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力争到“十五”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考核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就业和再就业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再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近年我们谷城县委、县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紧紧围绕“保生活、促就业”主线,全方位推进再就业工程,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到目前,全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2%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之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经济体制转变将使隐性失业进一步显性化,国有企业的冗员会更多地成为失业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显著扩大。据预测,“十五”期间劳动适龄人口将比“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多增加200多万人。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大力开拓就业领域,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4.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贫困和社会分化,甚至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1995年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将促进就业作为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基本优先目标。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一直存在,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深化,失业和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一、新时期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使得原本为城镇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吸纳…  相似文献   

15.
寻求新的软着陆:降低高失业率是今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胡鞍钢提要:如果说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的话,那么解决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号任务。我国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属于世界上失业率最...  相似文献   

16.
施平 《瞭望》2003,(33)
去年刚刚开过再就业工作会议,今年又召开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足见就业是个大问题,也足见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观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就业是否充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下我国的经济状况都还不错——虽然也有困难,唯独就业问题始终未能乐观。 我国每年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大约有10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1)
按国情确定失业警戒线●本刊记者改革进程与失业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3次失业周期。第一次失业高峰在1978年前后,大批知青返城,城镇就业压力骤然增加,1978年和1979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高达5.3%、5.4%,通过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  相似文献   

18.
“在稳中求发展,在进中增效益”,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在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时,用两句话概括了今年四川的经济发展方针。今年,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安排3938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以上。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2%,消费价格指数为10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谢世杰说,今年四川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粮食总产量今年要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800斤以上。同时把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作好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劳务输出和小…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9万人,创下了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有专家预测,未来15年我国就业压力比预计的要大得多。就业再就业工作必须花更大的气力。从现阶段看,至少需要重点抓好十件事。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城镇失业问题日趋严峻。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城镇失业率已达5.03%,失业人口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另据有关资料,到“九五”末期,城镇失业率将高达7.4%,失业人口约为1600万人。当代中国城镇失业率的大幅度提高和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会波及到社会稳定。由此,失业治理成效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业的成败。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已将失业治理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对失业治理的对策措施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