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情况,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把增收文章做到“减”字上来,亦即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减少土地密集型和附加值低的产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减少直接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支持,减少从农村“抽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减少“游兵散勇”。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发展两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3,(3)
在“农民大国”的现有国情条件下,不能单从经济的视角审视农业问题,而应从“农业、农村、农民”三维视角综合看问题。“农业”是个产业、经济范畴的问题, “农村”是组织形式的问题, “农民”是人口基数大,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型,这三个问题越来越交错在一起,在农民增收缓慢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3.
王鸿远 《理论探索》2007,(4):104-105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投入机制,建立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双赢机制,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元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是农民的增收问题。河北乐亭近几年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温家宝同志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只要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做好调整农业结构这篇文章,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乐亭是农业大县,全县49.4万人,农业人口占90%。从实际情况看,增加农民收人,确实面临一定困难。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的发展不仅受…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面临的资金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发展产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而产业化面临的最大困惑是资金的匮乏。由于农业是—个弱质产业,这一矛盾的解决只能依靠政府从政策上加大调控力度,从管理上提供全方位扶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酒泉市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融入农业产业优势,创造性地把组织设置在产业链条上,建在协会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9个,有会(社)员5万多人,辐射带动农户10万多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6%。  相似文献   

7.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最先开始改革的是农村,贡献最大的是农民,但目前最困难的却也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的收入水平要达到近7000元,而现在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2440元,近7年来农民年人均增收不到100元.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因此,对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价值,同时对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制订有关的富农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的障碍,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够,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90年代中期,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曾经接近两位数。但1997年以后,收入增长速度逐年减缓,1997~1999年分别增长4.6%、4.3%、3.8%,2000年上半年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5%,农民增收趋缓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本文拟就农民增收趋缓的原因及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云熙 《学理论》2012,(23):73-74
农民增收是整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即农民增收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促农增收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梳理、归纳。促进农民增收思路和对策的代表性观点认为: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败政投入;推进制度创新;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高阳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狠抓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622元上升到1999年的2902元,年均递增15.7%。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35)
<正> 今年以来,陕西洛南县围绕"产业兴县"和"建设陕南农业强县"目标,紧扣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截止6月底,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56元,增长25.2%。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认为,各级政府正确领会中央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证。——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主要在于农村经济的不发达。据统计,反映农村经济实力的各项指标,西部地区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农村人口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是全国的69.3%,西部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为全国平均值的75%。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导致本次农民增收的大多是一些外生的、难以长期维持的因素。要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增收,还须从农产品的商品化、资产的资本化、农民的组织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入手,培育起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存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而是越来越多地和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一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改变只在农业内部找出路的思维定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农民收入和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相联系,把农民收入问题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相联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些省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近年来,由于农民增收势头减缓、农民负担加重和基层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接连不断。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负担加重。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将始终是弱势产业,对弱势产业采取何种政策加以扶持、调控,是要仔细思考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增收难,难在缺少更为强大的增收“动力源”。因此,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除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外,更重要的是要构筑农民增收的新“动力源”。 自 1978年以来,农民增收出现过 3次高峰,增收幅度较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背后都有一个较强的或强大的“动力源”。包括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外向型农业起步以及农副产品提价。进入新时期农民增收的“动力源”已呈多元化,有的方面在减弱,有的方面正在得到增强,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8)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梳理了湘潭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从延伸链条、完善配套,品牌孕育、策划包装,资源整合、宣传推广,融资、土地流转、人才培育等方面指出了不足,建议在完善发展思路、打造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农业、探索新型业态,打造农业品牌、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把湘潭县打造成全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县,并做到做法可复制、经验可推广、举措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雷志梅 《各界》2009,18(12)
镇远县舞阳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历年来都在实施各种作物及各种栽培方式的试验示范,但每年的试验示范都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每年的示范点,在实施过程中,都是督促实施,群众难以接受,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年起到示范效果,但对一家一户来说,增收不大,群众觉得麻烦,难以推广.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转向经济效益型,产量农业转向产值农业.使农民增收、群众自愿、易接受、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有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20.
陕南富硒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南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为陕南发展富硒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优先发展富硒特色农业是将陕南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发展中的组织效率低下、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化水平低和市场竞争力差等问题,陕南富硒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科学规划下,从创新产业组织运作方式、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强化质量意识和加强品牌塑造等方面做大做强富硒特色农业,使之成为陕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全民受益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