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者寄语     
《瞭望》1995,(39)
面对本世纪最后5年,我们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九五”计划及201O年远景目标,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九五”又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范伟 《瞭望》1995,(26)
“95”期间改革与发展展望范伟“九五”(1996—2000)和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回顾即将结束的“八五”计划,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诸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伴着“九五”计划任务胜利完成的欢庆锣鼓,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审议和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过去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计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稳稳站在8%的平台上。在全球经济并不迷人的氛围中,把中国托上这个令世界叹服的平台的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过去若干年,虽然中国常处在比8%还高的平台上,但“三驾马车”中常会有“跛足”,而今年则出现了并驾齐驱、同等奋勇的好局面。 尤其是投资与消费,过去,前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8,(45)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方兴未艾,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已经演变为高科技的竞争。从现在到下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中国科技...  相似文献   

6.
破除民企进入垄断领域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继续成长壮大,已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和社会今后能否实现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成绩:民营经济在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达3.49亿人;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 2005年超过1万亿元,5年增长7倍多; 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年均保持在40%以上,已占全国税收的8.7%。经济学家们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1,(20)
今后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下一步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日前,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就“八五”期间及今后10年科技工作的部署情况,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要建立新的科技体制 李绪鄂首先谈到在“八五”期间和今后10年中,我国科技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必须与我国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浙江的实践     
《瞭望》2002,(49)
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推出了浙江这颗灿烂的明珠。 通读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3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史,最突出的是两个大字:“发展”。近2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3%,中国为9%,而浙江为13.1%。如果说,这20年世界向前走了一大步,那么中国则走了三大步,而浙江,向前跨越了四大步。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1,(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现在正以豪迈的步伐,跨上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第二步战略目标要求,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小康。这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否胜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农业举足轻重。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强调指出,“解决十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按照这次具  相似文献   

10.
忧患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经过去的55年,尽管有过曲折,但在近20多年里,我们的国家终于顺利完成了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跨过了小康门槛。第三步的战略目标更为瑰丽,在2050年左右达到那时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面临的挑战并不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轻松,需要跨越的障碍并不比其他时候少。未来的日子,时时刻刻都需要有忧患意识,每时每地都不能少危机压力。  相似文献   

11.
周海容 《求知》2000,(11):21-22
“十五”时期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中国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端,也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发挥我国的增长潜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十五”时期,正是新世纪的最初五年,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同时,新科技革命成为新世纪的显著特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的起点是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共同富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最近,佛山市、苏州市、烟台市、成都市以及浙江省富阳县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主持或研究农村经济工作的负责人聚会成都,就当前农村改革形势进行了交谈。 经过八年改革,我国农村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这些地区,前些年那种“一包就灵”、“一放就活”、“一调就上”的高速度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目前的第二步改革比第一步改革复杂得多、困难  相似文献   

14.
莫如 《瞭望》1995,(4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勾描出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跨世纪的15年间,我国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毫无疑问,任务是非常光荣伟大的,同样,也是非常复杂艰巨的。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的十年.其间,经济建设仍然是我们的工作中心.这十年的经济建设搞得如何,不只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全党同志一定要振奋精神,一心一意、千方百计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我国在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之后,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据此目标,今后十年,我们至少要在没有水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是中国经济辉煌的一年,这是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教授的话来说,就是“难能可贵”。林教授说:“在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货紧缩的势头仍未减缓,美、日、欧经济不景气从而影响了东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中国GDP达到8%的增长率,外贸出口增长达到20%,凭借这样的成绩,我可以给2002年中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39)
本刊评论员 面对新世纪,我们再一次走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关头。  通过“九五”和前此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全党全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抓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了政治与社会的稳定,胜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从跨世纪起,我们就要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  相似文献   

18.
粤沪江浙鲁5省市一直以中国经济发展前锋的姿态引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在今年首季我国经济活力重现的过程中,5省市当仁不让地继续了这一“火车头”作用,GDP增长分别达到13.0%、11.8%、13.6%、13.3%和12.3%,都实现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90年代,我们要走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部曲”的第二步,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回顾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以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1,(15)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建议制定的这一《纲要》,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描绘出中国走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现在的任务,就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宏伟的蓝图变为现实。 怎样才能保证《纲要》的顺利实施?有一位人大代表讲得好。他说:在今后十年里,我们一定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