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6,(9)
全面减免农业税,农民告别“皇粮国税”。同时,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先后出台了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各地进一步清理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税务总局预测, 2005年全国农民将减负220亿元。来自中央财政的上千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转移到了农民身上。城乡平等就业政策在逐步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城镇和城市的高房价,阻碍了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固定性和永久性转移,而且,农民进城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又不如东亚;又不似印度和拉美,可以居住在贫民窟中与家人团聚和减少流动。中国在农民进城居住方式、人口流动和财产及收入分配方面,可能表现为以下“景观”。  相似文献   

3.
逐步消除我国农村政府公共服务薄弱、不到位,甚至被排除在常规工作之外的现实,是突破“三农”难题的一个切入点。 我国农村现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普遍偏低,突出问题在四个方面:农村的义务教育应该纳入公共服务之中,而现在义务教育的经费却主要依靠乡、村和农民自己负担;政府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服务,但现在不仅缺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组织培训的公共服务,而且户籍制度还在  相似文献   

4.
朱波 《瞭望》2004,(37)
据专家测算,按照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农村有50%的劳动力和人口需要转移。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长期过程,政府能创造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最主要的是减少进入其他行业的障碍,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放弃歧视性的做法,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5.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新一年工作要点,提出“要继续关注城市贫困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就是城市的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制度、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面临农村劳动力就业路径由单一的转移输出向转移输出与回乡创业并重转变,农民就业意愿由单纯的“候鸟”式打工向城镇“归属”化形态转变的新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2020年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被列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试点改革清单中,成为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设的基础环节。虽然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的前提是劳动力非农化、土地保障功能率低下,但是在先期的试点中仍然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探索风险防范机制,建议多管齐下、多维度推进当前城乡融合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唐敏  张威 《瞭望》2003,(38)
今年是第一次将“新增就业8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的就业目标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刚刚结束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表明中央千方百计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而10月下旬还将对各地就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目前中央最关心的要解决的两个难题,一是农民增收问题,另一个就是就业问题。如果考虑到目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强调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农村大量富裕劳动力急待转移,这些变化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明确黑龙江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农业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就黑龙江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表面上看是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农民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问题。农村基层政府应当转移角色,将工作重心从替农民“拍板”转移到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上来,使农民在自主经营中学会自主经营和自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进城就业农民中再社会化成功的人数较少,比例较低,进展颇为缓慢。有效促进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对构建“和谐湖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采取的基本思路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包括思想文化、经济、制度、组织等环境,充分发挥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让流动人口子女也有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日前称,国家当前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相互配合,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的工作机制,使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能够“进得来,读得起,学得好”。  相似文献   

13.
张遂 《理论探索》2003,(6):53-5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应当与“二元结构”的体制改革、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束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定量分析,指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客观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削弱了传统的养老方式。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重大研究课题。提出要实现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必须及早谋划,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模式;最后提出必须在农村加速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9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宇海 《青年研究》2005,(10):26-33
街头务工的进城农民是进城农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通过以福州市为例的实证调查,对这一群体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进而对进城农民选择街头务工这种谋生方式的原因展开分析,并对转型过程中中国城市里农民的生存和就业问题做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16.
韩俊 《理论视野》2001,(2):20-23
一、农民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第二、三产业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20多年时间,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就业问题,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提高了利用效率,而且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这是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省进城民工的几个问题四川省政协学习委员会课题组一、进城民工的基本情况1.进城民工人数。所谓的“进城民工”,即是向省内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995年,我省进城民工为1200万,出省650万,省内转移550万。流向省会以上城市占60%,约720万;...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于4月7日正式启动。“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就业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20.
进城农民的就业资本缺失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民长期积贫积弱、职业技术教育机制不健全、城市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缺少政府政策的保护等原因,致使进城农民的就业经济资本、就业文化资本、就业社会资本和就业权利资本的缺失,进城农民的就业困难,就业权益受到侵害,难以通过城市就业实现社会阶层的变化。为此,必须增强进城农民的就业资本,拓宽他们在城市的就业渠道,加快进城农民城市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