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翟峰 《理论参考》2008,(5):45-45
1、要做到“大部制=大作为”,就要切实贯彻“大作为、小权力”的执政理念。即实行“大部制”之后。通过精减合并、整合统一建立起来的政府大职能部门即要切实做到“在强化责任、强化服务上要‘大’。凡是关系老百姓利益的事都要有作为;在权力和利益上要‘小’。凡是不利于老百姓利益的事都要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2.
“退出竞争”等于退出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针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有人提出了“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观点。我认为,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资本量不足,为了丰富管理经验等,使某些国有企业暂时退出某些竞争性行业,是可行的。就像打仗的策略一样,有进有退,有得有失。但是否笼统地提“...  相似文献   

3.
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继集团公司的答案是:实施“激励与退出”机制。 自1985年实施这一机制以来,许继的产品产量、产品覆盖率占领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天下。国家对许继总投资为1200万元,到2001年底,许继的国有资产市值为 32亿,增值 266. 7倍;与 1984年相比,销售收入达到 24 6亿元,人均超50万元,增长128倍;利润总额2.5亿,人均超 5万元,增长 119倍。 运用“激励与退出”机制,改革干部制度,形成企业具有活力的核心力量。1985年,许继总裁王纪年一上任,就运用“激励与退出”…  相似文献   

4.
改革﹃首长财政﹄湖北刘锦智前不久,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提出,财政工作要从“首长财政”向法制财政转化,逐步建立新的财政运行机制。这个提法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来,“首长财政”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早应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正如张德邻所言:“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首长...  相似文献   

5.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进与退”是一对辩证矛盾。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的有进有退的矛盾运动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按市场规则进入与退出。国有经济进退的矛盾体中退出是主要矛盾 ,关键在于能否退出及怎样退出。  相似文献   

6.
潜水员,是指那些潜入水底,摸清底细、情况的工作人员。  “潜水员”的特点是身入,不仅是心入。  “三句话不离本行”,谈到“潜水员”,自然就想到我们政工干部,也应该当“潜水员”,像“潜水员”那样深入得下去,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职工思想上的各种想法、看法,职工中有什么难点问题需要领导解决,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改革开放,利益格局、利益关系大调整,新旧观念碰撞越来越激烈,新旧文化的抗争越来越激烈,群众中新旧生活方式的对撞越来越激烈,新旧体制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加上群众个…  相似文献   

7.
陈建 《党政论坛》2010,(13):23-25
关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可以分为规范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两种研究取向,操作性研究带有更强的问题导向和实证取向。从操作性研究的角度而言,“公共利益”本质上只是诸多利益形态中的一种,和私人利益相比并不具有天然和绝对的优先性。建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均衡关系,要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谁来界定“公共利益”?二、界定“公共利益”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接班”与“接官”,是干部新老交替中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接班”,就是接过党和人民事业的班,重“接班”,就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接官”就是瞄准“印把子”,注重在接过官位与权力上,它是把做官当作人生的目标,注重个人权力与利益的得失,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脑后。年轻干部是以“接班”的心态还是以“接官”的心态走上领导岗位,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3,(8)
“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由一项正确决策演变为“刮风”,主要源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急躁心态,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部分地方对继续经营好国企没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这些效益不佳的国企经常被视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包袱,急于“甩包袱”的心态使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操作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10.
刘建明 《党政论坛》2012,(21):64-64
当下,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主动将自己“边缘化”的现象,有的因为即将退居二线,有的因为没有实现“提拔预期”,有的因为没有挤入权力与利益的“圈子”,从而采取大事不参与、小事不关心。  相似文献   

11.
村级组织换届是各种利益群体的活跃期、信访举报的多发期、干部思想的起伏期。这些情况的出现,既有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责任认识,又有谋取利益、光宗耀祖的功利心态;既有正视换届、接受挑选的积极思想准备,又有担心因换届触及现有利益格局的不适应心理。在这些多种思想叠加、多重利益竞争、多头矛盾交织的情况下,基层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躁动,使村级组织换届“热闹”非凡、“小动作”屡见不鲜:既有家族动员、宗族集结的“亲友团”登场,也有请客送礼、允诺给利的“金钱戏”上演;既有利益结盟、绑架民主的“霸权”出山,也有寻求靠山、上层救援的“特权”逆行;  相似文献   

12.
尚月 《党政论坛》2011,(2):24-24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13.
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总体上讲,要从制度建设(体制和机制)和文化建设(思想观念)着手,具体地讲,要回答和解决“怎么退出”、“退出后怎么办”、“什么人退出”以及“退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是“以邻为壑”还是“同舟共济”王大军最近,在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呼吁下,日美两国忽然发现如果任日元汇价跌下去,将给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造成更大压力,从而会危及其自身利益,因此终于采取了干预外汇市场的联合行动。随后,日元对美元汇率一举反弹了10日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4,(10):16-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绘制了“五位一体”全景式改革的蓝图。然而,“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遇到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因此,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和思想障碍,方能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以笔者之见,具体来说,应破除“五大思想障碍”,也是“五大恐惧症”:  相似文献   

16.
闻新国 《党政论坛》2014,(23):42-43
这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此条规定是户籍改革的一大亮点,作出如此明确要求后,辛辛苦苦争得一点发展机会的进城“农民”是否可以避免“净身出户”,关键还是在于农民“三权”能行随时随地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7.
陕西咸阳西北二棉周宁光: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一些同志把“股东意识”与“主人翁意识”等同起来,认为股东就是主人翁,主人翁就是一种单纯的资产拥有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客观地说,“主人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雇佣意识”和“奴隶意识”而言的。社会主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意味着职工在企业不仅不是“奴隶”和“雇佣者”,而且是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一定权利的所有者。国企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除了经济利益方面的含义外,还有政治民主方面的含义O它既包括了对自己直接拥有的资产…  相似文献   

18.
吴玲 《民主》2008,(1):48-48
报载,为解决地区间人才不平衡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类人才到工农业生产一线参与跨地区的技术开发、培训、服务等工作,黑龙江省成立了“人才共享”协调工作组,主要研究解决在实施“人才共享”和人才与项目对接中出现的问题。据报道。该省对于高层人才和省内急需人才实行“双职双薪”,建立“双套人事关系”“科研成果双方共有”“人才共同使用”“双方单位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9.
“省管县体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即CBA分析法,对“省管县体制”进行绩效分析显示: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差别很大,不同地区会形成三种CBA公式:省管县的收益〈市管县的收益+改革成本+利益补偿成本;省管县的收益〉市管县的收益+改革成本+利益补偿成本;省管县的收益=市管县的收益+改革成本+利益补偿成本。“省管县”改革中,不同地区都可以进行CBA评测,依据三种不同公式,相应地采取不同策略,实现改革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性”探讨申晓梅随着改革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已成定势。在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一部份人相对利益和地位的下降,而另部份人相对利益,地位的上升;并且随着分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同地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