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实际上陷入了某种瓶颈之中。要突破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瓶颈,就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在此条件下,针对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以下几项实际的对策:缩小城乡反贫困政策之间的差距;启动农村的职业培训;将公益性(救济式)扶贫与生产性(开发性)扶贫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失地农民需要采取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重视极端贫困地区的搬迁式扶贫。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农村发展过程中外界干预是必要的,但只有把外部的发展干预转化为系统内部发展动力时才能最终解决发展问题。自组织理论的研究证明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等是一个地区或社区具备自组织环境的重要条件。因此,促进一个地区的开放性、发展要素间非平衡性和非线性关系是发展干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赵茂林 《理论探讨》2006,(5):100-102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针对以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缺陷与不足和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要完成反贫困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反贫困的制度创新.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实施的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等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世界著名的"三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之一,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推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在民族和国家参与的世界性的竞争环境中,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形态的变量,在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方面越来越显示出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因此,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针对以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缺陷与不足和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发生机制,要完成反贫困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反贫困的制度创新。西部“教育反贫困”战略实施的内容包括“教育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段、重点和难点、措施等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初期,中国在消除城乡贫困方面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反贫困应当成为21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正同时处于市场过渡与社会转型的推进过程之中,因此,应当采取“一揽子”的反贫困战略,以便于在与整体经济发展政策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中全面推进中国的减贫事业。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增长优先战略,而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没有给予太多关注。长期实行这一增长优先的发展政策导致了以下社会后果:虽然中国经济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一直增长最快(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反贫困三大重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农村人口约在3000万左右。但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即人均625元。如果标准再增加200元,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将达到9000万。这几个数字说明,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反贫困依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 一 ,提高贫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到2005年人均收人提高30 % ,到2010年人均收入提高60—65%。第二 ,保证贫困农民解决吃饭问题 ,保证其基本食物消费需求 ,每人每日2150大卡。既要提高贫困农民生产粮食的能力 ,更要通过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 ,进而提高他们购买口粮和其他食品的能力。第三 ,为贫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投资的“以工代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项目 ,应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 ;鼓励和帮助贫困农民外出打工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打破妨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建立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分析与三十年反贫困的社会巨变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历史问题之一.中国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贫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年,我党在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既有成功经验,又有沉痛教训.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反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不断产生重大突破的30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的30年.中国30年反贫困的伟大成就,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必由之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与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1,(6)
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的百年历程中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反复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提出开发扶贫、救助扶贫、精准扶贫,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彰显了人民立场、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启发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奠定了反贫困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确保了反贫困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反贫困的根本方法,各方力量的广泛动员构建了反贫困的完整体系,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构筑了反贫困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追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变迁与社会分工两个方面揭示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的原因,同时进一步厘清当前农村各类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分化、发展与变异中的趋势与问题,认为"一人一票"根源于劳动力产权,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并列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因此,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一股一票"还是"一人一票"决策机制的探讨只会导致股份合作制产权理论的困惑.在现实中必须以集体劳动者所有权为原则,并兼顾"一股一票"的资本所有权,才能避免集体资产的嬗变,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保证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的集体劳动利益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彻底改变部分农民的贫困状态,是促进农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任务。切实解决农村反贫困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制定农村反贫困战略、牢固确立城乡均衡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营造农村和谐发展环境、加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反贫困外在表现为经济的反贫困,其更深层次是人文反贫困,即社会的、文化的、观念的、甚至是道德的反贫困。由于缺乏人文观念,农村传统反贫困模式具有显著的被动性特点,反贫困缺乏持续动力,效率必然越来越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长效的反贫困机制和主动式反贫困模式,关键是在反贫困模式中充分贯彻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16.
实现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农村反贫困末端治理的可持续性。而末端治理的可持续性又体现为村级组织自身的可持续性、村级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可持续性、村级组织与村民关系的可持续性、村级组织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可持续性以及村级组织与企业关系的可持续性。基于村级组织与其他各扶贫主体关系之间出现的不可持续性表现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在精准扶贫的目标下实现村级组织与各主体间利益相容的合宜路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8)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已经进入到反贫困的紧要关头。农村的贫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要使农村贫困居民真正摆脱贫困,就必须在扶贫政策中贯彻发展的理念。笔者发现农村的反贫困主要存在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不足、贫困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福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发挥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上游干预原则,削弱贫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阻断贫困"蔓延"。  相似文献   

18.
以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反贫困方式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企业、社会组织与个人参与反贫困的同时,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容动摇。因此,应当从制度与法律建设、动员发挥其他主体力量等方面,完善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当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脱贫与发展,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过程中,必须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在政府与企业和NGO组织合作中发挥市场的最大作用,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第一线的报告 1986年夏秋之际,洛阳8 名青年组成的漂流探险队,向万里长江发起挑战,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经过生死搏斗,于11月12日到达上海吴淞口,首次用无动力漂浮工具,完成了历史性的漂流。 8位青年的壮举,全国为之瞩目。家乡洛阳的人们,更是为之自豪。8位青年征服长江之举,在古城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 在世界江河漂流探险史上,尼罗河、亚马逊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