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南岛建省办特区14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与其他四个特区横向比较,海南就相形见绌了。论陆地面积,海南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之和的4.2倍,而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深圳的1/4  相似文献   

2.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增创大特区精神文明的新优势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林承钧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增强特区优势,既包括经济优势、物质文明优势,也包括增强精神文明优势、思想政治优势,社会全面进步优势。”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增创大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3.
《侨园》1997,(2)
特区筹组工作按计划进展董建华当选特区首长香港特区筹委会于1996年1月26日在北京成立,组建特区政府的工作随即展开。筹委会于3月24日的第二次会议上决定设立临时立法会,首届特区行政长官人选董建华于12月11日产生,并于12月18日接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相似文献   

4.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特殊方式,是以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集中实施对外开放的专门区域。不言而喻,开放是特区的特点,也是特区的重点。开放是特区的特点包含这样几层意思:首先,开放是特区的基本任务。特区作为我国的市级、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完整的社会单元,负有许多与其他省、市和其他地区一样的共同任务,但特区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是开放,是在我国率先打破封闭和僵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特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任务。特区如果迈不开开放的步子,打不开开放的局面,就没有资格称为特区。第二,开放是特区…  相似文献   

5.
深圳原农村股份合作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合作公司”)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行农村城市化的产物,是特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经过14年的改革与发展,到2005年底为止,共有股份合作公司853家,其中特区内89家(罗湖区31家、福田区15家、南山区28家、盐田区15家),宝安区456家,龙岗区308家。全市股份合作公司共有股民31万多人,其中特区内约4万人,特区外约27万多人。2005年,全市股份合作公司整体资产状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廖逊同志是研究特区的专家,他每周要为《海南特区报》、海南电视台、海南经济广播电台等五个理论专栏主持节目或撰稿,深受特区人尊敬。为进一步了解有关专家学者对特区发展方面的思路,记者最近专程采访了廖逊先生。记者:中国经济特区走过了十五年风风雨雨的历程。实践证明,在中国创建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当前,经济特区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关特区的地位、作用和进一步发展的路向等问题,国内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您认为中国经济特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廖逊:于光远同志在最近…  相似文献   

7.
特区职业道德建设,是在经济特区这一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它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相对来说,要搞好特区的职业道德建设,形势更紧迫,任务更艰巨。必须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特区职业道德建设。归纳起来,特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一、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树立正555’确的职业道德观555持区职业道德是随着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育、形成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是特区现实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特区从它刚刚诞生之日起,随着发展的需要,首先全…  相似文献   

8.
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相比,深圳的劳动力市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特区劳动力市场中有两个既相联系又相独立的劳动力供给主体:外来劳动力供给主体和特区户籍劳动力供给主体。而外来劳动力供给在市场中的占有量之大,更令人关注。在特区280多万劳动力中,外来劳动力占四分之三,1994年约有205万。而拥有特区户籍的劳动力只有70多万,仅占总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1995年,由于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外来劳动力的供给总量有所下降,但其总量仍超过深圳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三分之二。因此,我们在研究深圳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必…  相似文献   

9.
正在过去38年中,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得益于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中央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及其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二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敢为天下先的特区人精神;三是借力香港,吸纳国际资源,依托珠三角地区,拥有天然良港;四是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创业青年,形成了移民城市的人口红利;五是用活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特区政策和特区立法权,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0.
1992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制定法规,在深圳特区范围内实施,授权深圳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并在深圳特区组织实施。几年来,深圳特区充分运用立法权,制定并颁布了一批法规和规章在特区内施行,为深圳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运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授予其他几个特区立法权。可以认为,研究特区授权立法问题已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本文拟就特区授权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结合深圳特区几年来的立法和执法…  相似文献   

11.
一进入9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给上海的加速发展和全方位开放带来了百年一遇的历史性机遇,邓小平的国际经济战略思想为上海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理论武器。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邓小平就一直考虑将对外开放的地区从深圳等四个特区逐步向全国推进。在’\十年代中叶,邓小平作出开放沿海14个城市的决策,指出这些城市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在这两个阶段上,上海未能成为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心,或者说上海还没有做好全方位开放的准备。进入90年代,邓小平决心搞几个大的动作来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其中最重要…  相似文献   

12.
秦维 《民主》2008,(11):30-31
10月14日至16日.南民进中央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高层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特区的企业家、学术界、政界人士齐聚滨海新区,共同围绕国际经济环境与两岸经济发展、两岸关系新形势与两岸企业合作发展、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与展望以及滨海新区建设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等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大特区的新尝试──海南改革访谈与思考本刊记者董瑞生,姜恩宇人们都说,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为试解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难题,1993年先后在基础产业、税收征管、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等领域推出的几项重大改革措施,对我国进入体制和制度创新阶段的改革颇富启...  相似文献   

14.
一2 0年前 ,我国东南沿海诞生了深圳等四个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在为“试验场”取名时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 :“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 ,要你们自己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但怎么改 ,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在邓小平的改革战略部署中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这步棋绝不仅仅是为了特区自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特区先行一步 ,由点带面 ,推广全国。深圳等经济特区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担当起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积累经…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很高,发达国家达6O%以上,因此,研究如何塑造好特区科技进步机制,对特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地说,科技进步机制至少包括技术开发机制、科技产业化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技术聚集与扩散机制等四个方面。要塑造好特区科技进步机制,须考虑如下途径:一、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导除相结合的技术开发机制由于技术评发是一头紧接基础研究,一头通向生产的至关重要的一项研究丁作,因此将特区技术开发功能向企业内移,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是实质性地解决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最具…  相似文献   

16.
特区八年     
方新 《瞭望》1987,(32)
中国宣布对外开放已近八个年头,目前的进展怎样,发展趋势如何,这是海内外人士广为关注的问题。最近,从闽粤沿海传来了信息,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已经健步迈人发展的新阶段。 此间人士认为,特区经济取得长足进展,建设势头向纵深推进,表明中国对外开放为潮流不可阻遏. 1979年底,蛇口工业区率先揭开对外开放的序幕。创办经济特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打开国门,学习、吸取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子的沃胆尝试。经过近八年的探索和建设,中国经济特区日渐显露出“绰约风姿”。 特区社会生产力持续、稳步发展,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开始形成 八年来,经济特区吸引了来自港澳地区以及美、日、英、法、联邦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资金,到1986年止,四个经济特区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梁湘,与我国的经济特区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他出任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5年开拓,政绩卓著。去年5月,他退居二线。可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一年之后,又受命任海南建省筹备组副组长,参加创办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工作。 从深圳到海南,从小特区到大特区,梁湘有什么感想,将如何运筹,怎样开拓?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特区把握科技发展方向的强大理论武器和思想武器,对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了强大的推进作用和正确的理论指导。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考察时着重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识识的窗口,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四个窗口中,尤其要重视发挥知识和技术窗口作用。深圳在贯彻实践邓小个同志一系列重要理论中,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加快了技术窗口的建设,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深圳所走过的道路证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要注意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开发区经过四年创业起步,目前已进入了成长见效的新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开发区的建设开拓发展,必须紧紧把握一条主线,这就是用邓小平同志的特区思想来作指导。一、小平同志讲,特区是一个试验,山西的开发区建设要特别注意“特”和“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根据邓小平提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的构思,首先在深圳、珠海,然后在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后来改称“经经济特区”。试办经济特区,是…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深圳时代表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和李鹏总理在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增创特区新优势”成为深圳市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成为特区内外人士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1995年深圳市委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增创新优势,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那么,如何看待深圳特区的特殊政策,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创新优势,实现第二次创业呢?笔者对此谈几点看法。一、深圳特区的优势井未消失深圳的优势,最主要的是四项:一日政策优势,二日地缘优势,三日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优势,四日人才优势,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