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最近一个月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持续了17个月冲突进入了最为血腥阶段。在这一个月中,以色列方面有30多平民和士兵在冲突中丧生,数百人受伤,巴勒斯坦方面更有上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面对日益升级的暴力冲突和以色列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以色列民众以及高层官员开始怀疑执政已有一年的沙龙政府是否有明确的解决问题方案,开始怀疑沙龙是否具有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最近以色列议会选举结果,使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一层阴影,但从中东全局形势看,这个地区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阿以冲突政治解决的趋势难以阻挡。 巴勒斯坦人民斗争发生历史性转折 长时间里,巴勒斯坦人民进行着反对以色列占领政策的斗争。这场斗争道路崎岖,代价深重,却没有能使巴勒斯坦人民真正占据斗争的中心位置,也没有  相似文献   

3.
叙利亚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邻国,也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又是反对以色列最坚定的阿拉伯国家。它对巴以冲突与中东和平进程的立场及其应对中东局势恶化的策略对事态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色列国的创建人本·古里安曾经说过:“没有埃及,以色列不会面临战争;没有叙利亚,以色列不会实现和平。”可见,叙利亚在实现中东和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     
《瞭望》1996,(42)
安理会要求巴以立即停止冲突 联合国安理会在对中东局势进行了连续两天的磋商后,9月28日通过决议,要求巴勒斯坦、以色列立即停止一切使局势恶化的行为,并恢复谈判。 自9月25日以色列政府打开东耶路撒冷圣殿山地下通道,引发巴以流血冲突以来,双方已有1000多人死伤。应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请求,安理会于9月27日召开紧急会议磋商中东局势,并通过上述决议。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总理沙龙于9月6日结束了对俄罗斯为期4天的工作访问。这是沙龙3月主掌内阁后首次访俄,又是在巴以冲突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近一年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以方对巴方严厉的军事打击和巴方的复仇抗争水涨船高,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以色列在国际社会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铁血”总理沙龙也一再遭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谴责。  相似文献   

6.
4月初,伊拉克战事进入尾 声,以色列军队打破开战 以来的“克制”,频繁出没加沙地带和西岸巴勒斯坦城市,“定点清除”与“抓捕通缉犯”轮番上演——巴勒斯坦战前的担忧终于变为现实:以色列将利用伊拉克战争加紧打击巴勒斯坦人。 中东风向在变。随着萨达姆倒台,海湾“风向”在变。巴勒斯坦人对将来能够得到的支持——无论是道义上,还是经济上,是否会减少表示担忧。 试图“改变风向”的还有以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以色列建交,是当代国际关系合乎逻辑的发展。 以色列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有六百万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惨遭希特勒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屠杀。幸存的犹太人在战后纷纷移居巴勒斯坦——这里是三千年前犹太人曾经立国的地方,又是已经在这里定居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阿拉伯人的乡土。从此,两个民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这块仅有2.6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和一个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8.
晓钟 《求知》2009,(3):39-41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从战争和流血冲突的新闻报道中知道巴勒斯坦的。因而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巴勒斯坦几乎成了冲突、动乱和战争的代名词。岁末年初,就在全世界沉浸于辞旧迎新的欢乐之际,一度平静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带重新燃起战火。自去年12月27日起,以色列军对加沙发动代号为“铸铅”的军事行动,这是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对该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目前,战事虽然临时停火,但这场战事将如何结束,对未来的巴以关系、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 会议就如何解决伊斯兰国 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决议,体现了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会议宗旨和伊斯兰国家面向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战略。 来自56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在大会上着重围绕巴以冲突、伊科关系和伊斯兰世界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等议题展开全面、坦率、认真,甚至激烈的磋商和交涉。会议最主要的议题是巴以问题。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示威者的镇压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引起整个穆斯林世界的极大愤慨,以伊朗、叙利亚、沙特、苏丹、伊拉克、也…  相似文献   

10.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国家紧急首 脑会议 10月 22日在开罗落 下帷幕,会议通过的最后公报强烈谴责以色列血腥屠杀巴勒斯坦平民;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并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活在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人。 公报表示,阿拉伯国家将中止与以色列开展的关系正常化进程,并强调以色列应对此负全部责任。阿拉伯领导人表示,在目前和平进程双边谈判停滞不前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将拒绝恢复和参加多边会谈,停止与以色列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他们强调,只有将耶路撒冷置于巴勒斯坦的…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总理沙龙执政一 个月来,已持续了半年 多的以巴暴力冲突不但毫无停止的迹象,而且逐步升级。3月底4月初,以色列军出动直升机轰炸的都是“精心选择的目标”,主要是针对阿拉法特警卫部队、指挥机构、巴安全部队和情报机构。 以色列舆论认为,这是沙龙总理针对近来以境内不断发生爆炸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报复行动,其目的是在警告阿拉法特必须采取措施制止暴力活动。但综观以巴近来局势的发展,轰炸不仅不利于阿拉法特来取措施平息以巴冲突,反而会进一步激化以巴矛盾,加深以巴民族仇视。 巴勒斯坦人处境艰难。根据巴以协议,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51)
巴重申最终地位谈判条件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首席代表拉布12月7日向新闻界发表谈话指出,巴民族权力机构没有宣布停止或搁置谈判。但只有首先解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继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才能继续磋商最终地位阶段的有关问题。由于对以政府5日发布新建500套犹太人定居点住宅的建设标书表示不满,巴谈判代表在6日举行的第8次最终地位谈判中拒绝同以方讨论原定的巴难民问题。随后原计划7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新一轮谈判也被取消。以色列总理巴拉克7日表示他将下令冻结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建活动。俄白签署关于建立…  相似文献   

13.
如果美国和以色列不改变对待巴勒斯坦和阿拉法特的政策,巴以和平“路线图”很难继续下去而巴以冲突会继续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屡次围困阿拉法特,主要目的是希望将冲突责任推到巴勒斯坦一方,转移人们对其占领政策导致暴力加剧的注意,掩盖其拖延和平进程、不惜牺牲和平以争取以色列利益最大化的企图。  相似文献   

15.
以巴地区在经历一段血雨腥风后最近出现相对缓和局面,当国际社会将目光关注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内部改革问题上时,以色列政坛也在酝酿着一场新的碰撞和争斗,这就应验了“不外斗,则内斗”的以色列政坛惯例。 内塔尼亚胡挑战沙龙。自沙龙政府宣布停止“防卫墙行动”后,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便开始对沙龙的现行对巴政策进行抨击,强烈要求以色列驱逐巴勒斯坦民族权力  相似文献   

16.
12月伊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就掀起一个高潮,而且是非常危险的高潮。其标志之一就是以色列把巴民族权力机构定为“支持恐怖活动的实体”,声称要打一场长期的反恐怖战争,并连续两  相似文献   

17.
海牙国际法庭9日裁定: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违反了国际法,侵犯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以色列当局必须予以拆除,并应当为在修建隔离墙期间给巴勒斯坦人造成的财产损失予以经济赔偿。 这是自以色列开始修建隔离墙以来,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的最大压力,也是国际社会给巴勒斯坦方面提供的最大的道义支持。但国际法庭的运一裁定显然对以色列不具约束力和执行力。在一片谴责声中,  相似文献   

18.
大马士革专电 叙利亚外长沙雷3月12日对记者说,美国关于解决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新建议“是不能接受的”。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会晤舒尔茨时明确表示,叙利亚不能接受美国的部分和分阶段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叙利亚认为全面解决中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务卿赖斯1月中旬对中东地区进行了今年的第一轮闪电访问。短短四天时间里,赖斯先后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沙特和科威特等国家,并在科威特同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以及埃及和约旦八国外长举行了联席会议。赖斯的此次中东之行恰在美国公布对伊拉克政策调整几天之后,因此颇令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开罗专电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1987年12月8日掀起的声势浩大的反抗以色列占领的起义斗争,至今已持续整整两年。在起义两周年前夕,我们到开罗的巴勒斯坦医院访问了在斗争中受伤的巴勒斯坦起义者。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巴勒斯坦人民英勇斗争的动人事迹,控诉了以色列当局残酷镇压的血腥暴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