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伊拉克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441号决议规定的期限内(12月8日)向联合国提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报告,迈过了为避免战争而必须逾越的第二道门槛,并将球再次踢回到美国的球场中。 伊拉克在这份长达1.2万页的报告中宣布: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说法与美国的相关立场相互矛盾,美国势必在今后的几周中仔细研究报告,并从中找出种种“隐匿或遗漏”应报告内容的  相似文献   

2.
王波 《瞭望》2002,(47)
在国际舆论和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下,由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率领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先遣组于11月18日到达巴格达。这是四年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首次进入伊拉克。他们为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第二次、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武器核查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自联合国通过新的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恢复了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暂时有所缓解。那么,在新的一年里,美伊矛盾将向何处发展,美国还会不会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呢?  相似文献   

4.
凯风 《瞭望》2003,(Z1)
正当人们纷纷猜测美国究竟会在何时对伊拉克动武之际,布什总统在1月28目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个时间概念,立即引起观察家们的关注。布什说,国务卿鲍威尔将于2月5日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美国掌握的有关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美国早就称手中握有此类情报,但一直未公诸于世。它选择此时和盘端出,自有其考虑。联系到联合国核查小组1月27日提交的报告,和这份报告提出将于2月14日再次向安理会作最新情况通报,以及美国在海湾集结兵力的进展、布什最近民调支持率下降等情况,可以看出美国选择这一时机公布这些情报的玄机。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3,(1)
本刊驻伦敦记者张振安报道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元旦发表新年致辞时重申,如果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不按照联合国有关决议销毁其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他将面临英美的军事打击,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将势在必行。 自美国威胁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以来,英国一直是美对伊政策最坚定的支持者。在美国紧锣密鼓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2月5日首次公开为伊战前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工作进行辩护,称情报部门从未说过伊拉克对美构成“紧迫威胁”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何时了●本刊特约记者周锡生联合国专电最近一个时期来,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愈演愈烈,成了国际社会严重关注的焦点。这场危机看似涉及联合国,实际主要的对立双方是美国和伊拉克。美伊双方态度强硬,互不相让,正由外交对峙走向军事对抗。人们...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8,(8)
核查危机:美伊如何动作编者的话:人们还记忆犹新:1991年1月17日凌晨,在美国规定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最后期限过后10多个小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空中袭击,震惊全球的海湾战争爆发,历时42天。今年2月1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又...  相似文献   

9.
核查危机暂时化解对峙仍将继续●本刊特约记者符泉生华盛顿专电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美国外交上施加压力,军事上调兵遣将,历时三周,就是对萨达姆奈何不得。俄罗斯出面做工作,一经点拨,萨达姆便答应可以让美国武器核查人员返回伊拉克,可以让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恢复工...  相似文献   

10.
安南不辱使命黄泳美国对伊拉克军事打击的准备已经就绪,海湾地区战云密布。就在战事一触即发之时,从巴格达传出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同伊拉克方面就武器核查问题达成协议的消息,让人们又看到了和平解决危机的一线阳光。自从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重新爆发以来,美国态度极其...  相似文献   

11.
8月的伊拉克骄阳似火,40多度的高温仿佛象征着这个海湾国家不断升温局势。最近伊拉克局势风云变幻,伊当局多次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核查问题上表示出松动的立场,先是邀请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负责  相似文献   

12.
美国空袭伊拉克的“沙漠之狐”的军事行动,时已逾月,恶果初显。无论从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从其潜在的目标来评判,都是不成功的,甚至是适得其反。其一,这是一次加深危机的袭击。岁末,国际社会正为缓解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而奔走,大规模空袭中断了这些和平努力。伊...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一年中,虽然国际社会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了更多的共识,但美国的国家战略制约了防扩散的效果,中国周边地区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阴云难消本刊特约记者周锡生联合国专电今年以来,国际政治舞台上最富戏剧性的事件莫过于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不管是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其事,作为这场危机主要对立双方的伊拉克和美国在今年初都摆出了大动干戈的姿态。如果不是俄罗斯、中国和海湾阿拉伯...  相似文献   

15.
凯风 《瞭望》2002,(50)
近几天,核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安全领域的焦点话题。12月11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的文件。这份文件的要害,是白宫首次明确提出:如果美国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美国将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压倒性力量”进行报复。  相似文献   

16.
全球要闻     
《瞭望》1998,(9)
全球要闻(2月16日———22日)·46·《望》新闻周刊1998年第9期全球要闻美伊核查危机动态2月1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军事顾问萨阿迪说,如果美国向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将被迫停止在伊的工作,特委会监督伊军事设施的仪器设备也将被...  相似文献   

17.
刘顺 《瞭望》2002,(48)
11月27日,联合国武器核 查小组正式开始检查伊拉 克是否拥有生化武器、运载这些武器的远程导弹以及秘密核武器研究项目,这是自1998年12月美国对伊发动“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以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首次恢复对伊武器核查。此间观察家认为,此次武器核查是在美国大兵压境,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情势下进行的,伊拉克如果稍不合作,就会面临军事打击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3,(9)
·事件· ●第22届法非首脑会议21日在巴黎闭幕。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的52个非洲国家代表团和法国就伊拉克问题、科特迪瓦局势以及非洲和法国共建新型伙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 ●美国、英国和西班牙24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称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安理会历次有关决议,违背了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承诺,丧失了和平解除武装的“最后机  相似文献   

19.
海湾危机政治解决说明了什么●怀成波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在日内瓦紧急磋商一致同意俄罗斯提出的一项消除海湾危机计划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会议,宣布伊拉克同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翌日...  相似文献   

20.
刘顺 《瞭望》2002,(39)
9月16日晚,出席第57届联大的伊拉克外长萨布里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伊拉克政府愿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中东舆论认为,伊拉克的立场转变,打破了4年来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出现的僵局,无疑将有助于缓解一触即发的海湾紧张局势。但是,美国对伊动武立场并未改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