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如今,面对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谁也不甘落后,都在跃跃欲试。于是,纷纷上项目,搞技改,抓增长点建设。可是,等项目建成、增长点上马时人们才发现,又陷入了重复建设的“泥潭”。 在经济发展中,如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必然形成互补、互促、互动、互助之功效。反之,如果“八仙”都是一种能耐、一种神通,久之,就会“黔驴技穷”,还能过得了海吗?你搞彩电赚了钱,我上他也上,平均利润率不就“僧多粥少”吗?你搞网络,我搞网吧,顷刻间几万个网站“出笼”,岂有不含泡沫的?我有的你也有,你能干的我也能,大家彼此彼此,产业千篇一律,产品千人一面,这哪…  相似文献   

2.
“网络就是新生活”。在因特网上,你只要轻点鼠标,世界就展现在你的面前。不论是人们的日常交往,还是商人们之间的贸易,都可以在瞬间完成。在因特网上,一切都显得那么便利与迅捷,它不但在信息、经济以及其它领域给人类以深刻的变革,而且,这种变化已经冲击着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一种全新的建立在信息时代之上的生活方式已经形成,并必将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价值观。  但是,正像比尔·盖茨所说:因特网是一场赌注。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它的规范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因特网也使犯罪变得相当容易……网络黑客谁来治…  相似文献   

3.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追问     
人好比是随地乱滚的散落的珠子,文化则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不断冲突与角力之中,文化的“细丝”越来越成为一种终极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真正拥有了谁。  相似文献   

5.
痛苦与甘美     
谁没曾尝过痛苦的悲伤,谁又没品尝过胜利的甘美。在大多数人看来,痛苦带给他们的是悲愤、失望;甘美带给他们的是欢乐、发奋。可你是否想到,痛苦是可以变成甘美的。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痛苦留给你的一切,请细加品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成甘美。”这里包含着不少深刻的哲学道理呢。我们都知道,整个世界,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幅由种  相似文献   

6.
每个城镇和每个区域都有它的制高点,这个最高的了望点或者是自然的,如山峰、高坡,或者是人为的,如高塔、高层建筑。它们总是既让人仰慕,又让人不由地萌生攀登的欲望。站在不同的制高点上,我们俯视世界的“人眼”就能享受到鸟瞰一切的特权。不仅四周的景色像“地图”一样尽收眼底,而且一切还都仿佛由于你的观光而被你所监视和管制。人类曾把“上帝”和“玉皇大帝”想象成住在高山之巅的圣人,想象圣人和神人才能看到一切并明察秋毫。正由于圣人和神人的视线不受任何阻挡,所以他们是人间主宰。上与下的距离就象远与近的距离一样,会让…  相似文献   

7.
夕惕若 《传承》2006,(3):4-9
超女一夜之间,《超级女声》火了,各种媒体充斥着“超级女声”的消息。“超级女声”的广告词之一是“想唱就唱”。这意思是,你不需要是“歌唱家”“歌星”,只要你敢于吼上两句。毫无门槛的参赛海选、调侃的评委、简陋的录影棚、粗糙的后期剪辑……它从一开始就和精英文化划清了界限。这一主动向平民审美情趣的转化,使得这场娱乐变成一种“公共性狂欢”。可以说,媒体短缺的,不仅仅是平民化的人物、平民化的内容,最为短缺的是平民化的态度!《超级女声》提供的恰恰是这种态度,歌者可以跑调、评者可以尖刻,而谁留下、谁走开、谁会夺得冠军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学习幸福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跟欲望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文明跟艺术、文化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过物质生活意义的那一种层次。发现人生不完美,这个时候才能快乐。你要追求最完美,那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尽力就好了,尽力之后就可以无恨,无憾,无悔。为什么这些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因为散步可以养成一种从容的态度,你就可以珍惜自己,去思考。我们要让自己的心象水一样的柔软,不管盛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面都可以,碰到很热的状况它就变成蒸汽,碰到很冷的情况就结成冰。“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要有红尘的怀抱”,这样子你才可以时时有一颗平常的心来看待世界,才可以时时保持着单纯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森 《湖北社会科学》2022,(10):164-168
在网络交际中,网络语体不断涌现,并且几乎每一种网络语体都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得以流行。网络语体的产生,在于某种情绪的表达,而网络语体的流行,深受群体力量的影响,群体力量则源于集体心理的建立。青年为代表的网民群体借助网络语体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更好地传情达意、完成交际,同时,网络语体的娱乐性可以帮助网民们缓解压力。但作为表达某种特定情绪的网络语体,它的流行,直接导致了大量“失语者”的出现,是一种缺乏语言创造力的表现。此外,网络语体开始渗入现实交际,与其他语体相互渗透,这会进一步扩大“娱乐至死”精神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权威。  相似文献   

10.
政治家的皮——南瓜皮英国最大的反对党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说,如果要选择一种蔬菜或水果的外皮做自己的皮肤,他会选厚厚的南瓜皮。40岁的卡梅伦努力接近年轻的网络选民,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视频短片来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名访客在卡梅伦的网站上问道“:目前正在实行绿色政治。所以,我想知道,如果要用一种水果或蔬菜的外皮作你的皮肤,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卡梅伦认为这个问题很适合讨论。这位保守党领袖说:“作为一个蔬菜种植爱好者,我可以告诉你西葫芦  相似文献   

11.
“博客”为什么而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音 《中国残疾人》2006,(12):52-52
有着7年网龄的我,对“博客”一直还陌生着。初闻“博客”,还是几年前网络名人木子美成为“千夫指”的时候,懵懵然大概知道这词为英文Blog之音译,即网络私人日记也;而木子美其实并不美,不过敢字当头博“出位”罢,让多数人们畏而远之。于是对这“博客”也就说不上有多少印象,很长时间连什么“博客”网站都没挨近过。直到有一天,一位曾经“前卫”过的同事问:你没有“博客”?这才在惊讶中觉得自己莫非有些落伍,不由到网络上留意了一下,此时有点信“洞中方一日,世间已千年”之言不虚了。原来早就不是一个“博客”网的时代,几乎遍处网站都有了各…  相似文献   

12.
敖柏 《时事报告》2010,(9):37-39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进出口,不仅意味着资本的流动和积累,更代表着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日本学者指出,“有无文化亲近感、文化尊敬感”甚至是“直接关系到确保资源供应的大问题”。只有“创造文化、输出文化并使世界文明喜爱它”,“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文化鼻祖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学了就去做     
当然,这是一个学习的时代。不学习,则轻易地就被时代淘汰。都在学习,如何地学才能出成绩又最有效率,总有正途捷径。于是有种种的教材:给孩子的有如何上清华哈佛之类,成功的孩子及家长现身说法,还有特级教师指点迷津;给大人的,名人传记浩如烟海,囊括各行各业,少年得志或大器晚成,被苹果砸到或自学成才……总有一本适合你。网络,是一个新的学习的平台,自然也有种种教你如何学习的网站。有一个网站,藉着一名据说写出过种种天才式思考、发明秘密的作家之口,给你几条建议,“即使你不是一位天才,你照样可以使用像爱因斯坦和亚里士多德一样的思考战…  相似文献   

14.
毛志成 《北京观察》2001,(10):44-45
你尽可以说眼下的中国文化、艺术有史以来最繁荣,最自由,也最丰富多彩、五颜六色,名副其实地实现了多元化、多极化。而且,这样的看法绝对有道理也有依据。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什么文化主张或艺术类别,想捧谁、骂谁都可以撒着欢地捧或骂,都可以百无顾忌地自成一家,自标一派,自逞一艺。也就是说,都有出现权、存在权,绝不会担心谁打倒了谁,谁否定了谁。当年像“专政”那样的霸道勾当,现在已近于彻底被瓦解、被粉碎。为此我真想由衷地高呼万岁,报之以喊破喉咙大赞其盛世风光。例如,你想骂秦桧,骂西太后,骂汪精卫,骂戴笠,或骂小说  相似文献   

15.
网络自诞生以来,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存状态,再造出人类第一次可以真实感知精神与灵魂的虚拟世界。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布满陷阱。形形色色的骗子在网络上策划着高明的骗局,他们在网上“热情”地向你发出信号:要么是你的红颜知己;要么可以帮助你发财百万,助你事业有成。不知不觉中,也许你已滑入了“网络陷阱”。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陷阱却让人很无奈。  相似文献   

16.
说“忙”     
江志才 《群众》2013,(10):88-88
这是一个“忙”的时代。起早摸黑、疲于应对、夜以继日、马不停蹄,问谁谁都忙,看谁谁都行色匆匆,“忙”已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你对“网络流行语”还不熟悉,那么在网络上尤其是聊天室和论坛里,那些由汉字、字母、数字以及符号夹杂在一起的网络语言,一定够你“喝一壶”的了;倘若你是一个网坛“大虾”(网语,“大侠” 的谐音),想必你对“网络流行语”早已是乐此不疲了。在网络聊天室或论坛里,以下这种类型的对话真是屡见不鲜:“7456,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8147,BB,我来和你聊天。”──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还是让我们先从分析目前“网络流行语”的形态开始吧。  相似文献   

18.
网络自诞生以来,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存状态,再造出人类第一次可以真实感知精神与灵魂的虚拟世界。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布满陷阱。形形色色的骗子在网络上策划着高明的骗局,他们在网上“热情”地向你发出信号:要么是你的红颜知己;要么可以帮助你发财百万,助你事业有成。不知不觉中,也许你已滑入了“网络陷阱”。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陷阱却让人很无奈。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日本就非常关注中国,中国也同样关注日本。第一个发现日本并接受日本文化的国家是中国。14世纪时,日本民族文字——“假名”就完整地传到了中国。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日文假名进行文学创作(《日本灯词》)的人是曹)芹的祖父曹寅。“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代日本在文化的发展中,它的每一种新形式的形成,都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严绍璗:《中日文化关系的历史与  相似文献   

20.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随着世界历史的演进,多方的世界对话关系已被紧缩成东西方文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方对话。这就是说世界业已濒临巴赫金所说的,“两种声音”这一“生命的最低条件”。不仅如此,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也正被文化帝国主义打破。于是,对于对话双方,尤其对于东方文化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强调“一种对话立场”具有十分迫切而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世界文化因没有对话关系而成为西方文化的独白,陷入孤立,并最终也“退化乃至死亡”。而要强调“一种对话立场”,“这不仅表现在辩论的内容中,而且表现在形式上,不仅表现在说些什么上面,也表现在怎样说,由谁说,在哪里说和为谁而说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