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本权利的具体化是一个如何实施基本权利规范的问题,涉及法律的品质、宪法与法律、宪法与公权力的关系。立基于防御品质的早期基本权利具体化是一个法律保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基本权利限制同义,意在通过立法划定外部界限明确其内容,其后发展了国家保护义务与重大性理论,行政权与司法权亦负有具体化基本权利的义务。具体化的实质一则在于确定以立法者为优先的所有国家机关之于基本权利的义务;二则在于在形成基本权利内容的同时划定不受公权力支配的核心领域;三则在于使基本权利于具体生活关系中获得内容。广义上的基本权利具体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权利的形成、限制与保护,狭义的基本权利具体化要求普通法律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与生活关系中形成基本权利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4.
It is usually argued that moral rights are severely handicapped by their inconsistent entrenchment in common law and civilian legal system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main trouble with moral rights protection is that the justifica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se rights are riddled with internal inconsistencies generated by the vagaries of copyright exploitation. Harmonising moral rights protection or using moral rights justifications cumulatively may not resolve the theoretical inconsistencies. Copyright protection must therefore be seriously overhauled if moral rights are to be widely perceived as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authors' rights.  相似文献   

5.
AMARTYA SEN 《Ratio juris》1996,9(2):153-167
Abstract.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discipline of moral rights and in particular the need to embed them in a consequential system. He argues that the widely held opinion that independence from consequential evaluation is the right way of guaranteeing individual freedom is based on an inadequate appraisal of the role of moral rights in the social context. In this perspective he examines two specific cases: (1) elementary political and civil rights, and (2) the reproductive rights of women in the context of poor countries with the problem of fast population growth. He argues that a coherent goal-rights system which accommodates rights among others goals, can overcome the non-consequential arguments and justify the force of moral rights fully within a consequentiality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的滥用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是著作权的不正当使用,是超出权利边界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著作人身权是作者精神权利的总和,是作者人格的依托,是创作在精神上的价值实现。不能为了著作财产权的行使而践踏作者的人格利益,也不能因为无微不至地维护作者的尊严而妨碍作品的利用和传播。然而,对于著作人身权,是限制还是反限制,尚须斟酌权衡。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代法律体系中,释法系"将法律具体化"这个宽泛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多数法律争议中,法官援引法条处理案件,因此必须解释相关条款之意义。将这种法官释法的活动称为"解释"(Auslegung)、"注释"(Interpretation)或"具体化"(Konkretisierung)都无关紧要,〔1〕但是能否将此活动的结果视为"法律评论"(KommentierungdesRechts)或者"法律"  相似文献   

8.
PETER KOLLER 《Ratio juris》1992,5(2):153-171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conceptual features and the rational justification of moral rights. For this purpose, the author starts with a common classification of rights, i.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s in rem and rights in personam . He argues that rights of the first kind can be justified by a two-fol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izability, while the latter are based on moral rules concerning special social relations, rules which themselves are founded on 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izability. This distinction, however, does not suffice to cover a further category of rights that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life, namely the rights of community membership, i.e., the particular right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members of a social community. These rights cannot be derived from universalizability alone, but, instead, are based on the idea of social justi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short account of the main 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 and tries to apply them to property and welfare rights.  相似文献   

9.
基本权利在私法领域的功能及适用是和公序良俗原则关联在一起的。就民事法律行为而言,违背公序良俗将导致该行为的无效,并进而引发其它间接后果。基本权利虽然不是对法律行为施加限制的强制性“法律”规定,但是,它是判断是否构成违背公序良俗的重要标准。就侵权行为而言,违背公序量俗之侵权属于侵权行为的重要形式,具有“权利型”侵权和违反“法益”型侵权所不具有的功能。基本权利对侵权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公序良俗”这一制度性平台,对侵权行为之构成产生阻却的功效。在民事审判中,公序良俗原则具有适用的必要性,它事实上也是基本权利在民事审判中得以适用的管道。  相似文献   

10.
杨延超 《知识产权》2007,17(1):19-25
影视“恶搞”现象引发了笔者对作品精神权利秩序价值的思考。根据洛克的“劳动财产学说”,作品是作者劳动的结果,作者应当享有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总之,作品精神权利秩序价值具有正当性。精神权利的秩序价值在现实中又具体表现为一定的秩序状态,这一秩序状态对于鼓励创作、提高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当作品精神权利所确认的秩序状态受到破坏时,法律的救济功能则会力求恢复原有秩序状态或重建新的秩序状态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11.
12.
精神权利能否被让渡而成为交易对象,在版权制度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不少争议。本文从人格价值观、外部性及法律家长主义等理论视角,进一步论证了版权中精神权利不可被让渡,并应当被排除在版权交易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3.
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与本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超 《法学论坛》2007,22(1):97-104
理论界及司法界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问题争论较大,归根结蒂是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与本质的争论,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着重论述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与本质,在有关精神权利的结构部分,论述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在本质部分,对表演者精神权利与作者精神权利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了两者的本质区别,突显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纯粹的人身权属性.最后还以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和本质为视角阐述了其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著作权产业的发展和大数据贸易时代的到来,著作人身权流转的司法案例和社会现象频频发生,学术界开始为该权利的可流转性寻求理论上的支撑.然而,在传统民法理论中,人身权一直被视为民事主体所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该权利的流转行为也一向被法律所禁止.著作人身权虽不完全等同于民法上的人身权利,但其作为私权,仍宜将不可流转性作为基本属性.从既有理论缺陷出发,尝试构建著作人身权不可流转理论之框架,既具有现实意义,亦对修订中的《著作权法》草案中有关著作人身权权利行使的制度设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王坤 《法律科学》2010,(6):38-46
作品和作者人格之间的关系是全部著作人格权理论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著作人格权制度缺少强有力的支撑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在实践中,著作人格权制度既与民法人格权制度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破坏了人格权制度的统一性,也不利于保障作者的私益和社会文化发展利益。这就需要将署名权、完整权、发表权等权利从民法人格权制度框架中解放出来,从经验出发,通过考察这些权利的实际功能,将其界定为专属于作者的各种辅助性权能,重新建构作者专属辅助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精神权利最初源于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对尊重个人创作和个性的要求。德国的先验唯心主义和法国的天赋人权学说从人的主观权利和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了这种要求的正当性,并进而涉及到人的主观权利和作者人格的联系。19世纪这种联系扩展到作者和作品之间的一般联系,并被确认为作者身份所因有的最高人格权。但在精神权利制度化的生长过程中,20世纪30年代以降,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精神权利呈现弱化和软化处理的趋向,具有一种从纯粹的自然权利蜕化为某种制度安排工具的倾向。从权利制度化的角度看,这种趋向是对市民社会发展变迁的理性反应,对解决版权交易市场中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存在的紧张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VS作者精神权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超 《电子知识产权》2007,20(2):27-30,35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大陆法系著作权法都十分关注作者的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而英美法系的版权法则更注重作者财产权的保护.不少英美法学者担心作品精神权利的存在将对版权经济利益的开发利用产生负面影响,1数字技术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质疑.有一些英美学者甚至已经断言,由于大部分精神权利从本质上不符合数字时代的要求,终将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2无论如何,数字技术对精神权利的挑战的确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法存在诸多谜题,不仅体现在著作权是纯粹的财产权还是财产与人格一体权的逻辑困境上,更体现在相比作者而言,为何发明人缺乏独立完整的人格权,署名权可否转让,将法人视为作者的体系矛盾等等,且各国对作者人格权的保护态度和设权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引入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相区分的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作者人格权与其他权利一样皆为功能性建构,服务于特定的公众需求、经济水平及社会目标,而论证其正当性的哲学观念仅仅发挥着隐藏某一价值取向说服他人接受的修辞作用,而非揭示事物本质或科学真理,这恰恰彰显了法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胡云红 《知识产权》2007,17(2):24-31
电影作品同小说、绘画、音乐等文学艺术作品一起成为一些国际公约的保护对象,并受各国著作权法保护,但由于各国国内有关部门对电影作品的界定和流通习惯等不同,对电影作品的法律规定也不尽相同。随着各国电影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跃,了解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对电影作品的保护,将有利于我国的电影作品的传播并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了相关国际条约对电影作品的规定,同时通过比较中日著作权法中电影作品的相关规定的异同,对电影作品的界定及其作者精神权利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